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地球、生命与人类的“警世恒言”

地球、生命与人类的“警世恒言”

起源:万物大历史(资料图)

近段时间,宇宙“黑洞”的照片首次公开之后,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在内心深处,人类始终对浩瀚宇宙抱以无边的想象。地球在宇宙中,就如同手中的一颗黄豆,而人在地球上,也只是一粒尘埃。

这些年来,从宇宙、地球与环境的多重维度研究历史,成为一种风潮。大历史叙事作为炙手可热的“显学”,备受学界追捧。众多“大历史”著作中,《起源:万物大历史》有沉甸甸的分量。

现年75岁的本书作者大卫·克里斯蒂安教授,早年获得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是“大历史”(Big History)学派创始人,国际大历史协会创会主席。除了本书之外,其出版的《时间地图》《极简人类史》等系列著作,深刻影响了大众读者对人类历史的全新“发现”。

人类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不少“狂妄”的观点,比如:地球是宇宙的主宰、天大地大人最大等。但在浩渺的宇宙和漫长的时间面前,地球上的万物,不仅渺小,且是瞬间的过客。尤其是关于时间尺度,大历史有一个绝妙的类比:如果把130亿年当成13年,那么宇宙大爆炸就发生在13年前,恐龙大约在3个星期前灭绝,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城市大约出现在3分钟以前,人口到达70亿和互联网普及,只不过是最后1秒钟的事。

《起源:万物大历史》一书,旨在突破人类中心论,从138亿年前宇宙诞生讲起,涵括万事万物。宇宙大爆炸、恒星开始闪耀、恒星濒死后新元素产生、太阳及太阳系形成、地球上出现生命、微生物和大型生物、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等等一一呈现。书中,作者用一半的篇幅,精彩演绎万物的来龙去脉,这是不多见的。作者融通科学与人文,汇集基于数十门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的众多见解,用无边界的融通知识,编织了一幅贯通宇宙万物的演化全图,为处于全球化时代的我们提供智慧的指引。

本书作为自然历史与人文交融的科普之书,在兼顾生动性、可读性的同时,还试图阐释新认识和新观点。宇宙是什么?书中认为,宇宙就是能量,物质由能量构成,它催生万物。人类的实践从本质上讲,就是获取能量并利用它改变周围的环境,进而改变人类的进化。能量支撑科技,发动战争,也催生文明。如今的化石燃料革命面临新的创新,能量的进步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旋律。同时,能量引发变革,信息指引变革的方向。宇宙中的一切变化都是信息,它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构成及演变的奥秘。信息与能量一起在人类历次重大的文明进步中扮演主角。信息可以代代相传,人类会创造和分享越来越多的信息,并利用信息求得更大更多的能量和资源。进入现代社会,新信息使人类拥有强大的科技能力,让我们有能力利用化石燃料,将世界联成一体。

人类对于神秘宇宙的了解,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其实就是冰山一角,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发现依然“在路上”。对于人类生命起源的求索,尽管有了粗略的线条,但依然不够清晰。仰望星空或者回望过往,自然世界依然扑朔迷离。在地球生态环境面前,人类其实就是弱不禁风的小草,维系人类与万物和谐共生的环境若被践踏,人类文明将毫无意义可言。对于当前的人类而言,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是:呵护地球生态环境,合理开采自然资源,同时加快科技进度,寻找并利用新能源。全球各地的人们应当共同秉持保护地球、守护绿色的价值观念。

对石油、矿产等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当前已经处于历史峰值,有人担忧地说过,两百年甚至一百年之后,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会不可挽回地枯竭。现在珍惜并节约自然资源,其实是为下一代的生存留出后路。当务之急就是科技界要加快脚步、开足马力,寻找和研发新能源。冷静地想一想:几十年之后,若在新能源大规模利用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突破,那我们的后代会不会真的像《流浪地球》所预言的那样,悲苦浪迹宇宙?

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宇宙与地球万物的历史,最后的落脚点,其实是启迪人类要理性地认识自我,在建设宜居地球的未来之路上,付出有诚意的行动。当然,我们要乐观地看到,地球从46亿年前诞生至今,一路走过沧桑,历经无数坎坷,坚韧地哺育自然万物、人类及其文明。从这个层面上讲,地球这颗蓝色星球,在宇宙中依然璀璨而伟大。

德迅网 » 地球、生命与人类的“警世恒言”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