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观众从杨晓阳绘画长卷“丝绸之路”前走过

4月27日,“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在天津美术馆拉开了第12场巡展的帷幕。展览于2016年10月29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启首展,后在北京、广州、兰州、济南、成都、西安等地展出,获得了观众和美术界的广泛赞誉。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展览现场

从1985年起,杨晓阳沿丝路古道开始了他长达30多年的写生创作,他几乎走遍了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沿途做了大量的考察、写生和记录工作,亲身感受到了丝路沿线城市的自然风光、历史风俗和民族风情。从展出作品的四个部分就可以看出,有他继承中国传统的“生活写生”“主题探索”,有从“丹青意蕴”中逐步开始中西结合的创新,直至“水墨精神”的写意升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宏大作品与深入生活的写生速写,完整呈现了杨晓阳严肃认真的探索精神,坚实全面的绘画功力,以及写意水墨的突破与创新。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观众观看杨晓阳丝绸之路沿线写生作品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观众观看杨晓阳丝绸之路沿线写生作品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观众观看杨晓阳丝绸之路沿线写生作品

对于生长于丝绸之路上的杨晓阳而言,对丝路的描绘是冥冥之中的召唤。27岁的他与几位友人,骑自行车从西安出发,历时4个半月,最终由哈密进入新疆鄯善、达坂城到达乌鲁木齐,并独自前往库车龟兹石窟以及高昌、交河古城等地考察,一路险象环生。青春岁月行走丝绸之路的记忆,与血脉里的文化记忆相应和,彼时的身心震撼使他从此对“丝绸之路”情有独钟。他多年的写生考察,始终不离丝绸之路的主线;他开阔的视野,更关注着丝绸之路上的文明互鉴。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谈到,杨晓阳在艺术上的引领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他提出了自己的艺术主张,还带领中国国家画院实践他的艺术主张,其中他对黄土画派传统的艺术面貌不断梳理和思考,呈现了他自己独特的面貌。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丝绸之路》线稿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丝绸之路》彩稿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丝绸之路》彩稿展示现场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作品《远古足音》展览现场

杨晓阳坚持文艺创作要接地气、关注生活和人民,并且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在大西北,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名家赵望云、石鲁、黄胄等,他们带着泥土气息的创作,影响着“黄土画派”的刘文西以及更多的艺术创作者。他们的艺术实践不断证明,艺术的根在人民,艺术的源在生活。世居长安的杨晓阳也正是从这样的基点出发的。“艺术为人民服务”这样的集体主义观念,是杨晓阳以及他这一代人的一种信念。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观众观看巨幅长卷作品《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观众观看巨幅长卷作品《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文明回响——杨晓阳美术作品暨创作文献展巡展天津

观众观看巨幅长卷作品《丝绸之路》

杨晓阳说,走出象牙之塔,走向人民中间,与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有着天然的亲近的方法,是他从传统教育和家传以及刘文西老师那儿学到的。刘文西的艺术观念就是为人民而创作,到生活当中去表现劳动人民的这一创作方式。杨晓阳并非在课堂上,而是背着背包、背着塑料布、背着脸盆和鞋子直接跟随老师到生活中去学习。他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民中去,他目之所见刘文西老师所有的绘画状态,以及如何跟老百姓打交道,怎么跟他们成为朋友,怎样去观察他们的生活。从此,杨晓阳对于为人民而创作的观念以及创作的方式,有了方向。那一年,他14岁。名师育高徒,在绘画这条路上,他说自己没有走过弯路。

  1. 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有哪些
  2. 2018年自考《新闻采访写作》复习题一
  3. 2018浙江社区工作者考试申论写作指导:申论写作之案例改造法
  4. 呼玛SCI论文降重写作
  5.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做题方法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