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解体以及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加强,货币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国际金融领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区域性货币组织。但从货币一体化程度来看,成效最大的要数欧洲货币一体化。
基本特征 所谓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为了货币金融合作而组成的货币联盟,这种货币联盟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汇率的统一,即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的汇率政策,对外则逐步实现统一的汇率;二是货币的统一。
单一货币

一是西非经济货币联盟8国统一使用的西非法郎;
二是中非经济与货币共同体6国统一使用的中非法郎;这两个区域均属原非洲法郎区(15国)。
三是欧盟25国中12个成员国统一使用的欧元。自诞生以来,欧元的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地增强,且在继续“东扩”。
除了上述三个单一货币外,美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它的势力范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在美洲及美洲以外的地区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国家。
亚元的构想便是在这样一种区域货币一体化的氛围之中催生的。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过后,为了稳定亚洲的货币环境,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提出了在东亚建立“亚元”货币区的构想。近年来,在东盟及10+3机制框架内,为达成这一目标,人们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潮流

西欧率先完成货币统一,欧洲统一货币经过四十年的酝酿,终于启动,从而开人类之先河。在这四十年里,欧洲统一货币经过了无数坎坷,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经验,也有教训,但终于问世了。欧元启动后,与欧盟存在密切贸易关系的国家很快会使用欧元计价,这些国家主要集中在中欧、东欧和中东、北非地区。
欧元启动以后,美国为迎接欧元的挑战,可能会调整美国现有的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可能上升为北美货币联盟的中央银行,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中央银行成为北美中央银行的分支机构,三国共同承担中央银行维护物价稳定的职责,至于北美货币联盟的单一货币可能是北美美元。其面额应与美元一致,这就能将以前用美元计价的债权债务转化为用共同货币计价,同时在北美美元与加拿大元和墨西哥比索之间应维持一事实上程度的固定汇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洲的其他国家如智利可能会逐步加入北美货币联盟。
欧元产生后,日本将加快日元国际化进程。尽管目前美元在亚太地区仍是官方外汇储备、国际贸易计价清算的主要货币,但近年来美元的持续贬值使日元在该地区的地位日趋上升。同时,日本当局有意识地推进“亚洲日元通货圈”战略,以主动适应国际货币区域化的趋势,并力争在其中争得一席之地。其表现之一,就是日本近几年来向亚洲各国提供了大量日元贷款,据统计,截止1994年底日元贷款已突破了8万亿日元,超过世界银行贷款的40%,是亚洲开发银行等4家地区开发银行的贷款余额的总和。
阿根廷经济学会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欧元的诞生将有力地促进由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组成的南方共同市场货币一体化进程。报告强调,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国家经贸关系密切,欧元投入流通后,南方共同市场国家将有必要尽快建立统一货币,以吸引更多的投资,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方便贸易结算,增加外汇储备和促进金融系统的稳定。
多年来,围绕建立以华人为基础的大中华共同市场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中华经济圈”的设想,以达到资源共享和中华民族的振兴的目标。“中华经济圈”是指由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组成的经济区域,这些经济区域目前使用着4种不同的货币。
内在动力

欧元启动后,欧盟作为一个经济整体将拥有雄厚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实力,大大提高了抗风险能力。与美国比较,欧元11国拥有2.9亿人口,美国为2.68亿。就总体经济实力而言,欧盟已经超过美国,欧盟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8.4万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的31%,超过美国生产7.2万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7%,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美国占 19.6%,欧元区占18.6%,美国出口总值占世界贸易出口总值12%,欧盟则占近17%。在经合组织中,欧盟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占38%,美国占 32.5%左右,日本为20%。就外汇储备方面而言,欧元11国加起来的外汇储备是3200亿美元,而美国的储备金只有640亿美元。从上述的基本数据可见,欧元区可以成为和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欧盟正在采取措施以使欧元成为硬通货,欧元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欧盟目前包括债券、股票和银行贷款在内的资产总量已达27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23万亿美元的资产。欧盟单一货币将使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更为活跃,成为与美元并驾齐驱的金融市场,甚至逐步超越美元。
此外,欧盟中央银行体系的外汇储备金额应低于实行单一货币之前的各国外汇储备总额,其原因是欧盟国家对区外贸易所占份额只占40%,根据外汇储备应足以支付全年20-30%进口的原则,欧洲外汇储备量可从现在的4340亿美元中削减1000亿美元左右,这笔十分可观的资金将可用以进行各项投资,进一步提高欧盟成员国的竞争力。
区域经济联合力量的作用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也得到显现。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和东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货币都无可幸免地遭受了贬值的恶运,连日元也难以幸免,唯独人民币和港币保持不贬值。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就是两区的联合力量,以超二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作后盾,在危机冲击到香港之初,中国中央政府即明确表达了随时支援香港特区政府的意愿,中央政府的外汇储币是港币的坚强后盾。在联合的力量反击下,终于击退了投机资本对港币的一次又一次冲击,既维持了港币的“联系汇率制”,也维护了人民币的稳定。
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三地货币关系的密切程度越来越增加。经过二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香港和内地之间又已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济格局,台湾与香港、台湾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已达到相当的深度。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香港与内地的贸易额达10498.1亿港元,台湾与内地之间的贸易额达11300百万美元,台湾与香港之间相互投资金额就达266.9 百万美元,共57件;而同年,台湾核准对内地间接投资的金额则为1229.2百万美元,共393件。在这种密切的经济联系之下,其中的任何一个经济体的货币汇率的较大波动,都将使其他经济体的货币稳定和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冲击。除抗风险因素之外,不同的货币使用也提高了企业的交易成本,由于大陆、香港、台湾各自的货币不同,致使相互间巨额的贸易和投资都必须进行货币的兑换才能进行,或者是通过转换为美元这一中间货币进行。即使不考虑汇兑的汇率变动损失,只考虑汇兑的买卖差价,对于广大的企业和投资者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交易成本,更何况企业还得承受汇率变化给它们带来的保值费用和损失。因此,面对如此众多的经济交易和投资,为了减少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统一货币也就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