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新闻写作]新闻中成语的误用(7)

  沐猴而冠、痛心疾首、目不暇接的误用

  “沐猴而冠”不可滥用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进入咸阳后,“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说项羽应该在咸阳建都,项羽看到此地已经残破不堪,执意不从。“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讽刺项羽就像沐猴(猕猴)戴上帽子,尽管装成人样,却办不成人事。后遂用“沐猴而冠”比喻表面上装得像正人君子,实际上却不是什么好东西,常用来讽刺无德无才而窃取高位的人。例如《晋书·张载传》:“至如轩冕黻班之士,苟不能匡化辅政,佐时益世,而徒俯仰取容,要荣求利,厚自封之资,丰私家之积,此沐猴而冠耳。”瞿秋白《青年的九月》:“中国的肥头胖脑的绅士,大肚皮的豪商,沐猴而冠的穿着西洋大礼服,带着西洋白手套的资本家,本来是帝国主义的走狗。”黎汝清《冬蕾》:“君不见,国家栋梁被残酷地催折,而民族的丑类正沐猴而冠吗?”韦君宜《洗礼》二:“这晚,两个人在一起只是怒骂这些想当官想疯了的‘头头’们,那一个个馋样子简直是沐猴而冠。”

  “沐猴而冠”的字面义既然是猴戴帽子装出人样,当然只能比喻人而不能比喻事物,只能比喻虚有其表不干人事而不能比喻别的。前举古今典型用例足以证明这一点。遗憾的是,有些人并没有弄清这条成语的出处和确切含义,不仅用它比喻事物,而且任意曲解,随处乱用,几乎令人不知所云。请看例句:

  1.全世界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无一不是从税改入手。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的大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全部是因税改而起,并且都是以税改完成而终结。没有税改的政改,不过是沐猴而冠,拉美和东南亚的政治实践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人民网,2010年11月3日)

  2.正面报道,无论歌颂性的还是表彰性的,也要有一说一,不必锦上添花,更不能无中生有,如果米不够水来凑,沐猴而冠,不但起不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还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济南日报》,2010年9月19日)

  3.这些年低俗文化为什么能沐猴而冠,占有了相当的空间……一是一些部门一些人为了迎合某些受众,把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和信息与所谓的可读性、收视率、点击率画上了等号。二是一些部门一些人自己就热衷于低级趣味的东西,所谓嗜痂成癖。(东方网,2010年8月7日)

  4.尽管中国队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但是球员拙劣的脚法和糟糕的战术意识使地面渗透打法总有点沐猴而冠的感觉。(《深圳晚报》,2010年1月7日)

  5.虚假广告是借着各种媒体沐猴而冠的,坊间早已将一些为虚假广告大开方便之门的媒体斥为“媒托”。(人民网,2006年7月4日)

  6.如同“超女式”民主之猥琐不堪,盗版书摊及黄色小报营造出的“学术繁荣”同样只是沐猴而冠。(《国际金融报》,2006年10月12日) 

  以上诸例,或用来比喻政治改革、新闻报道、低俗文化、虚假广告,或用来比喻“地面渗透”的战术、“学术繁荣”的景象,比喻的对象都是事物或现象而不是人,显然是张冠李戴。而且所要表达的意思也令人难以捉摸。例1似乎是说“有名无实”,多少还沾点边。例2估计是说 “添枝加叶”、“生拉硬扯”,例3可能是说“悄然走红”,例4好像是说“不伦不类”,还能勉强猜得出来,至于例5、例6两例是什么意思,就不好妄加猜测了。总之,都与“沐猴而冠”相去甚远,已经近乎滥用了。

  “痛心疾首”形容极度痛恨

  “痛心疾首”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这段话是说:春秋时期,秦桓公同晋厉公在令狐结盟之后,随即背盟,鼓动狄国、楚国合谋攻打晋国。狄、楚憎恶秦人背信弃义,把秦人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晋国。其他诸侯也听到了这些话,因此对秦国极其痛恨,转而同晋国亲近,并在晋国的率领下,在麻隧同秦国交战,大败秦军。《左传》中的“痛心疾首”就是痛恨到了极点的意思。这个意思一直沿用下来。例如《旧唐书·萧铣传》:“乃贪我土宇,灭我宗祊,我是以痛心疾首,无忘雪耻。”晚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吏治上》:“小民之受其鱼肉者,虽痛心疾首,箝口侧目,而无如何也。”孙文《第二次讨袁宣言》:“文谓袁氏已有推翻民国、及身为帝之谋……文于是痛心疾首,决以一身奋斗,报我国家。”邹韬奋《全国舆论对汪逆的愤慨》:“汪逆精卫勾结敌人,叛党卖国,早为国人所痛心疾首。”

  “痛心”一词有二义。一是悲愤、痛恨。如汉·王符《潜夫论·浮侈》:“计一棺之成功,将千万夫……此之费功伤农,可为痛心!”巴金《灭亡》第四章:“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在表面上对我讲爱人类爱真理的人,胸中正藏着一个极其恶毒的心!” 一是伤心。如《东观汉记·伏湛传》:“微过斥退,久不复用,识者愍惜,儒士痛心。”吴组湘《山洪》三十:“当着面这么达观地劝慰老人的人们,背后却为那老人悲惨的遭遇痛心。”因此“痛心疾首”除了形容极度痛恨之外,一度也形容极度伤心。例如《后汉书·章帝纪》:“朕之不德,上累三光,震栗忉忉,痛心疾首。”晋·潘岳《杨仲武诔》:“临命忘身,顾恋慈母;哀哀慈母,痛心疾首。”但是后世这个意思已经很少使用。《现代汉语词典》只收了“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痛)”一个义项,准确地反映了这条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现在再用来形容极度伤心,就不贴切了。因此以下诸例都不宜使用“痛心疾首”:

  1.我看到彭老总为岸英牺牲而痛心疾首的场景时,忍不住热泪流淌,我的心颤抖起来了。(《人民日报》,2010年12月14日)

  2.毛泽东这副挽联……高度评价了王尔琢同志的功绩,表达了红军战士对他的牺牲的痛心疾首。(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0年11月1日)

  3.里约州州长卡布拉尔在灾后痛心疾首地说,如果不是违章建筑太多,这次大雨造成的危害根本就不应该有这么大。(国际在线,2011年1月19日)

  4.文强痛心疾首,以一声“晚了”总结自己的以往,他的所谓“晚了”,对于太多的官员来说,却应该是不算晚的清醒剂。(人民网,2010年1月15日)

  5.从1指开到2指,从2指开到3指……每一指都开得艰苦卓绝、痛心疾首。经历十几个小时的阵痛而筋疲力尽之时,迎来呱呱坠地的宝宝。(人民网,2010年7月26日)

  如果例1改为“悲痛欲绝”,例2改为“沉痛哀悼”,例3改为“追悔莫及”,例4改为“悔恨交加”,可能更好一些。至于最后一例,用“艰苦卓绝”和“痛心疾首”形容分娩,便纯属滥用了。

  “目不暇接”不用于贬义

#p#分页标题#e#

  “目不暇接”原作“目不暇给”(给jǐ:应接),意思是眼睛应接不暇,形容眼前美好的事物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观赏。例如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及披衣而起……见其扬翚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冰心《我们把春天吵醒了》:“五四运动的前后,新思潮空前高涨,新出的报刊杂志,像雨后春笋一样,目不暇给。”又作“目不暇赏”,意思更加显豁,感情色彩更加明显。如晚清·黄协埙《锄经书舍零墨·莫愁湖》:“题咏之多,几于目不暇赏。”后多作“目不暇接”,“接”也是应接的意思。如韦君宜《阳朔秋游》:“从桂林到阳朔,六十公里公路,坐在汽车里向两旁望去,真可以说是目不暇接,只见姿态各异的群山列队而来。”秦牧《菊花与金鱼》:“一切艺术的道理也是这样,单一必然导致枯燥,而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则是绝大多数人所欢迎的。”

  从前举古今典型用例和各种工具书的释义(如《汉语大词典》释为“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眼睛看不过来,形容眼前事物又多又好,来不及观赏”,《现代汉语词典》释为“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春节期间,文艺节目多得令人目不暇接”),都可以看出“目不暇接”是一条褒义成语,不能用来形容消极事物。但是目前常常有人把它用于贬义,显然不妥。例如:

  1.当前对企业的各项收费过多、过杂、过乱。如企业造厂房即存在三四十项收费,包括图审费、质检行政费、白蚁防治费、防雷费等,令人目不暇接。(《北京晨报》,2011年3月5日)

  2.药到病除、亏本处理……让人目不暇接的广告,暗藏着消费陷阱。昨日,市工商局揭秘五大行业虚假广告伎俩,希望市民……谨防受骗。(《重庆日报》,2011年3月9日)

  3.中国足球总是笑话不断,两大负责人玩起小学生游戏,捉迷藏;著名教练被警方带走……一个个爆炸消息让球迷们目不暇接,如此国足何谈发展。(人民网,2010年1月21日)

  4.国内令人目不暇接的各色“论坛”固然声名狼藉了……我们先前领略的那些“峰会”“国际论坛”……也不乏“卖狗肉”的货色。(《南方日报》,2011年2月14日)

  5.这年头,有地震震出的贪官,小偷偷出的贪官,豪赌牵出的贪官,敲诈诈出的贪官,大火烧出的贪官,“二奶”官司牵出的贪官……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让人目不暇接,既可气又可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1年1月7日)

  对企业的收费过多过乱,虚假广告层见叠出,足坛丑闻接二连三,各色“论坛”挂羊头卖狗肉,各种贪官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如此种种,只能令人望而生厌,断断不会赏心悦目,怎么能用“目不暇接”来形容呢?

  (作者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副主编) 

德迅网 » [新闻写作]新闻中成语的误用(7)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