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学子论文]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扩散研究(3)

  二、网络流行语扩散的动因

  (一)媒介间议程设置


  通过观察“躲猫猫”、“欺实马”、“我爸是李刚”等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的扩散过程,我们发现该类网络流行语的扩散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网内、网外交互前进,这主要是由于媒介间议程设置的作用。

  “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这一理论针对的是传播媒介与公众之间的议题影响关系。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者们发现媒介间也存在议程设置。1989年,丹尼利恩和瑞斯对1985-1986年间媒介上突出反映的毒品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并非社会上的毒品问题出现了恶化,这其实是媒介之间互设议程的结果,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建构了意义或社会现实。

  媒介间是如何互相影响议程设置的呢?研究者们发现了“共鸣效果”和“溢散效果”两种议程流向方式。一部分媒介最先报道某事件后,其他媒介也会跟进报道。意见领袖的媒介通常是传统的建制媒介(established media),跟进的媒介是另类媒介(alternative media),这类议题流动方向被称为“共鸣效果”;与“共鸣效果”相反,议题也可以由另类媒介流向建制媒介,这类议题流动方向被称为“溢散效果”。

  在“躲猫猫”、“欺实马”、“我爸是李刚”等网络流行语的扩散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媒介对公众关注议题的设置,另一方面通过“共鸣效果”和“溢散效果”的作用,议程既可以从传统媒介流向网络媒介,也可以从网络媒介流向传统媒介。在这样动态互动的过程中,新闻事件成为公众和媒介共同关注的“大事”的可能性就增大了,而与之相关的网络流行语也伴随着新闻事件的传播而得到了扩散。

  比如“躲猫猫”事件,《云南信息报》最早报道该事件并将新闻刊载于云南网,由于网络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网易、凤凰网等知名新闻网站迅速予以了转载,这引发了广大网友对“躲猫猫”事件的关注和质疑,“躲猫猫”事件迅速升温成为网络热点事件,“躲猫猫”一词也迅速成为了网络流行语。在此影响下,国内报刊、电视等媒体也纷纷对该事件给予了关注和报道,最终共同推动了事件发展。从该起事件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作为“意见领袖媒介”首先设置议题,网络媒体的介入推动事件升温,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联动最终形成共同的媒体话语与舆论共振。在媒体共同的推力作用下,新闻事件得到扩散,而伴随事件的“躲猫猫”一词也获得了扩散。

  (二)网民狂欢精神

  巴赫金是俄罗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语言哲学家和历史文化学家,也是20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在他丰富多彩的理论宝库之中,狂欢理论是其毕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巴赫金研究了现实生活中的狂欢语境--狂欢节,他认为“狂欢节建构了一个在官方世界之外的第二个世界第二种生活”,它意味着对等级森严的官方秩序的颠倒与推翻,从而使得平日里受日常生活和等级制度约束的人们获得人性上的释放、实现内心情感的宣泄。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狂欢需要特定的情境,比如狂欢节提供了没有地位和等级差别的情境,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情境中可以暂时忽略自己的身份、地位、年龄、相貌等,不用害怕权威和禁忌,可以尽情展示自己、释放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狂欢节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网络的自由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平等性等特征,使人们参与狂欢没有了时间、地点等外在因素的限制,成为了人们狂欢的理想情境。以狂欢理论观照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和扩散,我们发现其中无不激荡着网民的狂欢精神。

  以2010年网络流行语“我爸是李刚”为例,起初网民对该句的使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去要为无辜死去的学生讨回公道,出于对权力荫庇下的狂妄行为的批判和唾骂,但是网络世界的过度开放,对语言行为的放纵,使得一场原本带有浓烈批判色彩的声讨会,逐渐转化为了网民的一个狂欢派对,围绕“我爸是李刚”的造句比赛、歌曲改编一时间充斥互联网,好一番热闹景象,在这样的情景氛围下,网民也变得乐此不疲,参与人数不断增多,“我爸是李刚”一语也在这样的狂欢式中进入了更多人的心头。

  

  

德迅网 » [学子论文]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扩散研究(3)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