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三个草根的励志书

  励志类图书的市场在不经意间一分为二。

  在各大综合类书店,励志类图书随处可见,从名人传记到富商发家史,这类图书一直是销量排行榜上的常客。然而,一些“非著名作家”以个人经历为蓝本写就“励志书”在最近几年也悄然出现,而且在不经意间已经划走了一部分市场。

  “这很正常。”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于奎潮认为,“比之"难以复制"的大人物成功经历,平凡人写书说自己的事,读者更有认同感。”

  从网帖到出版

  “低分女”的成长记录

  ……从小学到高中,我就没拿过100分,没拿过三好,没拿过奖学金,没受到老师的喜爱……而且,在高中的时候,父母大战愈发恶劣,导致我当时特别叛逆,我记得我当时最喜欢说的话就是:你们赶紧离婚吧!我看你们吵架,心烦!我的小学生活,都是在沉默、腼腆和害羞中度过的,至今我记得非常清楚的一幕就是,早上我上课迟到了,被一个女老师拎到讲台,劈头盖脸地骂,其中有一句就是:“你个狐狸精,从小就这么懒散,以后肯定是个勾人的货色!”我记得当时是三年级,我在讲台旁泪流满面,真心不晓得我哪里触动了那个老师的神经,当时我永远记住了,那个女老师姓严,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田鸡眼。”

  节选自《低分女成长记》

  《低分女成长记》,是Aisa最初给帖子起的名字,这个江苏宜兴女孩从去年春节开始在网上连载,最初的想法,只是“随便写写”。

  “当时放假嘛,没事做的时候很无聊,就开始敲字了,随便写写自己这些年的经历。”Aisa说,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个帖子最后居然写了近30万字。“连我自己也很惊讶。”这个年轻的女孩表情夸张。

  发这个帖以前,Aisa已经在西祠热版“婚后空间”里,混迹了好几年,算是版里的一个“熟人”。但用她的话说,“在那都是聊天、灌水、插科打诨。”像这么认真地写一个帖子,对她来说,是第一次。

  Aisa说,从小她的成绩就不好,也从来不受老师青睐,所以把自己称为“低分女”。不过,低分女却有一股不服输的牛劲,这股牛劲让她从民办专科毕业后,凭自己的实力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再一路打拼、跳槽,一直到成为法国这家企业里成功的销售人员。现在,这股牛劲又支撑她写下去。“前后只用了一个月左右。”Aisa自称“拼命型写手”,近30万字“一口气码完”。

  她当然没想到,这帖子会火起来。

  “当初是一个很出名"网友自曝"事件。”一位“婚后空间”版的网友说,起初看帖子的网友是版里的熟人,渐渐的,这个帖子被传播到了更远方。从Aisa开始动笔,到“低分女成长记”最终完成,帖子的点击率超过了20万,跟帖近5000条。“这就是我们的80年代”“写的也是我的青春”,这样的回复随处可见。不少网友看得激动不已、欲罢不能。为了及时看到网帖更新,很多人甚至晚上舍不得睡觉,周末舍不得出门,趴在电脑前,一遍一遍地刷新网页。帖子里励志的经历,加上俏皮的文风,更让Aisa一举成为“网络红人”。

  这一“追帖风暴”,同样引起了出版商的注意。他们在“挖帖”的过程中,发现了“低分女”,并看到了商机。从今年3月到6月,几家出版商同时找到Aisa,令她感到十分惊讶。

  “我想,也许可以出版看看,也算多一项人生经历。”交出的稿子,内容没有变化,但考虑到怕被“人肉”、怕得罪人,在出版前,Aisa还是对文中人物和地方的名字,稍作了更改。今年6月,这本定位青春的励志书,正式在北京、南京等地上架。书名最终定为,《年轻,我们伤得起》。

  作为一个“非著名作家”,Aisa原本不打算做签售活动,没想到,“婚后空间”的版友们却一直要求见一见“我们的作家”。不得已,Aisa只好一遍遍给自己鼓劲,敲定了本月27日来南京做签售的计划。

  不过,她显然还没把自己看成一个“作家”。“我真的是无心插柳,”如今再回想自己的出书经历,Aisa还是觉得挺惊奇,“大家爱看,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我是他们身边熟悉的人,他们能在我身上,看到自己的生活。”至于书籍的销量,Aisa没有过高期待,“能引起一些人的共鸣,就够了。”

  多次跳槽之后

  凤凰男讲述“职场秘密”

  ……每个礼拜,我拿着家里给的不多的生活费,到县城那个破院子,我期望成为一名优秀修理工的地方,鬼胡鬼地学技术,打麻将,有时候赢点有时候输点,赢的时候请人吃饭,输的时候连馒头都没得啃。有一次,我爸去给我交学费,我也没什么好招待他的,就买了筒挂面下清水面给他吃,什么内容都没有的纯正清水面。那一刻,我知道我错了,我不应该上这个职高,我知道修理工不是我要的生活,我要上学,我要考大学。盛上来的面条里,我确信有半碗是我的眼泪。现在打这段字,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地往下掉,几度哽咽,复杂的感情非文字所能形容。 ……我的父母都是文盲,都是从庄稼里刨饭吃的主,我上学意味着他们的担子会更重,我知道此时是需要耍心眼的。到家,高堂都在,坐着的,我啪一声跪下来,哭啊,不说话,光哭不说话,打死我也不说。等到他们惊慌失措不知道我这个毛娃子发生什么天灾人祸的时候,我说我错了,我想读书,我要上高中,还不忘吹牛皮,我还要考大学就当是给他们个念想。感谢我的父母,他们可能吃了不识字的苦太多,居然同意我复读了。于是,你看,冉冉朝阳中,有个骚年在勤思苦想;暮暮夕阳后,有个骚年在奋笔疾书;烈烈太阳下,骚年也在插秧种庄稼给别人吃。到了中考头天下午,楼主从秧田里上来,洗洗脚,骑上车,奔赴考场。”

  《凤凰男成长记》节选

  “当年我也是追着"低分女",每天等更新的。”淮安小伙孔铭(化名)笑着说,在听说“低分女成长记”出版的时候,他也打定主意,给自己也写一本书。

  于是,今年7月,孔铭的励志书也诞生了。

  “我出生的时候是70年代中期,缺衣少食,还是苏北农村,可以想象有多困难,有印象的是家里常把几粒米包在布袋里放锅里煮,这就算是我的额外福利。”文章开头的几句话,就让网友替孔铭打上了“凤凰男”的标签,孔铭对此毫不在意,反而把未起名的文章起名为“凤凰男成长记”。

  “我毫不讳言我的过去。”孔铭说,他的父母都是种地的,他自己毕业于湖南的一个二本学校,本想继续读研究生,但考研失败,只能选择找工作。

  初到南京时,孔铭在五台山办的一场招聘会上,最终得到一个国企的车间岗位。当时,乡亲们羡慕他,只有他自己记得,这份工作,让他经历了什么。“最"毒"车间、累死人的三班倒制度,以及差点被拉丝机“斩断”的惊险,这些我都闯过去了。最后却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败下阵来。”孔铭说,这些都是他打算写在文章里的。

  决定放弃的孔铭转行做了销售,却因为业绩平平不得不再次辞职。

  “我又考了研,又失败了。”孔铭说,也许是经历多了,他的神经变得坚韧,他很快接受了这个残酷事实,再一次来到人才市场。这一次,他获得了一家台资企业的采购工作。

  在这家企业一年的采购经验,奠定了孔铭未来的道路。同时,在从此开始的3年时间里,他还利用下班时间,完成了南京大学的MBA课程。 “要么不跳,要跳就跳得精彩。”

#p#分页标题#e#

  一年后,孔铭再度跳槽,第3家,是个欧洲企业。“老外多,里面的员工也牛,清华的三个,交大的两个,南大的一个,工人都要大专毕业;产品也厉害,不带吹的,拿现金都不卖,得找大领导批条子。”在这家企业里,孔铭遇到了自己的“伯乐”部门老板。一来,老板欣赏孔铭的低调与上进,二来,他的经历和孔铭很相似。他和孔铭惺惺相惜,并成为了教授孔铭“办公室政治”的“启蒙老师”。两年后,因为部门合并,孔铭成为采购部负责人。

  又过了3年,孔铭觉得,“该学会的都学会了”,有了“跳槽的本钱”,再度选择离开。从一家世界500强英企,到美国一家名声赫赫的大型跨国企业,最终,他正式成为这家美国企业的英国工厂采购经理,以及美国、爱尔兰、英国三个工厂的中国区采购负责人。

  “在外企,都是老外管中国人,而我,却是中国人管老外。” 去年,孔铭决定单飞,如今自己成了老板。他的名片上,印着全英文的公司名称和职位。

  利用出差期间断断续续的时间,孔铭将自己的经历“连载”在网上,很快就吸引了数十万网友的关注。有人折服,有人感慨,有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笑中带泪。”一位网友说。

  “出版?暂时没想过。”孔铭说,他的文章下周内即将完结,尽管他也为网友的热烈关注,而感到兴奋和骄傲,但是,他并没有将文章出版成书这样的“远大目标”。“只是自己写着好玩,”他说,“一给自己做回忆,二给其他人做激励。”

  从“土妞”到“金融女”

  正能量来指点方向

  ……在这个到处都充斥着浓烈产品气味的车间,吃饭是件痛苦的事情,无处可躲,理论上我们可以轮换着到更衣室吃饭,更衣室远离生产线,理论上味道要小一些,但是实际情况是更衣室挂着女工们换下来的工作服,工作鞋,有些人的衣服上面沾了生产原料,也不及时清洗,暖气管道旁边常年晾着几条花内裤,而且还有不自觉的人在更衣室旁边的浴室小便,整间更衣室只有两个小小的气窗,这里的味道比岗位上还让人难以忍受……每个夜里挣扎着起来的滋味真的很痛苦,尤其是大冬天的,大家都在暖暖的被窝里甜甜的睡着,而我要赶紧爬起来,穿上衣服骑着车,穿过黑乎乎的厂区,到了车间,来到更衣室,把衣服从里到外脱下来,再从里到外穿上工作服,然后出去在昏暗的空地上开班前会,然后去岗位接班。黑夜里,一群穿着破烂,脸色灰暗的人们,穿过明亮的灯光,隆隆的设备声音,刺鼻恶心的气味,拖着无奈的步伐走向自己的岗位。这个画面,多年之后依然会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常常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经历过这样的生活。”

  《一路正能量》节选

  韩露(化名)今年34岁,她是从今年6月底,开始在网上发帖的。

  跟Aisa和孔铭一样,这篇已经写了6万多字的帖子,同样记述了韩露自己的经历,看着如今衣着光鲜的她,让人很难想象她曾经在小县城做三班倒的化工厂女工。

  从女工到都市里独当一面的责编,再到大型企业的核心人物。韩露笑称这是16年“奋斗史”。

  这16年的经历,让她觉得,“比同龄人更成熟”。和孔铭类似,韩露也出生于苏北的一个小县城,中专毕业后,来到当地一家化工企业工作。

  韩露所在的,是全厂效益最好的车间,同时,也是最毒的车间生产硝基类苯类化工产品。“车间方园一公里内,常年弥漫着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味道。”后来,她也曾被借调到蒸汽车间过,那里的主要工作是烧锅炉,车间到处都是煤,工人的手指全是黑的,摸摸鼻孔,也是黑的。毒和脏,并不是最苦的。

  “机器24小时开着,就得24小时干,一茬一茬地换人而已。”因为是三班倒,每隔约一周,韩露就要上3天的夜班,从夜里12点到第二天上午8点。“熬到凌晨三四点的时候就觉得困得难受,强忍着不睡,一会儿之后就开始头晕恶心,就这样一直难受到下班。”至今她都认为,三班倒对人的生物钟是个残忍的折磨。

  “但最苦的不是自己努力奋斗,而是没有方向。”韩露说。尽管她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助理会计师证书,并通过了成人自考。但这么长时间待在厂里,她觉得,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是脱离社会的,“人变得胆小,懦弱,充满惰性。”

  2001年,揣着自己的各种证书,韩露来到南京。在恶补了几个月的电脑知识后,她找到了一家传媒公司的南京分公司。因为写作功底好、反应快,在经过一番“考察”后,她被留了下来,从零学起,做起了责任编辑。

  “外地的小姑娘,怕被别人嫌弃,什么累活、苦活、没人干的活,都争着干。”在这个岗位上,韩露干了8年。她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钱不是好挣的,吃过多少苦,只有我自己心里知道。”韩露说,某一个晚上,她干脆蹲在路边,和同事抱头痛哭,“痛快极了。”

  2009年,南京分公司集体搬往上海,当时韩露正好怀孕,她干脆辞了职,留在家里生产、带孩子。 2011年,韩露再次“出山”,并顺利找到了一份企划的工作。一年后,她调入董事会工作,负责协调董事会的工作、企业形象宣传,同时参与进上市计划等等。也就是说,如今的她,已经参与进了企业最核心的工作 。

  尽管韩露的帖子还没有“连载”完,但她的忠实“粉丝”,一点不比孔铭的少。很多人看着,就想到了自己的过去;而更多的人则说,“在最迷茫的时候,看到了激励。”因此,他们也把韩露的帖子,称为“一路正能量”。

  对此,韩露有点“受宠若惊”,“我只想告诉大家,学会珍惜当下的一切。”

  目前,她的文章已写了6万多字,完成了一半。最近,已经有出版商和她联系,洽谈出版事宜。韩露说,如果有这样的机缘,她可能会考虑出版,“希望给更多的在底层打拼的年轻人以启示。”如今的韩露笑起来云淡风清。

  每个人都可以

  写作“励志书”

  [业内人士]

  每个人都可以

  写作“励志书”

#p#分页标题#e#

  “励志书,其实就是能够提供某种人生、事业、成长的参照价值的书籍。有的是某个专业专家、名人撰写,有的则是普通人现身说法。”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于奎潮认为,从Aisa,到她的两名“后继者”,他们的文章会受到网友如此热烈的追捧,并不奇怪。 “越来越多的人有自我表达的需要,而通过网络,人人都找得到发表的渠道。”

  “平凡人说自己的事,更容易给读者增加认同感。”江苏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于奎潮认为,平常人的生活经历,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更接地气。读者之所以爱看,其中的秘密,是人们对于“真”的需求,“真实永远是有力量的。”此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是“切近”:由于“切近”,所以有可参照性。“太成功的人士,固然有励志性,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毕竟显得高不可攀,有多少人可以成为马云,柳传志,潘石屹?”在于奎潮看来,人们固然需要有宏大抱负,但是也需要面对现实,而由和自己相差不多的“小人物”写自己的成功故事,传授人生经验,则没有那种“隔膜感”,这正是这些书或网帖受热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于奎潮认为,事实上,只要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在某一个方面有心得、有体会、经历过实践的检验,加上有写作能力,每个人都可以写作“励志书”。特别是对70后和80初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历经坎坷、达到事业巅峰,因此更有抒发人生的欲望。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种由“草根”出身的作者现身说法,更有说服力、启发性和可参照性,因此他们也更喜欢阅读。但是,由于一些写作者的经验和思考不足以支撑一本书,或者不具备驾驭长篇写作的功力,使得作为专著出版的“草根”励志书籍,还较为少见。

  能否成为市场热点

  仍难预测

  至于此类励志书,是否会形成一个新的出版热点,于奎潮表示,不好妄测。“出版此类图书,对出版人的眼光和能力都是一大考验。”他指出,毕竟此类选题,不像名人那样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也不具备那么高的可信度,因此,如何选准作者、选准文稿,同时通过有力的手段,将此类图书推到读者面前,从营销上来说,有很大的难度。而做这些图书时,从设计包装、文案宣传等各方面,都要体现出草根性。与此同时,于奎潮也表达出自己对励志书的看法。“对于别人的励志故事、成功经历,该怎么看,需要遵循多少,值得读者思考。”他认为,全信书,不如不信书,对任何的励志书,都不能“迷信”,不能亦步亦趋照着做,“一本书里有那么几处能给自己以触动、启发,也就值得了。”

德迅网 » 三个草根的励志书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