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你标题太弱了,这个女大学生是什么学校?

台大

那就改成撞死高材生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这是电视剧里的情节,更是媒体的日常。

2016年台北市内湖区的一起随机杀人事件,年仅四岁的幼童“小灯泡”在路边被人杀死,杀人犯是一名疑似精神病患者,这在当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引发了大众对于随机杀人事件的关注。

《我们与恶的距离》便是以“小灯泡”事件为背景开始展开的,剧中三位不同立场的“媒体人”进行了一场关于善恶的争辩。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在其中,我们能看到的不是闪着光的新闻理想主义,也绝非简单的“流量至上,新闻已死”,而是流量裹挟下媒体的两难。

被流量裹挟的媒体

贾静雯扮演的宋乔安是台湾高收视率电视台“”的负责人,深谙媒体传播规律,掌握话语权,在她眼里“高收视率”是媒体的目标。

她通过新闻内容的选择与标题的变化“讨好”观众,收获点击。但同时作为精英,她心底里对于观众是俯视的,她可以毫不客气地指出“一般观众”只有七岁的智商,只有国中的程度,直言“键盘酸民的意见太廉价了”。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看到这里宋乔安几乎已经被立为了媒体界“恶”的典型,甚至连她的丈夫,独立媒体的创始人刘昭国也在质疑她的工作方式。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作为独立媒体的创始人,在刘昭国看来“新闻客观”、“人文关怀”这些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辉的关键词才是新闻的“善”,而这背后的代价是他们家的房贷主要靠“追逐流量”的妻子宋乔安在支撑。

站在自己的立场评判别人很容易,但事实上每个人身处不同的环境中,所有的选择都是生存法则。

一边专家学者热衷于批评新闻媒体的“即时文化”:不加核实的抢快新闻有失谨慎,无脑新闻泛滥不够深刻。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而另一边资本又需要媒体用点击率说话:“没有抢先,观众就走了”,不能放弃年轻族群,也要占领中高年龄的市场……夹在中间的媒体仿佛处于一个无解的漩涡。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当传播效果被数据化呈现后,现实告诉他们,严肃新闻与流量收割水火不容。“新闻价值”的解释权不再属于新闻生产者,“新闻精英主义”早已宣告破产。

媒体售卖“新闻商品”给用户,再将用户的注意力卖给广告主,“用户思维”开始成为新闻圈的主流,而在这个闭环中追逐流量是一个逻辑自洽的行为,现在是“新闻消费主义”时代。

媒体人、广告主、受众共同铸成了“信息茧房”。

媒体与恶的距离

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这是全剧的核心,也是每一位媒体从业者面临的拷问。

初入职场的编辑李大芝同样怀揣着新闻理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观众看到世界的全貌。但她的另一个身份——加害人亲属,让她自己率先见识到了“现实世界”。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一个偶然的机会宋乔安得知下属李大芝就是杀害自己儿子凶手李晓明的妹妹。出于被害人家属的“报复心”与媒体人抓住独家的本能,她私下派记者跟踪李大芝,独家曝光了“杀人狂魔李晓明亲属生活现状”,本想开始新生活的李大芝与父母再次被大众“围攻”。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虽然早就深谙媒体的行事作风,但当自己真正成为被报道者,她才体会到那种无力与怨恨。她终于意识到,媒体是可以杀人的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这个结论不仅存在于电视剧中,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新闻事件发生后,最容易获取的往往是事件的表层真相与情绪判断,而对媒体来说这也是最容易获得受众反馈的,比起“真相”,“情绪”的一本万利,新闻追求的不再是公平与正义,而是刺激与宣泄。

正如“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发生后,按照新闻伦理需要被谨慎处理的“自杀新闻”,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却处处被“情绪渲染”,标题中大大的惊叹号,图片和视频中被放大的自杀瞬间与母亲的崩溃的画面,已经远超陈述事实的界限,一场网络审判“如期而至”,但在媒体看来这叫“引发舆论热议”。

我们与恶的距离有多远?

正如界面文化在文中写道的那样:这不是一道是非对错的选择题。相反,当社会急于把善恶区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极,在这场舆论狂欢中,为了证明自己站在恶的对立面,在以污名化的手段为灰色地带的边缘人群迅速贴上归类标签之时,人人都是刽子手。

剧集的尾声很童话,掌握话语权的宋乔安主动做出改变,她希望重拾新闻的初心,但在现实中想要完成这样的转变却是难上加难。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对于身处一线的新闻人来说,“新闻消费主义”的现实短期内不会改变,想要生存便不能无视“流量”,更合理的是在“流量”与“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即便不能高举“理想主义”大旗,至少守住“新闻伦理”的底线。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德迅网 » 这部电视剧堪称今年华语最佳,但却扎了不少媒体人的心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