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給智能寫作的快馬套上科技倫理籠頭

原標題:給智能寫作的快馬套上科技倫理籠頭

  【文化評析】

  據報道,近日,在第二屆語言智能與社會發展論壇上,業界專家們聚焦“智能寫作的社會影響及其倫理、法律問題”,發表了《推進智能寫作健康發展宣言》。專家們呼吁,智能寫作在發展中應當以人為本,永不尋求替代或削弱人類的語言使用能力,始終保持其工具性定位﹔並應不斷提高其自身透明性、可解釋性、可預測性,使系統可追溯、可核查、可問責﹔智能寫作要尊重人類語言作品的知識產權,審慎處置“原創”語言作品產權。

  當前,智能寫作在多個領域已得到大量應用,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內容資訊、金融財經、數字營銷和行政辦公成了對智能寫作需求最強、黏性最高的四個市場。一些媒體在報道中投入了各自研發的智能寫作機器人,軟件企業紛紛推出了輔助撰寫通知通告、總結匯報等應用文的智能模塊,部分廠家的寫作機器人更是在廣告文案和檢索優化等創意寫作方面有所涉足。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智能寫作技術若不加限制地應用,在工商業、公共管理和文化傳承等領域都將產生侵權問題及倫理焦慮。對個人而言,它可能會導致信息過載、嚴重干擾個人生活,以及無窮盡的屏幕彈窗和手機短信甚至騷擾電話,其內容乃至聲音,很多都是機器自動生成的。在中觀上,智能寫作的大規模應用,給文秘、新聞、外語等領域的行業生態和人才培養帶來挑戰。尤其是伴隨技術應用而來的浮夸宣傳,恐嚇教育者和學習者,誤導產業規劃和教育決策。在電商行業中,濫用寫作機器人“刷商品評論”“搞黑公關”的現象已露端倪。更嚴重的問題是,智能寫作中的社交機器人泛濫會擾亂社會秩序,惡化網絡生態。有西方傳播學者調查發現,目前互聯網中15%以上的信息是由機器生成並傳播的。

  語言不規范、語言暴力、語言偏見、傳播虛假信息等現象都不是智能寫作所獨有的。但正如從步槍到機槍,火力密度的量變引發了戰爭形態和軍事組織的質變。智能寫作帶來的生產門檻降低、傳播成本消失,有放大人類語言生活中的許多惡疾的可能,並有可能引發社會生態的變化。更令人擔心的是,目前並沒有任何強制性的公約和法律,像限制真實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樣,去限制它們的擴散和使用。

  面對這樣的境況,如何理性科學估量智能寫作的社會作用,預測其未來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給智能技術發展這匹快馬套上科技倫理的籠頭是必要之舉,且刻不容緩。今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通過了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組建方案,科技倫理委員會也將設立人工智能分會。這將有助於厘清人工智能的倫理邊界,促進人工智能安全可控發展。

  影響全社會的問題,也需要全社會的參與。人工智能學界、語言學界、倫理學界、新聞傳播界、司法界及社會有關界別及人士,應當加入其中,構筑“產業、科研、政府”的旋轉門,保証語言智能在符合人類倫理的框架內發展,劃定語言智能技術應用的道德邊界和法律邊界。

德迅网 » 給智能寫作的快馬套上科技倫理籠頭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