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全媒體紀行式報道策劃寫作芻議

原標題:全媒體紀行式報道策劃寫作芻議

  紀行式報道,即記者按照既定策劃方案,一邊行走一邊採寫的實地考察報道。紀行式報道是傳統媒體區別於日常新聞類採訪的重要報道方式,也是傳統媒體新聞資源優勢的最佳體現。如何在大型紀行式系列報道中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實現紙質媒介與移動平台有效對接,實現文字、圖片、版式、影像等諸多新聞元素的有機統一,最終使報道更具滲透力和競爭力,成為當下新聞界深入思考的課題。

  全媒體 紀行式報道 非虛構 跨文體

  紀行式報道是傳統媒體新聞報道的重要構成,也是傳統媒體新聞優勢的最佳體現,大型全媒體紀行式報道日益成為國內傳統主流媒體綜合實力的形象代言。如何從內容層面增加紀行式報道的廣度和深度、如何從傳播媒介角度探索紀行式報道中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如何從新聞寫作文體視角嘗試紀行式報道的跨文體寫作,成為新時代傳統主流媒體紀行式報道策劃寫作的重要課題。

  紀行式報道展示傳統主流媒體的綜合實力

  紀行,是指記載旅行見聞的文字。中外歷史上流傳下來諸多紀行式作品的經典之作,比如酈道元《水經注》,徐霞客《徐霞客游記》,馬可·波羅《馬可·波羅行紀》,斯諾《西行漫記》,波伏瓦《長征:中國紀行》,余秋雨《文化苦旅》等。新聞領域所指的紀行式報道,簡單地說就是以紀行方式進行採訪報道,即記者按照既定策劃方案,一邊行走一邊採寫的實地考察報道。紀行式報道是傳統媒體區別於日常新聞類採訪的重要報道方式,也是傳統媒體新聞資源優勢的最佳體現形式。

  進入新世紀以來,大型紀行式報道逐漸成為國內媒體展示綜合實力、整合新聞資源、檢驗團隊協作、加強創意策劃的有效手段。2002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歷時兩個月,行程5000多公裡,開展了“長城萬裡行”採訪﹔2012年,大河報啟動大型採訪活動“行走大運河”,打撈因河而起的華夏文明元素,為大運河申遺吶喊助威﹔2016年,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20多家全國重點新聞媒體共50余名記者組成採訪團“重走長征路”,新聞記者以筆為槍,弘揚長征精神,謳歌時代巨變。大型紀行式報道所特有的全景縱深式現場感寫作方式,不僅可以對採訪客體的前世今生進行追根溯源,對新聞記者本身而言也充滿了誘惑和挑戰,對廣大讀者更是有著極強的閱讀吸引力。從重走長征路,到長城萬裡行﹔從尋訪茶馬古道,到穿越絲綢之路﹔從尋根黃河,到行走大運河……這種追訪考察類大型紀行式報道,給讀者打開了一條歷史與現實的通道,已經成為眾多傳統主流媒體聚攏讀者人氣、贏得資本運營與商業投入的重要陣地。

  多年以來,河北日報對大型紀行式報道可謂深耕厚植、情有獨鐘,推出了一系列重頭報道,在常規新聞報道之外建構起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曾推出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太行山紀行”“千裡棉鄉行”等紀行式報道。進入21世紀以來,又組織策劃了“民間文化探尋之旅”(2003年)、“走長城·河北長城文化紀行”大型系列紀行報道(2004年)、重走“趕考”路紀行式報道(2004年)、踏訪千裡“無人區”系列紀行報道(2005年)、“尋訪燕趙古鎮”系列採訪報道(2005年)、大型紀行式系列報道“強省之路”(2007年)、河北“紅色足跡”大型紀行式採訪報道(2011年)、全媒體大型紀行報道“記住鄉愁·尋訪河北傳統村落”(2015年)、“流動的文化·行走大運河”紀行式全媒體報道(2017年)等。經過在新聞實踐中多年的探索和嘗試,經過幾代新聞人不懈的積累和沉澱,河北日報大型紀行式採訪活動總結出了一套比較成熟的新聞報道寫作經驗,在全國媒體的同類報道中可謂獨樹一幟。

  扎實的採訪和豐富的第一手材料,是新聞寫作的前提條件。對於紀行式報道來說,隻有深入一線扎實採訪,才有可能抓到“大魚”“活魚”,寫出的稿件才能有溫度接地氣,也才更有說服力。除了生動鮮活的現場感之外,對於厚重主題的深度開掘也是紀行式報道的關鍵,如果立意不高、開掘不深,紀行式報道就難免顯得粗糙平淡、不痛不痒。①比如,2005年河北日報推出紀行式報道“尋訪燕趙古鎮”,採訪歷時一年,踏遍河北知名古鎮,真實記錄了它們的歷史沿革和文化脈絡,《斜風細雨過天長》《泜水源處覓芳蹤》《葦岸荷風太極城》《堯帝故裡尋遺風》……不隻完成了一次系統的燕趙古鎮大檢閱,也以此為線索展示了河北的文化魅力,弘揚了燕趙文化精神,為人們了解河北、走進河北亮出了一張閃亮的名片。

  區別於日常新聞類採訪報道的跨文體寫作

  紀行式報道的採訪區別於日常新聞類採訪報道,具有明顯的“非事件性”特征,基本上沒有太多即時性、突發性的新聞要素,且採訪時間長、空間跨度大,報道的體裁與內容的新聞屬性相對較弱。

  河北日報的各種大型紀行式採訪具備紀行式報道的基本特征,即採訪活動持續的時間長、跨度大,雖然紀行報道的新聞要素相對較弱,但是採訪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卻不斷拓展延伸。比如“走長城·河北長城文化紀行”系列報道,從河北境內明長城最東端秦皇島老龍頭出發,到最西端張家口馬市口結束,歷時三個月、行程近2000公裡,完成了在這道古老文明身軀上的行走﹔“尋訪燕趙古鎮”歷時一年,走進燕趙大地上50座古老而歷盡滄桑的城鎮,觸摸到河北那深邃而久遠的歷史的天空﹔踏訪千裡“無人區”先后走過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5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多個縣(市),採訪了上百位專家、親歷者、見証人及其后人,再現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千裡“無人區”發生的一幕幕歷史事件的細節。

  在西方的新聞寫作實踐中,紀行式報道被稱作“Travelogue Journalism”。紀行式報道的體裁靈活多樣,最初多採用“日志式”紀行,后來漸漸演變出敘事鋪陳性紀行、考察調研性紀行、人生體驗性紀行等形式。②

  河北日報大型紀行式採訪在報道體裁上也進行了多種嘗試,創新了紀行式報道的表現形式。既有類似於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大文化散文式紀行,比如“民間文化探尋之旅”系列報道中,作家梅潔創作了《民間藝術瑰寶:蔚縣剪紙》等文章﹔也有“日志+隨筆”的紀行式報道,比如“走長城·河北長城文化紀行”系列報道,開篇是簡短的日志式記者手記,接著是用散文隨筆手法創作的正文﹔既有完全用新聞手法表現的紀行報道,比如踏訪千裡“無人區”大型系列紀行報道,通過尋訪親身經歷過“無人區”悲慘生活的當事人、目擊者,佐以史料典籍中的有關記載,講述刻骨銘心的歷史往事﹔在大型紀行式系列報道“強省之路”採寫過程中,則首次嘗試在新聞綜述中融入電視政論片的視覺化寫作和思辨色彩等元素﹔③在“流動的文化·行走大運河”紀行式全媒體報道中,則借鑒非虛構寫作手法將新聞紀實和散文隨筆完美結合在一起。

#p#分页标题#e#

  前些年在文壇大行其道的大文化散文和近幾年風靡一時的非虛構寫作,在紀行式報道中贏得了編輯、記者和讀者的喜愛。大文化散文的魅力不在於知識資料的堆積壘砌,而在於作家對歷史、人文、風物等獨特的主觀審美體驗,此種文體本身所具有的那種特色獨具、風格鮮明的內在精神和話語氣度,那種精神的提升、心靈的感動和美的升華,讓讀者有感有悟、有思有想,很容易便感受到其動人的魅力。④2003年,由作家梅潔及河北日報記者撰寫的“民間文化探尋之旅”系列文章,用大氣凝練的行文方式,將蔚縣剪紙、內丘年畫、邢窯和定窯的瓷器、武安儺戲、樂亭皮影、淶水古樂等具有深厚民間文化內涵和無可替代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審美價值的河北民間文化遺產,鮮活生動地展現在廣大讀者面前。該系列報道刊發后贏得專家和讀者廣泛好評,並榮獲2003年度河北新聞獎一等獎。此外,以非虛構寫作手法完成的“流動的文化·行走大運河”系列文章中的《擺渡人》一文,則榮獲2017年度河北新聞獎一等獎。

  其實,不管是《徐霞客游記》《馬可·波羅行紀》這樣的紀行文章,還是當下各大主流媒體的紀行式報道,都沒有固定不變的文本模式。如今,紀行式報道越來越明顯地展現出其開放性特征,新聞、散文、隨筆、報告文學、綜述等表現手法或結構方式都可以綜合借鑒,從而創造出一種跨文體的寫作范式。應該注意的是,任何打破邊界的寫作都有“時、度、效”的限制,我們不能為跨界而生搬硬套,那樣就會迷失以張揚文體自由和豐富表達內涵為出發點的跨文體寫作的本意。

  全媒體聯動成為新時代大型紀行式報道的趨勢

  媒體融合是近年來新聞界的熱點課題,多類型全媒體聯動日益成為新時代大型紀行式報道的趨勢。媒體融合不是簡單的“1+1=2”,紀行式報道中全媒體聯動的價值更不是簡單地讓各媒體形式線性排列在一起,而是要讓它們產生化學反應,相互促進,相互激發。從最初文字記者單槍匹馬,到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相偕而行,再到近年來集文字、攝影、攝像於一體,融傳統紙媒與移動平台“兩微一端”於一爐的全媒體團隊合作,河北日報在大型紀行式系列報道活動中積累了諸多寶貴的經驗。

  紀行式報道“流動的文化·行走大運河”是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后,河北日報在河北省率先推出的大型紀行式全媒體報道。從策劃選題到付諸實踐,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僅前期資料就整理了逾50萬字,其間的總體方案更是數易其稿,各種不同類型的座談會、交流會開了數十次,將採訪對象細化到點,將報道稿件細化到篇,並根據報紙和微博、微信、客戶端、網站等平台的各自特點,確定了主次分明、靈活機動的具體運作方案。在媒體融合報道背景下,河北日報對該紀行式報道的組織策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重大命題根據報紙、微信、微博、客戶端、網站等不同媒介平台和新聞載體的特點,有效地予以分解,即根據報道需要,充分發揮不同平台和載體的特點,確定各自報道的內容、形式和規模,從而做到線上線下、主次分明、張弛有度,最終實現報、網、端三位一體的全媒體紀行式報道。

  全媒體紀行式報道實踐中的執行力是對紀行式報道團隊的重大考驗。真正的紀行式全媒體報道,不是文字報道和圖片、音像的簡單網端發布,而是打破格局的多角度、多層次“生產”。文字記者、攝影記者、網站編輯、新媒體記者等,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同步前行,深入野外、農家、廠礦、河灘等,聚焦共同的主題,甚至同一篇章。因此,融合報道必須要有統有分,形成高效的聯動機制。報紙要求深度,視頻要求形象,網站要求快捷豐富,客戶端要求簡潔明快,全媒體紀行式報道則追求融合而不抹殺個性,能夠發揮各種媒介和平台的特長。客觀上,全媒體紀行式報道本身就蘊含著對內容的多角度選裁,因為不同媒介有著各自不同的受眾和傳播渠道。

  凸顯傳統媒體優勢。深度、廣度、高度,是傳統媒體必須堅持的定位,其品牌效應也是新媒體在短時間內無法超越的優勢。比如,河北日報推出的“走長城·河北長城文化紀行”“強省之路”“記住鄉愁·尋訪河北傳統村落”和踏訪千裡“無人區”等大型系列紀行報道,至今影響深遠。因此,在全媒體時代,傳統主流媒體更應清楚認識這種優勢,懂得圍繞這些優勢去策劃和推動紀行式報道。

  彰顯新媒體特長。從快捷性、視覺化的角度而言,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能讓傳統媒體的紀行式報道如虎添翼。這裡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避免同質化、形式化和粗淺化?除了策劃得當、分工明確、協作順暢之外,新媒體平台還應找到“新聞點”,用契合自身傳播方式的內容去呈現採訪所得,推出精准而有分量的產品,而非做簡單的“搬運工”。比如,在“流動的文化·行走大運河”報道活動中,由河北日報6名全媒體記者組成的小分隊奔赴廊坊採訪時,除了採訪文字報道所需內容,還利用無人機、照相機、手機等拍攝了大量視頻和照片,搜集適合發表於新媒體的素材。不僅創作了報紙重頭稿件,還剪輯了大量視頻、音頻、圖片等,並配發了花絮、寄語、感懷等個性化文字。這些報道聯動而不重疊,有深度有情懷,有層次有趣味,引發河北省各家媒體探訪報道大運河的熱潮。

  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全媒體時代,讓傳統媒體紀行式報道融出高品質,融出核心“拳頭產品”,實現“更上一層樓”的效果,並且讓“眾口不再難調”,是一個考驗智慧的問題。如何在大型紀行式系列報道中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有機融合,實現紙質媒介與移動平台有效對接,實現文字、圖片、版式、影像等諸多新聞元素的有機統一,最終使傳統主流媒體在大型紀行式報道中更具滲透力和競爭力,成為當下新聞界深入思考的課題。相信通過媒體人在理論、實踐、技術層面的共同努力,全媒體紀行式報道將成為融媒體新聞策劃與寫作創新的大舞台。

  (作者崔立秋系河北日報文化新聞部主任﹔龔正龍系河北日報文化新聞部記者﹔金永清系燕趙都市報商貿部主編)

  注釋:

  ①張曉華:《紀行式報道如何增加廣度和深度》,《採寫編》2018年第2期。

  ②周雷、謝良:《不僅在路上——紀行報道研究》,《中國記者》2006年第8期。

  ③張志欣:《貼近實際是深化報道的靈魂》,《中國記者》2007年第11期。

  ④韓莉:《論紀行式報道的跨文體寫作》,《採寫編》2018年第2期。

(責編:趙光霞、宋心蕊)

德迅网 » 全媒體紀行式報道策劃寫作芻議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