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和消法之下,这些明显违法、饱受诟病的APP自动续费“黑洞”,为何仍在“吞”金?潜规则何时打破?
手机APP运营商的小算盘打得足够精明。尽管在毫不知情或稀里糊涂的情况下被扣了钱,但因扣费方式隐蔽、涉及金额小、维权成本高等,多数消费者怕麻烦不愿较真。十块八块的费用对个人来说不算多,但众多用户被扣的费用加在一起却相当可观,运营商挣的就是这个钱,俗称“薅羊毛”。曾经,一些电信运营商也没少使过这种伎俩,屡试不爽,现在APP运营商又如法炮制。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在信用时代加速到来、公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信用应成为商家的生命和灵魂,若APP运营商抱着侥幸心理行不义之事、发不义之财,肆意违反市场交易最基本、最重要的诚信原则,将消费者合法权益弃之不顾,必将付出沉重代价,用“自掘坟墓”一词形容也不为过。
手机APP在付费充值中玩套路、设陷阱,实际上是利用消费者的信息弱势地位和消极维权的心理,达到误导、强制、欺诈消费的非法目的。对此,工商、网信、消保等部门或单位,要承担起监管责任,畅通投诉渠道,降低维权成本,方便和鼓励消费者积极维权,同时加大惩处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真正让屡罚不改的APP运营商寸步难行。
手机APP扣费乱象由来已久,明里暗里的“黑洞”没少坑人。随着公众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这些敛财小伎俩注定会以失败告终。这也提醒我们,别一味忍气吞声,该较真时就要较真,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才是正解。 (陈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