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新闻写作]如何结合工作写报道

  结合工作写报道,说起来容易,但要写好不容易。这是很多基层通讯员共同的感受。一般说来,这类报道极容易表现出“材料化”倾向。那么,如何写实写活出精品呢?作为一名工作指导类期刊的编辑,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摆脱材料气,用新闻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新闻的手法和语言表现问题

  在平时的编稿过程中,笔者最常遇到的是这类稿件:××市××工作又上新台阶,××县××工作成效显著, ××区加大××工作力度。一为导语,二为措施,三为成效。往往都是从近年来、多年来写起,一二三四罗列详细介绍工作过程和具体做法,简称“如此做法取得如此成绩” 式写作。这种从工作角度而不是从新闻角度写的稿件,就是工作总结的翻版。这种写法之所以广泛地被采用并形成模式,主要是作者长期在材料堆里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轻车熟路,一提笔自然而然地就落到这个套路里来。

  结合工作写报道,对既是战斗员又是宣传员的基层通讯员来说,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关键是如何在结合上下工夫、做文章。一是要充分利用工作中掌握的各种素材和信息。基层通讯员掌握大量的素材和信息,上级来的,本级传的,下级报的,经自己的手下达的、向领导提供的、还有自己调查了解的,这些都与中心工作有关,其中很多就是新闻报道的好题目,都可以写出不错的稿子。二是充分利用好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很多材料已经是报道的半成品或接近成品,只要在这个基础上稍做加工,就可以成为成品甚至精品。很多作者很会充分利用半成品,往往是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将材料剪头去尾,稍加修改。这样做,对于那些已接近报道成品的东西,也不排除被采用的可能,但一般是行不通的。因为平时工作中形成的材料,大都是大而全的,而通讯报道所反映的则要求是最突出、最鲜明、最具特色的。因此,充分运用半成品,还要善于运用半成品,必须继续深加工,彻底从机关内部材料写作的框框里跳出来,依据新闻写作的规律和要求,突出重点和可读性,把枯燥的政策、措施转化成鲜活的内容。那么,如何把材料进行深加工,脱离材料气,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呢?那就是打破工作中已形成的思维习惯,用新闻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新闻的手法和语言表现问题。

  笔者曾编辑过这样一篇稿子:《烟台一站缴齐社保费》。引题是一张单子、一张支票、一次办理,开头是这样写的:

  记者在烟台市社会劳动保险事业处缴费大厅看到,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人员只需填报一张征缴单、提供一张支票,即刻就能办好所有缴费事项。烟台市某公司的劳资员黄兆军对记者说:“今年三月份以前,每月缴费要带两张支票跑两个地点,费时又费力。自从实行了社会保险费一票征缴,每月来这一个地方就行了,可方便多了!”

  由作者的所见所闻和一个来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的评价开篇,接下来介绍了烟台实行一票征缴及其带来的变化。

  起点要高,落脚要实,把握全局,以点带面

  基层通讯员撰写的报道,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没有全局意识,眼界窄,跳不出本地区、本单位圈子。比如,一位通讯员写的《当前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第一部分先介绍本地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分析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是他们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作者的选题很好,想通过当地新农保试点的情况,分析目前这项工作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始终没有跳出自己所在地区的圈子,写的对策也是针对当地而言的,文章局限性很大。

  写此类文章的目的是通过本地区本单位的个案说明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给人以思考和借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不能只就本地事论本地事,浮不出水面。

  笔者编辑的《破解用工荒》一文,作者是某县人社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能立足当地,放眼全省、全国。文章分两部分,“用工荒的背后”分析原因,“破解用工荒”从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面提出解题之策。

  选题要集中,小处着手,大处着眼,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很多通讯员喜欢对工作进行全面报道,认为只有全面报道才能全方位体现出工作成绩,宣传的影响才大。一写工作,就是方方面面的工作一个都不少。题大面宽,自然犯了写不深、写不透、说不清道不明的毛病。主题集中、中心突出是任何文章最基本的要求,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是新闻报道的大忌。只有集中到一个思想或一个问题上进行选材和写作,才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所要报道的最主要事实写清楚,把主题思想突出出来,这样观点就鲜明了。要借鉴摄影师的办法,把灯光打在该打的地方,集中再集中,集中在一点上,立足一点求突破,以小见大,让读者通过一个小小的侧面,看到价值更大的东西。

  《天津一企业260名下岗职工享受优惠政策》曾获得《中国劳动保障报》的好新闻奖。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是一个大主题,很多作者都是着重写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政策到位,而这篇文章的作者从一个点上突破,用一个企业260人享受优惠,折射出全市政策落实情况,这就是他的成功之道,一滴水反映出了太阳的光辉。若遇到较复杂的主题或事实,最好也不要用一条新闻包罗万象,宁可将其化整为零,从不同角度多写几篇。

  角度新颖,人无我有

  新闻的角度指的是发现事实、挖掘事实的着眼点和入手处。一篇稿件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取决于角度选择的好与差。如何选取最佳角度呢?就是一个字“巧”。入题的切入点要恰到好处,人无我有,合乎情理。

  如写培训班的报道,内容几乎一样,写法也大致相同,一般都是先以为了提高××责任意识,举办了培训班,接下来写办班的具体活动安排、学习了哪些内容等具体办法,这样写显然没有了新闻性。《学员来自欠费单位》一文报道某市劳动保障局办班,组织欠费企业厂长经理学习《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提高他们依法履行社会保险责任意识。这篇消息把本来新闻性不强的工作写出了新闻性。它的角度是围绕办班解决和提高学员思想认识问题上做文章,只写学员的表现和反映。为了突出现场感,从现场目击的角度切入主题和组织材料,导语借鉴文艺演出节目单的写法,交待学习班的时间、地点,一下子把读者拉到事件现场,接着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样有镜头味和画面感的稿子自然会在一堆相同内容的稿子里脱颖而出。

  有人有事,用事实说话

  编辑最欢迎的稿件是见人见事。工作报道不能像“工作总结”那样堆砌材料、罗列现象,谈过程与做法,必须按照新闻价值规律的要求来选材。将人物的言行活动等鲜活引人的材料恰当地、精练地写进文章中。有人有事,用事实说话,既能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又能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以故事带做法,通过讲故事来说新闻,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p#分页标题#e#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写作技巧值得参考。它们的新闻结构通常是:用一个与新闻有密切关系的人物故事开头,由人物过渡到新闻,展开新闻,深化新闻主题。如笔者在对山东省创业培训的开展情况进行采访后,写了《开启创业之门,拓宽就业之路》的报道,开篇这样写:

  7月1日,一场由创业培训产生的“小老板”们自主发起的专为下岗失业人员举办的招聘会在烟台市芝罘区职业介绍中心举办。尽管这一天大雨滂沱,但丝毫阻挡不住双方的热情。258位下岗失业人员在49位创业小老板提供的684个工作岗位中找到了自己的新岗位。

  一个小老板创业成功,带动一批人就业,这就是就业的倍增效应,其中创业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第一部分写了山东省如何完善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个参加培训班的学员创业的故事,讲了创业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第三部分通过具体事例介绍如何建立创业培训长效运行机制;第四部分通过参加创业培训学员的事例报道了创业培训向农村延伸的情况。这篇报道中有人物,有故事,有做法,有背景资料,转换都是自然过渡,这样写文章就实起来了活起来了,避免了一二三四干巴巴地介绍实际工作过程和经验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辑部)

德迅网 » [新闻写作]如何结合工作写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