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专合社承包工程 贫困户跟着挣钱

专合社承包工程 贫困户跟着挣钱

官房村推行“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模式”

□滕德银本报记者王代强
  一个人背着割草机在前面“嘟嘟嘟”割草,后面几个人推着铲草机“嚓嚓嚓”铲草……这是记者近日在攀枝花市仁和区政府背后的1000余亩大山上,看到的劳动场景,其组织者是仁和区啊喇乡官房村党支部。
  去年底,官房村成立了攀枝花弘升利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下称“专合社”)。今年1月,该村按照“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的模式,承包了仁和区大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2019年综合管护工程,近日组织3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到施工现场除草。
  51岁的尹家珍是铲草队伍中的一员。虽然她是第一天来工作,但很快就掌握了操作要领。“铲草还真不累!”她感叹说,“一天能挣120元,还包吃住!”
  45岁的张文玉比尹家珍早来这里除草20多天,速度明显快些。她说,她们这一拨人中有7人是女性,基本都是一些年龄稍大又没什么文化、技术的农民,外出打工很难挣到钱,在这里如果工作认真、早日完工还有机会分红,所以大家都特别积极。
  今年1月17日,经原仁和区林业局组织评议,官房村顺利拿到了该工程。该工程占地1180亩,总承包费60余万元。其中,除草劳务费占40万元,给树子浇水、施肥和太阳能提灌站的维护费用占20万元。按照规定,如果专合社挣了钱,要将六成利润拿出来分红。
  “如果工程亏本,我负责填这个窟窿。”官房村党支部书记唐定海说,他和啊喇乡副乡长姚世林每天至少两次开车去施工现场检查,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贫困户如数拿到工钱。“我们有信心,只要管理好了就不得出问题。”唐定海拍着胸脯说。
  不远处,一位带着两岁小孩的村民王礼艳,正在洗锅、烧水,准备做饭。她是这支施工队的掌勺人。“工作也做了,娃儿也带了,你说赚不赚?”她在这里煮饭,每天获取100元报酬。她说在这里煮饭,菜从哪里买的、怎么做的、用了什么佐料,她都做了记录。
  “买菜、煮饭不能出事,开车拉工人上山不能出事,头盔必须带好,割草机很锋利也出不得问题,更不能在山上抽烟……”作为该工程的管理带班人员,该专合社理事长唐麒麟不仅带着大家一起干活,还“多睁一只眼睛”,随时排查安全隐患。“虽说给每个人都买了保险,但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
  啊喇乡乡长张怀邦点赞:“这种以党支部牵头、专合社组织、贫困户参与的方式很好,不但让贫困群众明白了‘只有靠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的道理,而且充分发挥了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还锻炼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
  唐定海还琢磨着,今年区里可能还有些造林绿化工程,官房村还想争取签到合同。“弄好了的话,参加务工的贫困群众今年的收入可能会翻倍!”
编后
  经济学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通称为资源,其中就包括人力资源,而且它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第一资源。
  官房村成立造林专业合作社对外揽活,带领贫困劳动力挣钱脱贫的做法,值得各地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而加以借鉴。
  个人走出去打工,算是一种靠人力吃饭的模式,一批人出去打工,靠的就是“带头人”了,现在官房村贫困人群走出去的“带头人”就是村上成立的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以专合社的组织方式,统领这群年龄稍大又没什么文化、技术的农民,有针对性地揽活再抱团出击,交给这群人能干的、也能干好的活儿,以集体协作的方式干事挣钱,使一大批不能干重活的老弱妇女集中起来办点“大事”,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只是需要基层组织更上心更用力一些。

德迅网 » 专合社承包工程 贫困户跟着挣钱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