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乡村现诅咒式标语

“乱搭乱建,全家短命”“粪堆草堆不迁走,后辈子孙不如狗”“人畜不分居,又无子孙又无妻”……这是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补木村几辆小车上张贴的“诅咒式”环保宣传标语。墨红镇政府党政办唐姓主任10月22日告诉记者,此标语为补木村村干部自行制作,张贴在村干部的私车车身,被发现后已进行清理;相关部门也批评教育了相关人员。

(10月23日澎湃新闻网)

诅咒式标语是一种“不文明”

据悉,当地村干部贴出诅咒式标语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当地正在致力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工作,但一些村民不仅不配合还冷嘲热讽,于是村干部迫不得已想出了这种办法。不管这做法是否管用,但明显的是,如此充满诅咒意味的骂街式公共标语,既悖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与现代法治理念背道而驰,本来就是一种不文明,不仅无助于增进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进一步激化矛盾。

其实,公共空间中的诅咒式标语,并不鲜见。一定程度上,它是特定年代中某种治理文化的延续,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推崇治理现代化的今天,这样的标语已经越发显得格格不入,并沦为笑料,理应得到彻底的净化。各级政府部门也该以身作则,为基层单位和部门做好积极的示范,别再让各种恶俗、粗鄙的公共标语来污染公共空间,更要坚信,只有以文明、法治的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促进移风易俗,才是最根本最长久的办法。

郑婷影

社会治理需与文明接轨

以辱骂他人方式来促进治理,这不仅不利于工作,更会带来反效果。如今的社会,是提倡与文明接轨、遵守秩序的社会,公共事务工作的管理要得到有效治理,既需要依靠法,也需要依靠文明之礼。管理者既要公民遵纪守法,那自己亦必定要有文明素养,更意味着对道德规范的恪守。要知道,遵纪守法与文明行为的塑造既需要个人的道德自觉,也离不开外部的引导与约束。

提升文明素养,需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群体与社会的关系。伴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时下的共治共享社会格局已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要善于运用让人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管理,以辱骂方式促进文明,只会让人觉得只是“发烂渣”,并不可取。

吴奕镇

谨防“村官”德不配位

这起诅咒式标语的事件,遭到人们“口伐笔诛”,自在情理之中。然透过这起事件,其背后暴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村官”官德何在?工作受阻有气,就贴标语诅咒来解气,岂不知哪一个村干部不是村民投票推选上去的,不是村民信任和支持的结果?

古有“伯乐相马”,以德才兼备者为最佳。实际中,德才往往如熊掌和鱼般不可兼得也,到底以德为先还是唯才是举?当然要以德为先。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德不配位,即是如此。若一人德行无法承载他的职位时,势必会生出祸端,即便其事业成功亦无法持久。“村官”身处最基层,与村民打交道最多,也时时刻刻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外在形象,更应谨防德不配位,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村官”选拔上来,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

张涛



-------------------------------------------------------------------------
河源新闻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商务合作联系网站管理员(QQ/微信:10117807)
-------------------------------------------------------------------------

德迅网 » 乡村现诅咒式标语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