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今天《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系列报道,一起走进长汀县,四都镇是红军入闽的第一站,穿越历史烟云,红色四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军精神在这里代代相传。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长汀县四都镇楼子坝村是1929年红军入闽的第一站,如今,村里仍较好地保留着毛泽覃同志旧居,红军后勤部的造币厂、兵工厂、后方医院等革命遗址。  

长汀县四都镇楼子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先发:(1929年红四军)他们从井冈山出发,再经过瑞金的任田,翻过武夷山脉,进入我们这个楼子坝村。在这边办了兵工厂和后方医院,老百姓为了把红军贵重的药品和这些弹药(保护好),为了隐蔽,老百姓带着红军在后山挖了几十个土窖。

此后,红军在福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四都人也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据了解,全镇在册烈士488人,而在当时,整个四都也不过5000人。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每周三,红军后代赖光耀都要为同学们上一堂革命历史课,教材就是他根据多年采访编写的《青山作证》。这本书详细记录了四都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为编写这本书,赖光耀走遍了长汀,让他感动至深的是红军的革命故事,而最让他揪心的是长汀严重的水土流失。

长汀县农行职员红军后代赖光耀:像四都原来都是原始森林,都是大林区,但是(上世纪)80年代搞木头经济的时候,山上的木头几乎都砍光了,砍光了以后,经济马上就衰退。

从那时起,治理水土流失就成了长汀发展的主题词。进入新世纪,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翻开新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都把造林绿化、保护生态摆在发展的第一位,全镇完成绿化面积1.5万多亩,完成生态公益林6万多亩。如今,穿行在四都的王坑山场里,昔日的"火焰山"变成了一片片油茶林。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长汀县四都镇退休党员红军后代林慕洪:(原本只是)带个头一样的种一点,(没想到)越弄越大,弄到三、四千亩。

林慕洪退休前是一家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却为了家乡的这片荒山头,开始了二次创业。

长汀县四都镇退休党员红军后代林慕洪:当时你看这个山,我们叫大家种,他还不要,会送给我种。你现在要山就没那么容易了,你要给他流转,价位还要合适。你做了这件事之后,(才理解)习主席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仰望四都的天空,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去,曾经的革命老区已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致富"的林下特色产业路。目前,四都林下经济面积达7000多亩,形成了包含林药、林花、林菌、林禽、林蜂等一系列特色产品,年产值超2亿元。去年,四都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3000元。

长汀县四都镇楼子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先发:2018年我们合作社种植大肉黄姜450亩,通过了欧盟国际有机认证,向欧洲国家出口每年都200多吨,每公斤收益都能在3元以上。

来源:福州新闻
编辑:翁彬冰责编:林真贞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德迅网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长汀四都:红军入闽第一站 红军精神代代传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