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

生育问题

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部分地解释发达国家的低出生率和发展中国家的高出生率问题。在发达国家,随着较多的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及家庭收入的增加,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现象:出生率在下降。很久以前,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收入增加会刺激对孩子的生育。贝克尔的分析增加了—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决定人口增长的因素不仅仅是收入水平,还决定于孩子的相对“价格”。抚育孩子的完全成本不但取决于所承担的直接花费,还取决于家长们所蒙受的机会成本,这些机会成本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特别是随着母亲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结果我们看到在发达国家中,伴随着经济增长而产生了反对生育孩子的趋向。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特别是在那些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贫穷国家里,孩子却代表了直接的劳动投入,他们的父母把他们看成是相当有价值的劳动力来源,而且这些国家的劳动工资普遍很低,也使得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始终维持在—个较低的水平上,因此导致了人口的过度增长。反之,在发达国家里,增加的孩子的“价格”是较高的,因为孩子对于他们的父母而言不仅没有作为直接劳动投入的价值,而且父母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也很高,父母们因此不愿意增加生育孩子的数量,而是在教育、住房以及其他物品上增加支出,以提高他们和其现有孩子的生活质量。
这一点对我国的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政策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因为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对孩子的人力资本的投入需求会增加更多,结果是家庭会减少对孩子数目的需求,而增加对每一个孩子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所以说。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是减少人口数量的一种可能的途径,同时计划生育部门应加强对父母们的教育,大力宣传对儿童人力投资的好处和方法,这也有利于广大的家庭选择少生优生。
婚姻问题

除此之外,婚姻还提供了一种机会来让双方能从劳动和分工的专业化中享受所得到的经济挣得。只要配偶之问的技能存在差异性,丈夫和妻子从专业化分工和交易中能获得的收益就会是潜在巨大的。因此,经济学家建议人们在寻找伴侣时,最好在生产方面负向搭配,在生活方面正向搭配。例如,具有市场生产相对优势的人最好找具有家庭生产相对优势的人结婚,这样将促进家庭的专业分工,达到较大的家庭产出:相反在消费方面,夫妻双方具有相同的志趣爱好才有利于增加家庭的快乐,进而增加婚姻的所得,最大化婚姻的正效用。但是与婚姻相关的还有—个“搜寻成本”的问题,由于在婚姻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和掌握信息不充分等问题,使得一部分人在寻找合意伴侣的过程中感到搜寻成本过高,而对婚姻失去信心甚至望而止步,于是选择保持单身;同样也是由于搜寻成本过高,导致更多的人们可能更容易与在生产方面正向搭配(具有同样生产特征) 在生活方面负向搭配(具有不同消费情趣)的人结婚,结果降低了婚姻的质量,这也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见到的最普遍的现象。
用家庭经济学的婚姻理论还可以解释,现代社会结婚率减少和离婚率增加的可能原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妇女的解放,大大减轻了社会对妇女在工作中所受的歧视,愈来愈多的妇女成了工程师、律师和医生,在市场的许多领域,已把教育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机会扩展到妇女身上。结果,男女之间的劳动技能差距越来越小。随着劳动技能越来越相似,使得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从而由原来的婚姻组织结构而形成的男女之间的专业化和交易的经济挣得明显地越来越少了。对婚姻所得的期望和婚姻现实之间的差异是离婚的重要因素,如不考虑个人的其他因素,单纯从经济层面上看,家庭婚姻挣得的减少将导致结婚率减少和离婚率增加,这一点可以从许多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近些年的实际社会情况那里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
劳务分工

家庭生产是指家庭内部的物质产品生产,市场工作是指家庭外部的市场产品生产,这些生产活动都需要家庭付出可支配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时间资源,产生的收益主要是货币收入;闲暇是另一种家庭生产活动,是一种直接生产满足的方式,它能满足家庭成员享受的需要。工作与闲暇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单纯的闲暇必定是对工作收入的放弃。如果工作时间的价值高,家庭则会增加对工作时间的分配;反之,则会增加对闲暇时间的分配,直至边际工作与边际闲暇的时问价值相等时为止。当工资率上升时,意味着每一小时的工作会换来更多的商品,家庭就会倾向于增加市场工作时间,减少家务工作时间,同时闲暇相对来说也变得更昂贵,于是家庭倾向于消费较少的闲暇,用更多的时间来工作获得更多收入。在工作时间的分配上也是一样,如果面向市场工作的时问价值高,家庭就会向市场增加提供劳动力要素;反之,则会增加家庭内部的工作时间、为自己服务。再就是家务内部劳动如何分工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家务劳动的分工应本着相对优势的原则:市场生产率高的一方应把工作时问全部用于市场工作;而家庭生产率高的就把时问全部用于家务劳动。这样,家庭可以得到最大量的物品和闲暇,从而获得效用的最大满足,增加家庭福利。就业是家庭获得收入的主要途径,家庭有权利选择就业或不就业、什么时候就业,用多少时间去工作以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也就是说家庭通过把有限的时问在市场活动、家务劳动与娱乐闲暇之问进行有效地分配,以达到最大的满足。
结语 家庭作为一个综合经济行为主体,根据时间价值的波动,可以对家庭生产、家庭消费、家庭决策作出理性的安排,以实现家庭幸福最大化为最终目标。但是没有一位经济学家(包括贝克尔本人)会认为在解释社会现象时,经济学是惟一的或中心的要素,当代微观经济学只是从某些侧面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洞察力,补充了其他社会科学的不足,它最终也不过是一种分析问题时可利用的方法,给后来的经济研究者f门打开了一扇特别的窗户,开启了一种新思路。
相关词条
比较经济学 |
保险经济学 |
产业经济学 |
畜牧业经济学 |
传媒经济学 |
供应链物流学 |
第三方物流学 |
灯塔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福利经济学 |
服务经济学 |
分销物流学 |
风险经济学 |
法律经济学 |
房地产经济学 |
非稀缺经济学 |
房地产金融 |
公共经济学 |
规模经济学 |
管理经济学 |
经济社会学 |
家庭经济学 |
气象经济学 |
税收学 |
质量经济学 |
2,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5-3-23/630675.shtml
3,http://bbs.sanxia.net.cn/viewthread.php?tid=31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