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影响

  摘要:网络流行语, 作为在互联网空间中一种独有的语言符号体系和交流方法, 因为具有着简单、幽默、传播能力强的特点, 在互联网空间中广受网民们的追捧和推崇。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来源非常广泛, 或是网民的自我创造, 或是来自流行的影视作品, 同时地域文化特点差异等一些条件也会创造出网络流行语, 这些网络流行语由意见领袖或网络推手的推广后在网民中得到了广泛的参与和运用, 并形成快速病毒式的传播。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社会生活中起到了一些作用和影响, 本文对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作用以及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要全面客观地对待网络流行语, 旨在促进产生一个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社会作用; 理性对待;

  

  网络流行语是产生于互联网空间中, 或是在互联网空间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种语言符号, 它一般在特定的媒介环境中传达着独有的含义。在如今,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自媒体的普及, 加速了网络流行语在互联网空间中的传播。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同样存在着优劣两种类别, 所以在面对这种较为新颖的传播内容, 应该采取一种客观全面的态度去对待。

  

  一、网络流行语的产生

  

  (一)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

  

  伴随着改革开放,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成指数增长, 进入21世纪后更是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 我国的网民数量也成为了全球第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网民数量的激增, 催生了大批的网络流行语, 孕育了巨大的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平台。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当今网民在人际沟通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这三个方面: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的沟通需要成为了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前提。

  

  (二) 网络流行语产生的来源渠道逐渐增多

  

  以往的流行语, 产生的来源比较单一, 大多来自官方媒体的宣传或是受众较多的电视节目中 (如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而如今的网络流行语来源渠道则更为广泛, 据笔者对近些年的网络流行语进行观察和分类, 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大来源:

  

  第一, 官方用语, 不可否认, 中国官方的影响力依旧是最大的。在互联网时代, 许多官方用语都在网上得到了广泛传播, 并被大量的运用, 且生命周期也较为长久。最熟悉的例子, 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一词, 得到了最为广泛的传播和运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一词, 也成为互联网空间中热捧的对象。

  

  第二, 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 例如在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 “洪荒之力”一词排名较为靠前, 这个词语的是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所说的, 随后被各大官方媒体转载传播, 被广大网友追捧, 并广泛运用。

  

  第三, 互联网社区及各大社交媒体, 如“猴赛雷”、“吓死宝宝了”、“日了狗了”等都来自于互联网社区及各大论坛。

  

  二、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一) 正面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使得在社会中充满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能激发正能量, 满足了广大网友的心理需求, 推动了语言的现代化发展。给大众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使用内容, 丰富了人们的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

  

  (二) 负面的影响

  

  对于任何事物, 都要用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同样不置可否, 网络流行语也是一把双刃剑, 除了能给社会和民众起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外,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弊端。

  

  第一点是有些网络流行语不太符合主流价值观, 带有低俗、粗鄙的特点, 这种网络流行语一旦被广泛使用将会对社会风气和文化带来消极的影响。

  

  第二点是互联网环境瞬息万变, 网络流行语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 如此频繁的更迭也会造成网民的认知疲劳。

  

  第三点是会造成民众语言的匮乏, 长期使用简单通俗的网络流行语, 会使人们丧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和习惯, 如此一来, 人们会习惯使用网络流行语, 而将遗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人民日报就曾发微博批评称“长期使用网络流行语, 使我们患上了语言贫乏症”.

  

  三、如何对待网络流行语

  

  针对网络流行语存在着优劣的双面性, 对待网络流行语就要采用较为灵活的态度, 要客观全面地去看待,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待优秀的、充满正能量, 能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网络流行语, 应当给予鼓励的态度, 去积极传播, 使这种优质语言和向上的能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对待低俗、不文明的网络流行语, 应该去遏制其的传播和运用。国家要出台相关的管制政策和方法去抵制劣质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的运用;媒体也要加强对劣质网络流行语的屏蔽和筛选, 突出把关人的作用;网民也要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自觉去抵制低俗不文明的网络流行语, 为自己创造出一片和谐文明的互联网空间。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可以激发正能量, 缓解民众生活压力, 创造和谐轻松的氛围, 但也会造成低俗不文明的现象, 对待网络流行语要采用全面客观的态度, 针对不同性质的网络流行语, 应当采用与之相符的态度去对待, 多方努力, 共同创造一片和谐文明的互联网空间, 为社会的风气和文化的发展添加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于鹏亮。中国网络流行语二十年流变史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4.  

  [2]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大学, 2008.

  [3]庄杨。传播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10.  

  [4]俞秋萍。网络流行语及其广告传播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 2010.  

  [5]杨玲。从网络流行语看大众文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德迅网 »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