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受众心理需求视阈下的新闻写作(2)

  新闻写作应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曾指出:“不论传播技术和现代媒体如何发展,传统新闻学的那些核心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新闻学传授的是寻找故事和写作故事的一门学问。新闻学的根据和核心是一门讲故事的艺术和学问。”[1]作为新闻生产的重要环节,新闻写作要观照受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与差异化、分众化和小众化的新闻传播相适应。

  要树立融合新闻的写作理念:

  在媒介融合趋势下,融合新闻生产模式已初具形式。目前融合新闻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所中心主任Andrew Nn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2]。媒介加速融合的必然结果是产生融合新闻。而且,融合新闻传播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超越“融合”界定,转变成一种自主运转、流程规范、操作专业齐备的新闻生产模式,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主流。融合新闻出现的意义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它为个性化的新闻信息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受众带来了多种媒体信息的聚合、重组和反复利用的方便性;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新闻信息的传输、发布变得更为精彩纷呈,为受众使用更个性化的方式获取信息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认为新闻写作已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文字写作能力,而是能够在同一信息操作平台上,针对日益细化的受众不同的心理需求,根据不同传播方式的新闻特点,对新闻事件进行恰当表现,具备事实展示的差异化、跨媒体的写作能力。

  要在新闻写作艺术特色上不断创新:

  在“融合新闻”写作理念指导下,新闻写作艺术特色集中体现在写作思维、写作文种、写作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不断创新。

  新闻写作思维方法创新。实现融合新闻写作首先要了解不同传播方式的传播优势,分析、找准各种传播方式的特点,再从新闻写作的总体要求出发,创新新闻写作的文种、技法,确定写作力度、写作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新闻内容。同时,又要充分尊重受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热情,以开放性的思维与受众互动和交流。

  新闻写作文种的创新。受众在通过手机上网、QQ空间、邮件、论坛、微博等渠道参与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创造出了各种新语言、新文种。这些新语言、新文种已经逐渐被接受并广泛使用。因而在新闻写作过程中,写作文种上有了更多的选择,写作语言也更丰富。如能恰当地运用,就能够让新闻产品更富有个性化,有效地缩短大众媒介与受众的距离,满足受众多方面需求。

  新闻写作资源内涵发掘创新。“融合新闻”生产模式下,新闻写作要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生产出适合不同受众口味的新闻产品,最关键的就是要对新闻资源不断深入开掘。深入开掘新闻写作资源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视角对纷繁的信息源的多维价值体系进行探索和思考。其外观形式表现为新闻写作着眼点的选择、写作载体的取舍、相关材料的补证、事件叙事的顺序结构等。通过深度开掘,将新闻产品构筑成短时迅速信息传递、综合表现事态进程,纵深报道隐含于新闻事件内部的故事,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不同心理需求。

  新闻写作表现形式创新。“融媒时代”由于不同媒体对新闻写作的需求差异化,增大了新闻写作的多重复杂性,对新闻写作的系统性、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新闻写作已不仅仅是传统概念上单纯的文字表述、信息传递与情感表达,而是集文字、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于一体的全方位运用技术,多视角、立体化地展示新闻内容的写作活动,从而使枯燥的新闻兴趣化、多样化。


  

  

德迅网 » 受众心理需求视阈下的新闻写作(2)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