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多家券商遭点名批评 第一创业资管人士不知何处违规

  21世纪资管研究中心 张小蓓 上海报道

  历时5月之久的证券公司专项检查于近日正式落下帷幕,监管层就此在深圳召开了证券公司专项检查结果通报会。上海证券、华泰证券、华福证券、华龙证券、中信建投、第一创业、联讯创业七家券商因违规在会上分别被点名批评。而此前,海通证券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多家券商遭点名批评 第一创业资管人士不知何处违规

“一海通财”系列就遭到上海证监局的责令整改通知;国泰君安的“君得稳一号”也曾被爆出涉嫌违规承诺保本收益。

  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资管新政的发布与实施,为券商资产管理业务提供了发展与创新空间。在券商资管资产管理规模爆发式增长的同时,违规案例时有发生。近期,证监会的专项检查与监管处罚,也让行业对业务发展稍显谨慎。

  多位券商资管人士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监管有所收紧。但政策收紧未必是坏事。“其实并不会限制资管的创新。证监会的检查更多的是对资管业务规范。”北京一家券商的资管人士认为:“在依法合规的监管风暴之下,专项计划、资产证券化以及股票质押回购等,将逐渐成为券商资管重视的创新业务。”

  超范围投资违规多

  在违规的七家券商中,华龙证券、中信建投、第一创业与华泰证券因集合计划超范围投资而遭批评。其中,华龙证券涉及到的集合计划有3只,后三家券商各涉及到1只集合计划产品。

  华龙证券“金智汇2号”、“银智汇1号”、“银智汇2号”三只集合计划均违规投资商业银行票据,超出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中信建投的“贵宾1号”通过委托中原信托设立单一资金信托投资安徽省“江之南”公司厂房受益权,变相扩大了投资范围。

  此次第一创业证券涉及的违规产品名为“创金盛享1号限额特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但该产品投资范围包括了定向资产管理,超过了规定范围。此前,深圳证监局已责令第一创业证券进行整改,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并定期报送合规检查报告。

  “其实我感觉有点莫名其妙,我都不知道哪只产品违规了。”针对证监会的点名,第一创业资管部门一人士表示。可见,对于是否违规,券商资管从业人士仍有分歧。

  而华泰证券被点名的违规的产品则是5月份已被责令整改的“华泰尊享收益分级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5月2日,华泰证券公告称,江苏证监局经过审查发现,该公司将限额特定计划资金用于受让某公司持有的应收账款债权,变相扩大限额特定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范围。华泰证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已经按照证监局的要求完成了整改。

  四家券商均因投资范围超限而违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集合计划的规模、投资范围、投资比例,应当符合《管理办法》及本细则的规定,以及集合资产管理合同、计划说明书的约定。

  其中,对集合计划募集的资金投资范围与品种进行了明确规定。集合计划募集的资金应当用于投资中国境内依法发行的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中期票据、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保证收益及保本浮动收益商业银行理财计划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投资品种。

  而上述产品投资方向涉足到了信托、定向资产、应收账款等《管理办法》没有列出的项目。行业内称之为打擦边球。

  “实际上,打"擦边球"的券商并不在少数,受到利益的驱动,合规与风控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家中小券商的资管人士表示。而多位券商人士认为,创新之初各家券商不同程度出现违规,创新就是试错的过程。

  “有的是故意打擦边球,有的可能是由于监管滞后造成的。”上述资管人士解释,比如一项业务之前可以做,但是监管层突然发函禁止,如果该产品的成立或发行恰好在这个时间点上,就可能会被视为违规。

  “另有部分原因还在于监管层的态度转变。监管层允许大家创新了,许多机构认为,凡是没有规定禁止的就可以做。于是违规频发。”上述中小券商资管人士认为。

  违规产品类型多

  不同于上述投资范围投资违规,另有一些违规涉嫌利益输送等问题,侵害投资人利益,情节更为严重。

  比如联讯证券与华福证券的案例。据报道,监管层认为,联讯证券与世纪证券签订定向资产管理合同,委托对其2.65亿元自有资金进行管理,该资金购买了联讯证券关联方海航资本控制的对渤海租赁的股票收益权单一信托产品。

  而根据《证券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证券公司的净资本、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净资本与净资本的比例,负债与净资产的比例等风险控制指标作出规定。同时,证券公司不得为其股东或股东的关联方提供融资或者担保。

  “华福证券完全是种寻租行为,低价收购,向公司输送利益,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毫无疑问违规。”上海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

  华福证券的“海西1号”则是通过基金公司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低价收购了华福证券自营及直投子公司持有的股票质押融资类信托计划份额,涉及利益输送。7月19日,福建证监局对华福证券出具警示函,要求其进一步加强风控与合规管理,依法规范开展自营与资产管理业务。

  此前,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也先后被上海证监局调查。早在今年3月7日,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就向上海证监局发出《关于对海通证券“一海通财”系列产品和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君得稳一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发行与运作情况进行核查的函》。

  彼时,北京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就表示,海通证券“一海通财”违规问题较为严重,而国泰君安的“君得稳一号”则涉嫌资产管理违规承诺保本收益。

  4月22日,海通证券正式收到上海证监局下发的《关于对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经查,我局发现你公司发行的"一海通财"系列产品系现行监管规则未予明确的创新型产品,但你公司未按照《证券公司业务(产品)创新工作指引(试行)》的规定,向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履行创新产品方案报送义务。”

  而国泰君安的“君得稳一号”也曾被本报报道涉嫌违规承诺保本收益。产品成立之初,国泰君安资产管理公司则多个渠道宣传其年化收益率。根据《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办法》,证券公司从事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不得向客户做出保证其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取得最低收益的承诺。

  不过,在所有违规券商中,违规与处罚程度最严重的当属上海证券。贷款方通过伪造贷款合同及其法律文件等,涉嫌骗贷。而上海证券未对项目信息与投资人的背景进行调查核实,未进行实质性的尽职调查,没能做到勤勉尽责,导致业务存在较大风险。目前,上海证监局已责令上海证券进行整改,并暂停了上海证券的新增资产管理业务。

  政策收紧规范加强

  多家券商被点名批评,是否会影响资管的创新步伐?多位券商资管人士表示,监管层的行为,与其说是限制与束缚,不如说是规范。“创新是一种趋势,任何人都阻挡不住。证监会也一直在鼓励创新,他们所做的这些只是力求规范而已。”某券商资管人士认为。

  6月26日,中国证监会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7月19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又发布了《关于规范证券公司与银行合作开展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最近政策在频繁出台,之前又一直对券商资管业务进行检查,与去年相比,政策上还是偏向收紧。”兴业证券资管相关人士认为。东方证券资管自公司人士也认为,与资管松绑之初大迈步子相比,后期显然谨慎了许多,导致有些时候政策不好把握。

  “政策收紧、监管严格未必是坏事,至少保证了行业内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东方证券资管子公司人士认为,尽管多家券商被点名批评,但大部分所暴露的问题并不算严重,说明监管严格。

  与此同时,有券商人士认为,证监会此举并不会束缚创新步伐。东方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陈光明就认为,创新业务的成功开展更需要有效的风险控制与合规管理。

  “监管层的行为不能说是一种限制,应该看作一种保护。以前可以做的,以后还是可以做,只是更加规范了。”北京一家券商的资管人士认为。不过他也表示,某种程度上,这确实限制了券商一部分业务的开展,比如导致某项业务禁止;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规范也对券商形成了一种保护。“以上海证券为例,若被骗成功,后果会很严重。”该资管人士告诉记者。

  其认为,券商资管的发展不应该只依靠通道业务,应该依托于各券商的研究所,根据自身禀赋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他指出,比如有的券商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继续做通道业务;有的券商可以侧重于主动管理,如东方证券与招商证券一直坚持主动管理型产品。

  实际上,在部分业务收紧之后,小集合、专项计划、资产证券化以及股权质押回购等正成为券商重点发展业务。“主要是现在公募还没有推出来,小集合必然受重视。”北京某券商资管人士表示。

  此外,其他创新可能集中在专项资产证券化上。7月5日,东方资产管理与阿里巴巴的专项资产证券化已正式拿到中国证监会批文。6月24日,股票质押回购开闸之后,各券商热情高涨,其资金来源包括券商资产管理计划的资金。

  “未来银行也可以会盘活存量贷款,通过券商打包出售给投资者。这些都可以是券商资管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上述资管人士表示。

  作者:张小蓓

德迅网 » 多家券商遭点名批评 第一创业资管人士不知何处违规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