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

欢迎光临
皆大欢喜传递正能量

沈周盛年山水佳构《湾东草堂图》现中国嘉德春拍(2)

  参考图一 台北故宫藏《庐山高图》,作于沈周四十一岁时,力学王蒙,与《湾东草堂图》相比可以寻觅其发展脉络,题画书风则依旧未变。

  明清之际见到《湾东草堂图》的鉴藏家很多,大家对它评价甚高,观感大致相近。吴升说它:“设色轻润,纯仿巨然,可置神品。”顾复则说“湾东草堂,纸本中幅,④浅绛色,皴法北苑,不作虚翕而神气勃勃。”卞永誉亦说它:“笔墨疏秀,洵足移情。”张丑是早于上述三家的明代鉴赏家,他对本图的评价是:“系翁盛年作,在翁《有竹庄图》之上。”《有竹庄图》是沈周另一幅名作,“上有刘廷美、徐元玉诗”,对这幅画张丑有一字之评:“佳!”而他认为《湾东草堂》在此图之上,可见《湾东草堂图》在他心目中分量之重。

  沈周五十前的作品存世不多,除顾复所说上述数件外,但凡可靠者,几乎都很精彩,且大多为立轴。如作于四十三岁时的《魏园雅集图》(辽博藏),四十四岁时的《崇山修竹图》(台北故宫藏),四十七岁的《仿董巨山水图》(北京故宫藏),五十岁的《山水轴》(台北故宫),及五十一岁时作的《舟寓图》(美国大都会藏)等。而他稍后的晚年佳作,则大多为手卷册页,如《仿黄公望富春山图卷》(北京故宫藏)、《送行图卷》(私人藏)、《西山纪游图卷》(上海博物馆藏)、《沧州趣图卷》(北京故宫藏)、《烟江叠嶂图卷》(辽博藏)、《东园图册》(南京博物馆藏)、《杂画册》(北京故宫藏),以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卧游图册》等。像中年所作韵味悠远魄力雄深的立轴精品则所见甚少。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则尚待研究。

  《湾东草堂图》左上有沈周大篇诗题,用小行楷,字体工整劲秀,有明初二沈(沈度、沈粲)风规而别有拙朴意味。其实,明清人对沈周早中年的题画书法亦早有这种看法,张丑首先指出沈周青中年时书法与沈度的关系,他在记载沈周早期《山水》时说:“画颇苍古,而诗笔(画上题诗)秀美,不让沈度。” ⑤又记沈周《画册十二帧》云:“系早岁笔……启南自题,不减云间二沈家法,真绝品也。” ⑥而顾复则直接评量《湾东草堂图》上的沈周书法道:“早年笔,故小字尚不脱二沈法。” ⑦近代学者对沈周题画书法关注者越来越多,徐邦达先生以其见多识广,讲得比较具体贴切,他认为“石田书法,四十、五十左右还带些当时流行的沈度辈圆润的面貌,以后转学黄山谷体。” ⑧沈周何时学习黄山谷体,目前尚无定论,但他五十岁前(甚至五十后一、二年中)题画书法是几乎不用黄山谷体貌与笔意的。北京图书馆藏沈周手抄《石田稿》 ⑨同样可以证明这一点。在这本抄录于他五十前后的手稿中,就有《湾东草堂》一诗,书法与图上书法可说是同出一辙。再捡其同年所作《积雨小景图》(今藏北京故宫)及五十一岁所作《舟寓图》(纽约大都会藏)书法与《湾东草堂》及四十一岁所作《庐山高图》(参考图二)款题几乎一样,没有多大变化。可见,沈周这种小行楷题画书法在中年期曾经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台湾研究者何炎泉亦认为沈周五十岁前的题画小字一直保持《庐山高图》上的旧日风貌,而“五十到六十是属于融合蜕变期,六十以后则以黄庭坚书风为主要表现方式。” ⑩观察和分析相当细致。)历来作伪者囿于皮相之见,每在沈周早年伪作上落山谷体款字,明眼人一看便知道他露出了马脚。

  关于《湾东草堂图》的流传,我们可以从本图的收藏印及张丑、顾复等历代著录可以大略考知。张丑完成于明万历四十四年的《清河书画舫》详细地著录了沈周这件作品。据他记载,沈周落款下分别钤有“启南”、“江乡深处”、“怀麓”三方印章,位置与本图完全一致。图上这三方印章印泥不同,“启南”当然是沈周自用印,“江乡深处”、“怀麓”自然是收藏印了。因为印泥不同,可证这是两位藏家所钤。考明人号“怀麓”者有二人,都是沈周的友人。一为李东阳,他有《怀麓堂集》传世。一为杨一清。 ?两人都是一代名宦,著名的文士,都雅好收藏,与沈周颇有交集。李东阳比沈周小二十岁,杨一清则小三十岁左右,所以都有可能从沈璞及其后人之手得到此画。“江乡深处”是谁的藏印暂不可知,但他是万历四十四年前的一位藏者则是可以确定的。

  在张丑见过此图以后,它被晚明画家邵弥收得,有本幅右下所钤“吴下阿弥”朱文方印可证。(张丑没著录此印,可知邵氏收藏此图在张丑著录之后)邵弥善画而好收藏古物,据张丑《真迹日录》记载他曾在邵弥处见到他收藏的唐寅《写赠杨季静画卷》及其他文物。可见二人稔熟。邵弥生性孤僻,而张丑交游极广,其得《湾东草堂图》可能便是张丑提供的信息。邵弥之后,清初鉴赏家顾复、卞永誉、吴升都先后欣赏并著录了这幅画,可见此画当时一直在江南流传,而且声名甚著。

  本图的左右最下角分别钤有“大兴元伯章氏书画珍藏图书”、“怀远堂”及“卞永勣印”,藏者亦暂未确知,从钤盖位置看他们应与邵弥前后相去不远。

  乾隆时,此图曾经安仪周过眼并著录于他的《墨缘汇观·名画续录》中。安仪周藏品据自己记载亦有未盖藏印的。《墨缘》著录中有的仅是他见过却并非自己的藏品。本幅没有他藏印,估计是他目见而不能忘怀的。

  晚清时,此图为山东孙毓汶(莱山)收藏,孙氏久居京师,曾任军机大臣兵部尚书,位高责重,但风雅好文,善鉴别古书画。廿年前从他后人家中流出不少明清绘画,品质俱佳,足见其目力不凡。从安氏到孙毓汶手,可知清代中晚期此画长期流传于北京。

  解放后,徐邦达先生曾二次著录此画,一为《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一九六三年上海人美版),一为《改订历代流传绘画作品编年表》(一九九五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版)后此画从孙毓汶家逸出,遂被田洪编录于他的《沈周绘画作品编年图录》并选为封面。

  1. 厉害了!三年级的孩子创作长篇小说
  2. 锡山91获客代理媒介星软文发布代理
  3. 李思齐:写作文,我妈妈会帮一点小忙
  4. 大专能报考2020年国家公务员吗_国家公务员局
  5. 2019年黑龙江事业单位申论备考:归纳概括破解技巧点拨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完善网站!

扫码打赏
扫码打赏,1元、5元、10元...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给小伙伴们:

评论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