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湘西苗族清明歌会的历史由来是什么?有哪些活动?


清明时节,吉首市丹青以及古丈、泸溪相邻地区的苗族群众,不但要单家独户扫墓祭祀各自的祖先,还要举行隆重的歌会,祭祀共同的祖先——陈有亮、张有年和为他们而英勇献身的英雄韩世忠。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丹青寨有两个苗族祖先,一个叫陈有亮,一个叫张有年。他俩原住江西,由于不堪忍受官府的欺压,带头起来反抗,遭到官兵追杀,被迫逃离家乡,在辰州被韩世忠收留,并一同逃到丹青寨附近一个名叫“清明山”的山上避难。时值清明这天,官兵包围了山头,韩世忠引走官兵,被官兵抓住,遭受折磨,死在一棵嫩绿的柳树下。为报答韩的救命之恩,陈有亮和张有年将韩葬在清明山上,并为韩守坟扫墓。从此,他们就在这里安下家来,养儿育女,繁衍生息。

这一带的陈姓、张姓苗族,都视陈有亮、张有年为始祖。每年清明节,当地陈姓、张姓和其他各姓的苗族群众,都自觉聚集于丹青清明山上,在头帕上、荷包里插上一枝青青的柳条,以祭祖先和为祖先英勇献身的恩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今天的丹青清明歌会。

清明节这天,清明山上热闹异常。天刚亮,各个寨子里的男女老少就吃过早饭,穿上节日盛装,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清明山汇合而来,一下子这里就变成人的山,歌的海了。人们三五个一堆,七八个一蓬,相互对歌,男唱女答,女盘男对,其趣无穷。人们从清早一直唱到夜晚,春寒料峭,便生起堆堆篝火,围火而歌。趁着大人们歌兴未艾,年轻人早就偷偷溜到树丛中、小溪旁,唱起或挑逗或缠绵的情歌去了。

同是清明这天,保靖、花垣、吉首、古丈相邻之地吕洞山地区的苗族群众汇聚翁柏山,举行歌会,称“挑葱会”,纪念一对生死不渝的恋人。挑葱会以挑葱为名,行恋爱之实的味道较丹青清明歌会更为浓烈一些。

男:呕——好花开在对门山,天天开门眼望穿;

一日望三三望九,望花容易采花难!

女:哎呀也——一莫焦来二莫愁,船到滩边慢慢游;

性急难喝热稀饭,冷水捏粑耐烦揉。

男:呕——郎是抱桐树一根,姐是坡上松柏青;

抱桐经霜叶落早,望靠松柏遮个阴。

女:哎呀也——紫竹没有桂竹青,小溪没有江湖深;

阿妹手长衣袖短,搭配不上这门亲!

苗家男女青年就是这样用甜美而又诚挚的歌声,不断地相互试探、了解、诘问、追求,讨取爱情的信物——一把胡葱。

古丈县清明歌会中心会场在坪坝乡曹家坪“清明场”。相传苗族人民居住在偏僻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切日常生活用品都必须到较远的客家地区购买,而且常常受骗上当。苗族人民便相约以清明节这天作为自己的场期,互相交换物资,同时会见亲朋好友,青年男女则在场上寻找情侣,以歌代言,以歌传情。

来源:《湘西民族风情》

德迅网 » 湘西苗族清明歌会的历史由来是什么?有哪些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