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甘州区龙渠乡:“

甘州区龙渠乡:“

  行走在乡村道路,映入眼帘的各式墙面标语和墙画常常引人瞩目,成为乡村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40年来,与改革开放进程一样风云变幻的,还有农村这面墙,农村墙头标语的变化,反映了时势动态,浓缩了社会发展,见证了时代变迁。今年60岁的张新榴是甘州区龙渠乡文化站站长,1977年参加工作的时候,是一位农村民办教师,后来做了乡镇电影放映员,再后来就到了乡上的文化站工作。由于有书画方面的特长,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张新榴在乡间地头书写了30多年的标语,是农村墙头标语变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说:“以前,在农户院落外墙、果园围墙、村委会等地方,只要有一面平整且距离较长的墙体,基本都是标语的‘落脚地’,那时候的标语几乎都是手写的。”每条不同字体不同字号的标语背后,书写的都是时代的风采。

“站”在墙上的历史

甘州区龙渠乡:“

  标语是时代的一面镜子,是“站”在墙上的历史。据张站长介绍,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墙头上写的最多的就是计划生育和发展经济、发展教育的标语,其中,计划生育标语成为了人们的集体记忆。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好”等标语长时期、不间断地强力宣传,这些标语在墙上存留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在他的印象中,关于计划生育的标语也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如今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推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等鼓励二孩生育的标语也时常可见。墙面计生标语的变化,反映了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和政策变迁。

  除了计划生育,农村墙头标语更多的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个个具体体现。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些被印在农村墙上的标语,无一不成为历史的记录。其中为倡导改善农村道路、发展经济的标语——“要致富先修路”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口号。

既有“颜值”又有“气质”

甘州区龙渠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商业广告涌入农村,图文并茂的广告宣传语成为农村墙面的一大亮点。农村公路两侧只要有房屋的,墙上大半都绘有广告,从各类农资到家用电器、医疗服务、汽车房子、互联网等,农民生产生活有需要的,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进入新世纪,一股股惠农政策的春风吹进乡村,“农民种地、政府贴钱”等标语口号也被刷上了墙,深入人心。

  即使到现在,农村“这面墙”还是国家政策的重要宣传传播方式。只是随着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标语的印刷方式已经由先进的机器喷绘等方式替代了原来的手写。“字”也不再是农村墙头的唯一元素,一幅幅手绘画、一条条印刷标语、一块块喷绘版面……让农村墙头逐渐变得既有“颜值”又有“气质”,农村这面墙以百姓更加乐于接受的方式润物无声地继续履行使命。在龙渠乡中心学校、白城村、水源村等地,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丽乡村、脱贫攻坚、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禁毒等主要内容的一幅幅墙画和宣传版面,成了新时代农村工作的“集散地”。还有不少村社采取图画、诗词、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经典国学、道德文化、健康养生等内容“搬到”了墙上。

“内容丰富形式多元”

甘州区龙渠乡:“

  如今,张站长快要退休了,他说:“无论是哪种形式,这些标语起到的是一种教化人心、营造氛围的作用,传统道德和乡风文明的提倡,让农村这面墙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元。日子越过越美,农村这面墙也越来越好看,有墙的地方就有政府在,老百姓喜欢看,看了心里有底儿。”在信息传播手段日趋多样的今天,作为一种最经济、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墙面标语仍将“活”在我们的视线中,持续见证每个时代的变迁。(张雪梅)

德迅网 » 甘州区龙渠乡:“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