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父亲的创业故事

往事 父亲创业故事

许坚卓

  许普澍在旌德创办的光明电汽股份有限公司,于1932年农历二月初一夜晚发电,山城旌德一片光明。回忆父亲创业历程,也许能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提供一点启迪和借鉴。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歙县、休宁、屯溪、绩溪都先后有了电灯,唯独旌德没有,父亲经过分析,认为在旌德搞发电照明是可取的。

  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资金问题。父亲从14岁在歙县布店当学徒,需要负担家庭的生活费用,没有多少节余,他先和亲友沟通,筹集了部分资金后,来到旌德,为了达到利益均沾,尽可能拉拢地方上层头面人物资金入股,拉拢一些大店主入股,实收资金八千元。

  创业中遇到第二个问题是设备购买和运输问题。设备购买首选地在上海,对于一个只读过几年小学,对发电照明一窍不通的他,只有求助内行,从上海选购德国产24匹马力柴油机、12千瓦发电机,电线材料、碾米设备、五金工具等,总共一万多元,超过了实收资本,多亏在沪亲友鼎力支持借垫,才将机器购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的旌德既不通公路汽车,又没有水路可行船。在内行师傅帮助下,将机器拆卸,装上轮船溯江而上,运至芜湖,再雇请木帆船从芜湖入青弋江运至泾县赤滩。

  发电照明是社会公用事业,官府规定为专营。办理各种手续又成了难题。手续制度繁琐,要通过这一关也是不容易的。设厂先经登记核批,规定业务区域,绘制线路简图,备文申报组织概要、主管人及技术员履历、照片,营业章程,收支概算,及其他例行报表,经过核定电价,才发给执照,准许开业。旌德光明电汽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发电照明,为旌德山城带来了光明,但经营中的困难却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一个只有2000多人的县城一开始就安装了300多盏电灯,每月收入400多元。后来用户要求降低电价,每月收入只有300多元,入不敷出。幸好父亲早有准备,买好了碾米设备,柴油机晚上发电照明,白天用作粮食加工。至此,旌德县第一个现代工业企业——旌德县光明电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营业。

  1934年旌德大旱,眼看秋粮绝收,粮食加工成了无米之炊,加上灾后市场萧条,电灯用户也因节省开支而锐减。摊子要守,几经周折磋商,决定安排二三名老工人守老营,其余人员另谋出路,就食他乡。 1952年恢复了发电照明,光明公司从此获得了真正的新生。

德迅网 » 父亲的创业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