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数学才子的相声之路:从26个观众到座无虚席

数学才子的相声之路:从26个观众到座无虚席(图1)

▲王一鸣说相声

  握笔一支,和数字为友;长衫一袭,与说唱做伴——这就是王一鸣简单而纯粹的大学生活。如今,他已保研至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学期间,这位数学才子被更多人熟知的是他的相声表演。

  数学,代表着严谨和准确;相声,意味着说学和逗唱。在许多人眼中,它们应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然而,王一鸣却凭着自小对相声的热爱和不断学习,把相声这一传统曲艺频频搬上舞台,给师生们带去无数欢笑,还代表重庆大学参加了全国首届大学生曲艺周展演。他的观众,也由大学初次表演的26个观众,到现在几乎座无虚席。

  就好这口

  王一鸣现在是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大四学生。在今年这个超长寒假里,他在河北老家一边写着毕业论文,一边跟姥爷一起听着相声,好似回到了童年。

  那时的一老一少,一台收音机,侯宝林、马三立两位相声大师的声音透过收音机,成为王一鸣儿时最熟悉的天籁。姥爷对相声的喜欢悄然在王一鸣心中播下一颗说唱艺术的种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姥爷听,可能从小耳濡目染,后来跟姥爷的口味也趋于一致,就好这口。”采访电话那头,王一鸣的语气带着回忆的温暖。

  无巧不成书——王一鸣这样形容他与相声的缘分。进入初中时,他和另外两位同学创办了相声社。“当时全校喜欢相声的只有我们三人,碰巧都在一个班,”王一鸣笑着说,“第一次演出是班里的联欢会,讲的是郭德纲的《我要幸福》。”

  王一鸣一边创建社团,一边在少年宫学习更专业的相声技艺。他回忆,那时每天都会花一个小时练习快板,起初会被板子打到手,但他觉得“打板其实相对简单,更难的在于唱”。因此,背贯口成了他的每日必修。为了锻炼吐字清晰,以及板与嘴的配合,他一边打板一边练绕口令。“没想过放弃,反正我喜欢。”带着这份喜欢,王一鸣一学便是十年。

  对王一鸣而言,最初说相声或许仅是兴趣,后来却承载了更多值得缅想的意义。

  初中时,学校每年都会举办义卖,王一鸣便通过相声义演来募集善款。初二暑假,附近地区发生泥石流,学校派王一鸣等人前往安置地慰问演出。

  “看到自己的爱好给受灾群众带去了快乐,我觉得有特别大的意义。”王一鸣回忆,记得有一次演出后,他们还参与了物资发放,当时一个小朋友走过来对他说:“哥哥,我不想要变形金刚,我能不能要那个写字的本子啊?”小朋友对知识的渴望,让王一鸣既心酸又心疼。

  尽自己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撑,是年少的王一鸣在那个年纪所能感悟到的最大意义,这让他坚定在学习相声这条路上走下去,走向自己想看见的远方。

  冷门社团

  四年前,王一鸣被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录取。那年暑假还未到重大报到,他就开始打入学校相声社QQ群了。

  “那时逛了很多重大校园贴吧,无意间看到社团中有相声社,欣喜得很,赶紧加了QQ群。”相比其他社团,相声社很冷。冷到什么程度?王一鸣说:“整个相声社就社长、部长、主持、摄像,其他没了。”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班底,却在重大开启了相声的无限可能。

  记者了解到,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有一个于他们而言意义特殊的地方:图书馆1F-7报告厅。在大学第一次登台,观众很少,“只有26人。”王一鸣精确地说出了这个数字。

  回想初中演出时,场下是满满当当的观众;而大学初次登台,场下却寥寥几人,“心理落差太大了。”王一鸣说,自己当时暗暗记下观众人数,此后一直不曾忘记。他也反思了很久,认为大学的自由度比较高,演出前首先要做好宣传。此外,节目的质量更是重中之重。他说,内容至上,只有努力打磨出好的节目,才能让相声真正走上大学舞台,走进越来越多人的视线。

  大二那年,王一鸣担任重大哥乐相声社副社长。他每天下午下课后,就带着三对大一的新生一起排练,从台词到动作再到细节,一遍又一遍。一对排完接着换另一对,“大家都很拼。”

  这一年,他们在1F-7报告厅演出了一场又一场,观众席上从寥寥几人到几乎座无虚席。“26”成为王一鸣打磨技艺的动力,也成了校园生活最美好的回忆。他说:“喜欢嘛,理所当然要把这件事做好。”

  演出灾难

  大二那年,王一鸣遇到了同样热爱相声的学弟——孔通。两人一拍即合,成为相声搭档,几乎每周六都会在重庆逗乐坊演出。

  重庆逗乐坊常驻沙坪坝文化馆,作为重庆唯一的80后、90后相声团体,为像王一鸣这样热爱相声的大学生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平台。“王一鸣说相声以捧哏为主,他的形象和气质也适合捧哏,让人感觉到亲切。”重庆逗乐坊负责人宋好这样评价。

  回忆起在重庆逗乐坊的首次演出,“那真是个灾难!”王一鸣笑着自嘲说,他们那天演出的节目是岳云鹏的《白蛇传》,然而面对台下的非学生观众群体,两人竟然双双忘词,“当时紧张得汗水一下就出来了,只能硬着头皮讲下去,我俩下场都快打起来了。”

  开局虽不完美,却让王一鸣发现了自己的短板,并不断进行调整完善。

  渐渐地,哥乐相声社在重大不断发展壮大,“不仅人数增多,也更团结了。”2019年,王一鸣随社团受邀参加了中国曲协在青岛举办的首届大学生曲艺周,代表重大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同台献技。当时也正是学业最忙碌的时候,他带着作业来到青岛,演出前还在找网吧敲作业。

  旧瓶新酒

  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当下,相声这类传统民间曲艺在年轻人中日渐式微。为了传承好相声文化,每次排练,从最初的稿子选取到后期语气和动作细节的打磨,王一鸣都极其认真。

  “他们的专场演出,我几乎每场都去。”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大三学生孙嘉贺称,自己并不是相声迷,但他很喜欢王一鸣他们的表演,诸如“校园施工队”“重大天鹅宝宝”等校园热点,都会被搬进舞台,更贴近观众。“最开始只是少数人来看,到后来一两百人的报告厅几乎坐满了。”孙嘉贺说。

  在王一鸣看来,相声的创新在于内容和故事。一方面,他们用老节目的框架加上新时代的内容,让节目更贴近生活,让观众感同身受,即所谓的“旧瓶装新酒”。比如在大学生曲艺周演出的节目《超级合伙人》,王一鸣等根据杨少华的节目改编,把原本的商业合作内容改为更与大学生生活贴近的事例,加入“英语辅导班”“减肥奶茶”“买收藏品”等桥段。另一方面,他们也力求在故事上进行创新,而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生活体验,“如何在故事上创新,创造典型人物故事,这是相声迫在眉睫的改革点。”王一鸣认为。

#p#分页标题#e#

  “坚持创作的目的,是要反映社会、反映人,不是单纯说教,而是润物无声地影响人。就像‘马大哈’让人们记住了工作不认真带来的严重后果,‘穆三火’让人知道服务态度不好是多么气人……”王一鸣说,相声想要让人回味无穷,教育意义是不可或缺的,“而创作加上生活,才是相声得以长久发展的根本。”

  读研,王一鸣给自己定了数学统计方向,他希望自己打好基础,将来学业有成。同时,他也希望兼顾相声的学习和发展,把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有更多的人来欣赏它的魅力。

  记者 周小平 通讯员 单倩澜 受访者供图

来源:重庆晚报

姐的欢喜 » 数学才子的相声之路:从26个观众到座无虚席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