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胡正寰院士应邀带来“励志成才”主题演讲

今年7月,由北京科技大学主办、人民网协办的“科普中国讲座”邀请我国轴类零件轧制技术公认的主要开创人、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正寰教授,在北科大教职工礼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以“励志成才”为主题的讲座。

胡正寰院士应邀带来“励志成才”主题演讲

工作人员为讲座做准备。(黄晓敏 摄)

考虑到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胡院士结合自身的工作将今天的报告概括为个人成长经历、所从事的零件轧制技术的简要介绍以及关于人生的体会与思考三方面,并分享了关于青少年励志成才的心得。

首先,在介绍个人经历时,胡院士讲道:“1952年正值建国之初,国家要搞经济建设,离不开钢铁,于是我选择了钢铁专业,意在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胡正寰院士也由此成为了北京科技大学(时称北京钢铁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已近六十年,他也因此笑称自己“祖籍在湖北武汉,出生于哈尔滨,工作在北京”。

胡正寰院士应邀带来“励志成才”主题演讲

胡院士介绍零件轧制技术。(黄晓敏 摄)

随后,胡院士谈到自己关于零件轧制技术的研究经历。胡院士秉承着“敢想敢做”的信念,在国际上没有范例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将项目转化为生产力,把这项无噪音、模具寿命高的高效绿色轴类零件轧制技术从实验室带到了生产线。回忆起这项技术的研发过程,胡院士表示,其实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以生产电力金具球头为例,胡院士从1958年开始研究这项技术,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实验室里将理论转化为成果,然而当这项技术真正应用于工厂中的生产线时,却出现了因模具寿命不长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但是胡院士没有放弃,他在实验室又奋斗了近十年,终于,我国第一条轧制钢球的生产线在包头投入使用。经过五十多年的研发与不断改良创新,由胡院士所带领的团队的零件轧制技术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的27个省市推广了300多条生产线,向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输出了18条生产线。

最后,胡院士还分享了几点他关于人生的体会。他说:“人一定要有追求,在国家社会层面上说要追求好的教育和环境,而对于个体来说,就要将对社会做出贡献作为自己的追求,要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国家的进步。”在第一条轧制钢球的生产线投入生产后,胡院士经常辗转于各地,致力于将这项技术转换成生产力,对社会和企业做出贡献。胡院士说,将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对社会做出贡献,这种追求是非常高尚的。同时他也提到团队精神、注重实践和健康生活,这些将使得同学们在成才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和扎实。

励志成才报告结束后,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受益匪浅,纷纷表示要向胡院士学习,成为有追求的青年人,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上发光发热。

胡正寰院士应邀带来“励志成才”主题演讲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黄晓敏 摄)

“科普中国讲座”由中国科协和人民网联合主办,定期邀请国内科学领域专家莅临讲堂,与社区居民,中学生以及大学生等进行科技前沿成果分享。本活动旨在全民中普及科学常识,领略科学技术魅力,促进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技术的良好风气。(谭路)

(责编:王珂园(实习生)、张希)

姐的欢喜 » 胡正寰院士应邀带来“励志成才”主题演讲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