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铺就返乡创业路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源。近年来,国家对创业创新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在这一大背景下,泰兴市以构建“众创空间”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完善服务体系,培育创业文化,在全社会掀起了创业创新新热潮。尤其是在返乡创业方面,该市积极探索、大胆尝试,走出了返乡创业新路子。

  一、泰兴市返乡创业的现状

  泰兴地处长三角地区,毗邻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发达城市,全市总人口120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城乡劳动力异地转移务工经商就业者达25万余人。异地转移务工经商的城乡劳动力掌握了“技门子”、鼓起了“钱袋子”、闯出了“财路子”、炼就了“雄胆子”,在该市“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引导、全民参与、自主创业”的大环境下,创业创新热情高涨,返乡创业人数逐步增多、队伍不断壮大。

  (一)返乡创业比例逐步提升。该市创业人员主要体现在三类群体:一是本地群众自主创业。本市部分群众利用自身掌握的资金和信息资源,积极从事商贸、物流、运输、工程承包、农产品销售和加工等创业项目,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二是城乡居民返乡创业。返乡创业已成为该市创业工作的新亮点,全市外出务工及求学人员中,目前已有2.153万人返乡成功创业。三是党员干部引领创业。各镇、村党员干部、大学生村官带头创业,涌现出一批创业先锋和标杆,带领广大群众逐步走上创业致富之路。根据调查统计,2017年该市创业人数累计8.34万人,其中返乡创业者2.153万人,分别比2013年增加10.6%、290%(附表一)。

  附表一:

  2013年—2017年泰兴市创业人数统计表

  

铺就返乡创业路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城乡创业者

  75400

  56800

  31200

  68300

  83400

  返乡创业者

  5520

  6030

  10395

  15820

  21530

  (二)创业实体数量显著增加。“十二五”期间,泰兴市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逐年增加,呈现“百舸争流,百业兴旺”的喜人局面。据市场监管部门统计,2017年全市工商注册私营企业1.66万户、个体工商户5.5万户,从业人员32.14万人,比2013年分别增长63%、48%、43%(附表二)。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工业经济。依托以泰兴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三区三园”及各乡镇工业集聚区,进驻规模企业612个。二是商贸经济。商贸经济是我市朝阳产业,主要聚集在市济川街道办、黄桥镇等中心集镇,以商贸业批发、零售、代销、电子商务等方式,形成了建材、五金、电器、电子、餐饮、服装、鞋帽等专业市场。2017年,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195.52亿元,同比增长10.5%。三是农村经济。积极引导农村能人发展种植、养殖、水产规模化经营,全市已建成规模养殖场(户)4123个,其中万头猪场11家、万羽禽场172家、千只羊场16家、五百头以上牛场2家、百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28个。

  附表二:

  2013年—2017年工商注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统计表

  年份

  类别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私营企业

  1.024万户

  1.22万户

  1.25万户

  1.42万户

  1.66万户

  个体工商

  3.754万户

  4.10万户

  4.59万户

  5.08万户

  5.56万户

  从业人

  数合计

  22.56万人

  24.84万人

  26.63万人

  28.93万人

  32.14万人

  (三)创业项目门类日渐丰富。一是传统项目。以草根创业为主体,传统创业项目呈现旺盛的生命力。如享有国家地域标志性特色产业或知名品牌的黄桥烧饼、张桥麻将、溪桥小提琴、泰兴减速机等。二是优势项目。依托优势特色产业项目,通过集团化运营、集聚式招商,有组织、有计划引进有关项目。如该市精细化工、环保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项目。三是农贸项目。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成立专业技术合作社,以契约化、规模化高效农业项目吸引农民创业。如宣堡镇花卉苗木园、新街镇高效大篷蔬菜产业园、黄桥优质葡萄和新鲜水果种植园等。四是商贸项目。依托城区主干道店面房、超市、商业广场等,打造具有个性化销售市场。如星火路小吃一条街、鼓楼路服装一条街、长征路电子电器一条街、大庆路机电器材一条街以及好来居、红星美凯龙建筑装饰市场等。

  (四)创业平台优势逐步彰显。结合市、镇、村产业经济特色,积极培育和打造一批辐射性强、规模效应大、具有特色品牌的创业孵化基地,逐步形成以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为龙头,以各乡镇品牌创业孵化基地为补充的多元化、立体式创业孵化基地体系。这些基地集聚效应明显,有适合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泰兴市高新技术创业孵化基地,有适合农民返乡创业的泰兴市高效农业产业园和黄桥镇农业产业园孵化基地,还有吸引返乡能人创业的姚王镇创业富民中心、黄桥返乡创业园等各类创业载体。目前,该市已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48家,其中,省级5家、泰州市级9家。

  (五)创业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开通“创业就业服务大篷车”,开展“六送”活动进乡入户活动,在16个乡镇(街道)成立了“创业富民指导中心”,319个行政村建立了“创业富民指导站”,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去年,又开通“网上创业就业服务超市”,设立政策咨询、动态实时、创业交流三大模块,打破时空限制,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指导。此外,建立了创业指导专家库,成立了由创业专家、创业明星组成的“义工队”,定期将“义工队”开进社区、开进乡镇,让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与创业明星面对面、一对一交流互动,进一步健全了该市创业结对帮扶机制。

  二、泰兴市支持返乡创业的措施

#p#分页标题#e#

  (一)立足于激发创业活力,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完善政策体系。该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实施意见》《泰兴市创业引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泰兴市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市政府办关于创业担保贷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电子商务创业的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资金扶持、税费减免、工商登记、社保补贴、融资扶持、场地租补等方面,不断加大对返乡创业者扶持力度。二是抓好政策落实。创新开展创业“六送”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创业“六送”(送政策、送指导、送项目、送培训、送补助、送贷款)进镇入村活动,将创业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活动已向返乡人员发放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单4000多份,解答创业疑难问题1600多人/次,收集有创业意愿及有培训需求的报名表1320多份。

  (二)立足于增强创业动力,不断强化行政推力、凝聚推进合力。一是强化政府推动。该市连续两年将创业就业工作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始终坚持将创业就业工作摆在民生事业之首,年初提请市政府将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等目标任务列入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各职能部门、乡镇(街道)的具体目标和职责。二是强化舆论带动。大力开展创业明星评选活动,近两年联合电视台拍摄“创业之星”专题片30多部,让创业优惠政策走进千家万户,逐步在全社会树立了“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氛围,弘扬了“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创业精神。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创业富民大赛”,将优秀项目推荐参加国家、省、泰州市的创新创业大赛。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农村万名党员创业竞赛”、“城乡党员牵手、助力创业致富”、“农村贫困党员创业脱贫示范行动”等活动,举办能人型村党组织书记创业培训班。与团市委、妇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首届十佳青年创业明星评选、巾帼创业大赛等活动。

  (三)立足于提升创业能力,不断建强创业载体、提高培训实效。一是加强创业载体建设。积极培育和打造辐射性强、规模效应大、具有特色品牌的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着力实现孵化基地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该市高新技术孵化基地和泰兴黄桥中小产业园、印达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先后被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确定为“江苏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二是提高创业培训实效。发挥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民营培训机构培训主体作用,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见习,重点抓好返乡人员的培训。为增强培训实效,该市建立了标准化的创业模拟实训室,创业者通过区域网进行创业模拟实训,动态生成图表数据和模拟赢亏提示等,方便了教师授课指导和分析点评。三是强化项目支撑作用。积极开展优秀创业项目评选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优秀的创业项目,充实到全市创业项目库,目前该市创业项目库已有成熟创业项目200多个。

  (四)立足于优化创业环境,不断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平台。一是积极推进创业型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建立推进创业型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把全员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等,作为创建创业型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主要标准,努力在全市营造各级党委政府抓创业、社会组织支持创业、广大民众投身创业的良好环境。二是积极推进三级创业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成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创业服务所和村(社区)创业服务站,免费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开业指导、创业咨询、创业扶持等 “一条龙”服务。三是积极推进创业示范点建设。在全市各乡镇(街道)大力推进创业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创业示范园、创业示范街、创业示范村,形成市和乡镇有创业园、街道有创业街、村(社区)有创业示范点的创业孵化新格局。 

  三、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层次还不够高。虽然创业服务日益健全,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真空,中央、省、市出台了许多促进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但很多人并不完全熟悉。接受过专业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的人数仍然偏少,导致大多数创业层次不够高,创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据调查,多数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场地小,规模小,存在家族式管理现象。其生产结构以批发零售、手工操作、加工制造、种植、养殖、畜禽贩运、蔬菜返销、餐饮服务等二、三产业为主,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进入门槛较低。

  (二)融资渠道还不够畅。根据抽样调查,有10%左右的返乡人员有创业意愿,按此比例测算,全市8000多人有创业意愿,加上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以及其它群体,保守估计,全市有创业意愿且缺乏资金的人数至少在一万人以上,而近年来,人社、财政、金融机构等部门的贷款扶持人数,只占有创业意愿人数的7%左右。创业者的初期投资大多靠外出务工积累的资金,数量有限且难以维续,而目前大多数银行等金融机构更愿意把资金借贷给政府机构、国有大型企业,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困难成为创业者的最大制约瓶颈。

  (三)创业能力还不够强。大多数返乡创业者有创业意向、创业冲动,虽然在外出务工时掌握了一定的技能与经验,但缺乏工商、税务、金融、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市场分析能力、组织经营管理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驾驭市场。虽然近年来创业培训力度一直在加大,但囿于师资质量、培训时间等因素影响,创业培训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支持返乡创业的政策建议

#p#分页标题#e#

  一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当前广大农村“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狭隘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浓厚的创业文化和创业氛围还没形成,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以及手机等多种媒体宣传创业的重大意义,通过开展“创业之星”评比工作,宣传群众身边的创业典型,倡导“创业有功,致富光荣”的价值观,形成“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创大业”的良好局面,针对创业中的畏难情绪要宣传“莫道今日创业难,他日致富比蜜甜”的理念。树立积极地对待创业,允许失败的态度,营造“尊重创业、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要降低创业门槛,压减创业成本。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通过削减许可证、许可改备案、证照联办等方式,方便返乡人员领取各类许可证件。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等事项登记,建议对从事无污染、不扰民、无安全隐患行业经营的市场主体,经创业者承诺已获相关利害关系人同意的,允许将住宅用房作工商住所、经营场所登记,实行营业执照一年一审核。进一步降低创业收费。建议取消专门面向小微企业的行政性收费和管理事业性收费。对返乡人员创办的小微企业和新办注册企业免收3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三要强化金融扶持,加大奖补力度。进一步降低创业担保贷款门槛,贷款10万元以下由创业担保基金提供担保且信用良好的返乡人员创业,经综合评估合格后,建议取消反担保。进一步加大奖金奖补力度,建议提高返乡人员的初始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创业租金、优秀创业项目奖励等的发放额度和比例。

  (作者单位:泰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杨海波

[责任编辑:]

一个致富不忘父老乡亲的好青年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9-04-16新余市渝水区:创新举措引导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9-02-26大余县积极打造返乡创业“雁阵效应”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9-02-11沭阳县桑墟镇返乡创业蔚然成风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9-01-16“音乐人”张荣相返乡创业带动百姓致富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8-11-15木兰县高维民:返乡创办有机无抗饲料企业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2018-07-30

德迅网 » 铺就返乡创业路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