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孙侃: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原标题:孙侃: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孙侃: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作家孙侃 徐青青/摄

[人物名片]

孙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广播电视局调研员。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开始出版个人专著。迄今已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高速卫士吴连表》《中国快递桐庐帮》《天堂流过一条河》《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从南湖出发》等,以及人物传记、文史随笔、散文集40余部,曾获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浙江省社科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作品被列入中宣部农民最喜爱的百种图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浙江省、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项目等。

孙侃: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孙侃在《吴斌:中国最美司机》首发式

马晓才:最近几年来,你写了不少报告文学作品。我首先想知道的是,你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大规模写作这一体裁的文学作品的?

孙侃:我是从2012年6月开始,专事报告文学创作的。当时,英勇救人的吴斌事迹传遍全社会,而我荣幸地接到省交通厅的委托,着手创作以这位英雄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报告文学。这本名为《吴斌:中国最美司机》的报告文学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任交通部长杨传堂作的序言。写过这本书之后,我一发不可收,就基本放弃了别的体裁的作品写作,专门从事报告文学,尤其是长篇报告文学的创作,也就是写书,写一本一本的书。

其实,在此以前,我也写过报告文学等纪实类的作品,包括我的第一本书就有报告文学的元素。我还写过人物传记、人物访谈、口述实录等五六本书。但那时,写这类东西还不是我的主业。把报告文学当做主业,只能从2012年6月开始算起,迄今已有八年多时间了。这八年多时间里,虽然偶尔写过少量的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也写了好几本文史随笔,但最主要的还是写报告文学。可以说,这八年多来,我每天笔耕不辍。说句不谦虚的话,我可能是在浙江省内报告文学作家中产量最多的一个。

马晓才:为什么最终选择报告文学作为写作主业?它有哪些方面吸引了你?

孙侃:一是我大学毕业后,当过教师、公务员,在基层乡镇工作过,后来到省作协工作,现在又在主管媒体的行政部门工作。这一系列较为复杂的工作经历中,我一直在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各种社会热点、社会发展进程的大课题、大趋势,有不少感悟;二是我觉得报告文学与其他题材的作品相比,比如影视剧、小说、诗歌、散文,它能更加直接地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代的发展。能反映社会正能量的一面,以及有问题的那一面,直接反映我们所关心的一些东西,因为它是非虚构的文学作品。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值得敬仰的人,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事,有很多值得记录的史实,值得文学叙述的现象,这些都特别适合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加以书写,这可能是我最终选择它的主要理由。

从前还没有专事报告文学创作时,我一直在阅读报告文学作品,一些优秀报告文学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许,《吴斌:中国最美司机》是一个触发点,让我一下子进入了某种状态,觉得我应该投身于此的状态,以前的一切都是铺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选择报告文学这一体裁作为写作主业,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写作到了一定的程度,思考到了一定的程度,某些选择仿佛是一种既有的设定,在某个时间点呈现,或者说爆发。

不过,当时也有人觉得很奇怪,甚至当面来问我,说孙侃你为什么写报告文学?为什么不去写更纯的文学?也有的人甚至觉得我蛮可惜。他们可能认为,报告文学的文学性比较弱,不能称作纯粹的文学作品,一个真正的作家更应该从事纯文学的写作。事实上,报告文学在很多方面,文学性是非常强的,并不是因为它反映了社会、反映了历史、反映了时代而减淡它的文学性,很多报告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其实并不比所谓的散文、小说或者别的文学门类差。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出于报告文学的非虚构性而远离它,认定我这个选择还是正确的。

马晓才:从当年的杭州市青年文学创作组我们相识,至今已经30多年了。那时,我们才20多岁,但已在狂热地从事小说、诗歌等文学创作。我记得当时的你已经写下了不少作品。我想知道,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

孙侃:我可以简单地讲一讲,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创作经历。一句话,是对文学的痴迷,使我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坚持到现在。

在这里仅讲一点,就是我在读书时的事。我大学读的是中文系,读书时最关注、最感兴趣的是文艺理论,结合文艺理论的学习,我阅读了大量的经典性文学作品,研究它们的写法、技巧、理论方面的东西。我经常喜欢把一部文学作品像机器一样拆开来,又把它装回去。整天在琢磨、研究,作者为什么这么写,采用了什么技巧,人物和情节是怎么合成的,哪个是它的内核,哪个是它的表象,这个作品是从哪个地方开始入手写的,等等。

进入社会之后,我的阅读没有停止,同时,开始消化大学里学的那些东西,开始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文学创作。这样说的话,我真正的文学创作是在大学毕业之后,即就在与您相识之时。当然我在读大学时也发表过诗歌、散文,还是班里比较重要的一个写手,也是学校里比较受关注的一个文学爱好者。我在大学里成立了校文学社,当了社长,还编过我们学校的《黄金时代》杂志,但大学时更多的还是学理论、研究名著。

传统作家的写作其实是很坎坷的,需要经过很多磨练,才能让自己的作品与大家见面,不可能像现在这样马上展示在网上。这个磨练期往往非常漫长,每个人都是慢慢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创作路子,其间的痛苦一言难尽。

马晓才:2012年后你创作的作品中,你认为哪几部文学作品相对来说比较满意的?

孙侃:我觉得我还处在写作的上升期,可能还会写出更好的东西。因为我专事报告文学创作的时间也不算特别长,还觉得是在起步阶段。如果说我的作品哪部最好,我只能这么说,最好的作品还在下部,这虽然是句套话、老话,但我认为这句话在我身上还是正确的。

马晓才:我还是想请你说一说,你的哪几部作品,相对来说基本上符合了你的写作思路或者你的要求。

孙侃:真要排一排的话,除了我前面说的《吴斌:中国最美司机》这本书之外,我觉得还有几部作品,还是值得关注的。

一本是《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中国样本》,这本书是浙江省委宣传部的重大选题,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列入省里的文化精品工程扶持项目,还获得了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树人出版奖等奖项。

#p#分页标题#e#

还有一部,是《中国快递桐庐帮》。这本书当时是桐庐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写的,是他们唯一委托作家写的一本关于当地民营快递业发展的报告文学。接受这个任务之后,我面临了一个问题,在此之前已经有桐庐当地作家写过的一部关于快递的作品集,他们把“三通一达”每个公司都分开写了一篇,但没有把整个东西揉合在一起。县政府领导要求我:第一,你不能把每家公司都分隔开来写,要揉合在一起;第二,不能以某家公司为主,四家公司要平均分配力量;第三,你要把桐庐帮的特点写出来。我听了以后,觉得第一点我有能力做到,第三点因为我是浙江人,是宁波人,我能理解他们的创业过程。最难的是第二条,因为这四家公司各有要求,公司之间还有些矛盾,怎样平均用力,怎么真实地写出他们的各自喜怒哀乐,不回避矛盾,这才是真正考验我的。但我明白县领导的想法,因为这本书需要反映的是整个桐庐帮,而不是某个公司,不是为某家公司树碑立传,这是最大的难题。我没有依靠某一家公司去获得赞助,为他做出倾斜,如果这样写,那这本书肯定是失败的。

经过一番努力,我自认为达到了这几条要求。幸运的是写完之后,审稿时这四家公司都没有提出很大的意见,都认可了这本书,甚至有些对于书上写到的某些很可能引起争议的事情,也没有持很大的反对意见,同时得到四家公司与桐庐县相关领导的认可,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中国快递桐庐帮》是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快递协会的负责人专门写了序言,出版时在桐庐搞了首发式。这本书出版后获得了很大反响。书的销量不错,中国快递协会等不少单位人手一本作为学习资料,直到现在网上还在不停售卖,很多人还专门打电话给我,要我提供这本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快递桐庐帮》后又改成了纪录片,纪录片本身又被列入省里的文化精品扶持工程项目,浙江卫视国际频道也邀请我拍了关于“三通一达”快递业的纪录片。我相信,多少年之后回头看,对快递业当年的记录,这本书肯定是不能绕过的。

第三本是《日出钱塘升正气》,我特意提起它,主要是指这本书的写作难度。这是一部记录杭州燃气集团40年发展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杭州燃气集团是个大型国企,40年发展历史很不平凡。上世纪70年代法国总统蓬皮杜到杭州访问,就是这个时候,杭州出现的第一只煤气瓶,这本书就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写起,一直写到天然气已通到千家万户的现在。当时接受这个任务时,燃气公司觉得这本书没法写,为什么?因为没有资料。特别是杭燃最初成立的20年,因为种种原因,很多历史资料他们都没有记录和保留,必须去档案局找,去找老同志问。另外,杭燃发展历程中涉及到很多人物、职务、事件等等,很多老杭燃人都理不清这个关系,你要把它说清楚、而且写出来,绝对是一个神话。记得第一次到杭燃采访的时候,对方问我,你能胜任这个写作任务吗?我回答对方,这本书资料少、写作难度大,但我可以一试。他们觉得很奇怪,我为什么这么自信,其实这与我的个性有关。我觉得一个作家,既然要写作,就要敢于挑战,而我喜欢在文字上挑战,越是难的选题越是有写作的激情。

《日出钱塘升正气》前前后后写了两年多,最后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我基本上把整个杭州燃气集团的历史脉络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了,用了很多文学笔法、很多的珍贵史料。当然这个过程非常艰苦。作品出版后,杭燃的领导笑着说,整个公司恐怕已找不出一个比你更了解杭燃历史的人了!尽管两年多写作历程很艰难,但是成功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2】

(责编:张丽玮、戴谦)

德迅网 » 孙侃: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