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入吾彀中”是网络用语的必然出路

  最近,发现年轻人越来越“不会好好说话了”,网络用语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袭来,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80后的“有文字的意义和色彩的网络语”,到90后的“都不认识,却能读懂意思的非主流火星文”,再到00后的“翻译过来还不知所云的拼音首字母简化语”。网络用语发展速度之快,让很多80后不禁感叹到:“距00后仅20年的差距,却好像差了一个次元!”

  网络语言以其简洁性、新奇性、诙谐性等特点,迎合了紧张忙碌的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国家领导人也曾引用“任性”到“有权不能任性”中去。大型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上映,再次引起了网络用语的高潮,促其完成向庄重、严谨的现实政治话语的华丽转身。第11版的《新华字典》中,将“晒”字的解释中加入了“晒工资”、“晒照片”这样的注解,还有“车奴”、“房奴”等。毫无疑问,单就表现形式和表现力来看,网络语言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传统“规范”语言的颠覆和“革命”。

  但不可忽视的是,网络用语鱼龙混杂,没有辨别性,有些网络用语大量地使用缩写、错字、别字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有些简写形式甚至完全背离了人们传统的认知心理。另外,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对汉语的纯洁性造成挑战。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是一种逆向的影响。长期发展下去,孩子们如何学好语文?

  有人说,网络用语的泛化是汉语言生机勃勃的表现,还有人说,网络用语正破坏着汉语言的美感和深远。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网络用语的发展呢?网络用语又该何去何从呢?

  笔者认为,中国文字的优美是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它的美渗透在字里行间,并有无限深远的意义。网络用语的出现不仅不会触及汉语根本,反而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丰富汉语的语言词汇。网络用语作为互联网日益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在它经常从我们的指端、口中飞出,你爱,或者不爱,它就在那里,层出不穷。我们只能对各种不规范和粗鄙低俗的网络语言,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不去用它,主动的去淘汰它,鼓励青年人“修辞立其诚”。同时,呼吁官方能出台政策,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规范网络用语,即定期审阅网络语言中的新词语,剔除不规范、低俗粗鄙的语言内容,这样不仅可以维护语言规范和健康,避免低俗网络流行语污染社会、文化。引导人们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使它积极的方向发展,让网络用语“入吾彀中”。(中国台湾网网友:李雪征)

德迅网 » “入吾彀中”是网络用语的必然出路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