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从舞台到银幕 戏曲人的“电影梦”

疫情影响下,影视业受到重创,部分影视公司面临着裁员或倒闭的风险。然而,今年3月底却有一家影业公司在南京悄悄成立了,而且还是一家专注于戏曲影视创作的公司。 

回看中国电影百余年发展史,其诞生的起点便是一部戏曲电影。然而随着电影市场商业化步伐的推进,却似乎鲜少还能见到“戏曲电影”的身影。南京这家戏曲影业公司胆量、底气从何而来?记者专访了公司负责人、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副书记、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团长周东亮。

为了省钱

剧团自己攒出一电影公司

今年的3月30日,该公司作为江苏省首家戏曲影业公司,在南京挂牌成立。公司运营范围涵盖了戏曲电影、戏曲电视剧的拍摄、制作、宣传和发行等业务。该公司被取名为“江苏曦江南影业有限公司”,周东亮说:“古语有云:‘日出天地正,煌煌辟晨曦。’而戏曲电影的未来就犹如这晨曦,寄托了我们戏曲人对传承、创新传统文化的希望。” 

年少学艺,有着“锡剧王子”之称的周东亮可谓是戏曲舞台上的大赢家,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戏曲表演艺术上的所有奖项,他几乎都收入囊中。为何还要跨界做电影呢?周东亮说,这是他与自己的一次较劲。 

2015年,省锡剧团想拍摄一部电影,便在全国范围内一番寻觅,找到了一家有着丰富戏曲电影拍摄经验的电影厂。电影厂开价800万,与如今动辄上亿制作费的商业电影相比,这样的成本已经很低了,但锡剧团只能拿出500万。经过一番核算后,周东亮发现,租用设备和影棚的费用极为高昂,且大部分影棚并非戏曲电影拍摄的理想环境。“有限的资金要用在刀刃上,于是我们决定自建影视基地。如果我下次再拍摄第二部电影,我就不需要再付租金。摄影棚闲置的时候,还可以租给别人用,可以收回成本。” 

很快,周东亮就在宜兴徐舍镇找到一个7000多平方米的工业厂房,并改造成了专业摄影棚。省锡剧团也因此成立了“江南影视中心”。该中心成立至今,不仅拍摄了多部锡剧电影,还为扬剧、琼剧、淮海戏等地方戏电影拍摄提供了场地。省锡剧团也拉起了一支专业的戏曲电影创作团队,曦江南影业就是在此基础上组建的。 

一幅戏曲电影创作的宏大蓝图,已在周东亮的脑海中,一遍遍闪过。“锡剧团有10多个保留剧目,现在只拍摄了两部,我想争取今后每年拍摄一部锡剧电影。” 

从“戏曲电影”到“电影戏曲”

作为中国特有的电影门类,戏曲电影伴随中国电影从无到有,甚至一度是中国电影市场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类型。然而,当下的戏曲电影却进入到了低迷期。 

“传统的戏曲电影只是做成了艺术纪录片,用影像展现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周东亮说,当年的戏曲电影人都认可这样一条铁律——戏曲电影虽然是电影,但一定是以展现戏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目的。“显而易见,这样的戏曲电影已经无法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局?“要以符合当下电影审美的发展趋势,吸引当代观众对戏曲电影这一门类产生兴趣。”周东亮提出一个观点,要从“戏曲电影”转换到“电影戏曲”。“‘戏曲电影’侧重于戏曲,‘电影戏曲’侧重于电影。过去拍电影,还是舞台化的表演,夸张的动作。而现在拍电影,我们要求戏曲演员的表演要生活化一些,要走内心、眼神。” 

从舞台到银幕,剧情也在变化。“任何文艺作品,都要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有些戏符合当年的价值观,如今要是原封不动搬到银屏上,就显得不合时宜。”周东亮告诉记者,4K锡剧电影《珍珠塔》情节紧凑了,而且更加突出方卿的人格魅力。 

如果说锡剧电影《珍珠塔》还停留在“戏曲电影”阶段,那么锡剧电影《紫砂梦》已经到“更电影”的“电影戏曲”阶段。因为这次尝试,也让习惯了程式化表演的戏曲演员们直呼:影视有难度!锡剧名家董云华在电影《紫砂梦》中饰演女主角心梅,进组一个星期后,她才找到了状态。除了不一样的表演风格,影视工业生产也让戏曲演员们有些错乱。“在舞台上表演,从头演到尾,情感变化是一套逻辑下来的。而电影拍摄是分组来的,今天拍成年阶段的戏,明天又回过去拍摄青年阶段的戏,后天又要接着拍成年阶段戏。因此每次拍摄前,都要去找情绪、找状态。” 

采访中,周东亮给记者观看了几段《紫砂梦》的节选镜头。昔日作为舞台记录性质的戏曲电影制作有了明显的整体提升,画质、音质均在向更加符合当下电影工业水准的作品靠拢。近年来,省锡剧团率先将4K高清等运用于戏曲电影,以符合当下电影审美的发展趋势,此前已出品了4K锡剧电影《珍珠塔》、4K琼剧电影《喜团圆》、4K扬剧电影《衣冠风流》和4K淮海戏电影《皮秀英四告》四部戏曲电影。其中,作为戏曲界第一部4K电影,《珍珠塔》还获得了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奖。“实属不易,已让江苏电影实现金鸡奖提名零的突破。”周东亮这样感慨。

在院线放映之外

争取更多空间

几年前的一次电影节论坛上,当被问及对戏曲电影有何期望时,昆曲表演艺术家蔡正仁很朴实地说:“希望我们当年拍摄的戏曲电影能有机会重新拿出来放一放。”作为中国电影独有的类型,戏曲电影曾一度是最受欢迎的片种之一。不少地方戏还借助电影开拓传播新路径,昔日江南剧中越剧正是依靠电影《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剧种。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戏曲电影的繁荣被按下了暂停键,此后虽陆续有戏曲电影问世,却难以进入市场发行和院线放映。自2009年到如今,仅有21部戏曲电影上映,其中几部甚至无具体票房纪录。 

如今,越来越多的戏曲电影运用了4K高清、全景声、3D等最新技术,而且剧情、表演也“更当代”。那么,如何让更多的观众看到这些已经完成的戏曲电影? 

在商业电影占据院线的当下,不只是戏曲电影,艺术电影、纪录电影皆在夹缝中生存。但戏曲电影这种艺术样式并非只有院线这一条“活路”。因此,为了面向更多的受众,就必须在常规的院线放映之外争取更多的放映空间。 

#p#分页标题#e#

周东亮理出了两个思路。第一条路径,目前全国有50000余支农村放映队伍活跃在乡村社区、军营厂矿和校园。通过政府购买,将拍摄的戏曲电影可以交由放映队免费放映。第二条路径,通过互联网让戏曲艺术更快速、更便捷地传播。“现在人们家中的电视机都与网络结合了,但年轻人还是很少看,老年人看得更多一些,而老年人又很喜欢戏曲。因此,我们与电信公司合作,在数字电视上推出戏曲电影频道,用户可以点映。” 

戏曲电影提供了

从剧场到影像的可能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消费受到了极大影响,以线下实体、公共聚集为主要运营模式的演艺行业也因此被迫“急刹车”。在这次疫情中,南京不少文艺院团、剧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新模式,其中,“云剧场”“云演出”的出现频率极高。剧团、剧场将以往的演出录像、艺术赏析发布到线上,供戏迷免费观看。不少仓促上马的“云戏剧”,原素材仅仅是院团当初为了保留影像资料而录制的,并不是专门为云端演出而制作的,线上收看效果一般,观演效果也无法满足经验丰富的戏曲观众。 

不过,“戏曲电影”却让人们看到了从剧场到影像的可能性。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居家隔离,为了让外婆能安心待在家里不乱跑,便在淘宝下单了几十张戏曲电影碟片。“正版的戏曲电影碟片特别贵,尤其是蓝光光碟,但效果确实没话说,刷新了我对戏曲影像的印象。” 

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有军说,传统戏曲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戏曲借助不同媒介的传播史。在中国,自电影诞生的那一刻,人们就开始探索戏曲与影像如何共处。1905年,电影《定军山》上映了,这是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也标志着电影与戏曲的联姻;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具有代表性的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戏曲欣赏》走进了千家万户;21世纪以来,当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为表征的新媒体与中国戏曲相遇,再次极大丰富了戏曲载体。媒体融合了戏曲唱片、戏曲电影、电视戏曲等海量的信息资源,戏曲门户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拓展了传统戏曲的传播空间,观众可随时利用互联网资源跨时空欣赏经典剧作,构成了对戏曲剧场演出美学效果的有益补充。

德迅网 » 从舞台到银幕 戏曲人的“电影梦”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