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徐卫林故事引发市长感叹(组图)

徐卫林故事引发市长感叹(组图)


徐卫林故事引发市长感叹(组图)


  第一获奖人竟是山东企业家

  昨日并不是徐卫林第一次获得大奖。他的这项成果———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曾荣膺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这项成果的获奖公告上,记者发现第一完成人并不是徐卫林,而是邱亚夫。

  邱亚夫,山东如意集团的董事长。当徐卫林的成果还处于理论和模型阶段时,就是他连续3年给予全力支持,并率先应用。

  徐卫林回忆说,此前也曾找到本地的企业,因为离大规模工业化尚远,但都不愿意投入。

  让羊绒面料像丝绸般软滑

  “这是对传统纺纱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突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这样评价徐卫林的发明。

  用低档的原料纺出高档的面料,而纺出的羊绒面料细薄堪比丝绸。位于山东济宁的如意集团,率先运用这项技术新增产值25.6亿元,实现利润4.3亿元、税收2.3亿元。

  “这样一项市场前景广阔的技术,发端武汉高校,却开花山东。”今年武汉市的“两会”上,市长阮成发曾向与会记者感叹。

  当时,距国务院批复设立东湖全国自主创新示范区,刚好过了一个月。

  没有邱亚夫,发明可能还在实验室

  以邱亚夫的企业命名。而对于邱亚夫作为成果的第一完成人,徐卫林也深以为然。

  他说,没有如意集团的精诚合作,没有邱亚夫的支持,这项发明可能还停留在实验室,不可能产生这么大的经济效益。

  2005年,在与如意集团谈合作时,徐卫林提出要改变企业现有技术方案,而他的技术还不成熟。面对这么大的风险,邱亚夫没有犹豫,亲自指挥如意集团整合各环节技术力量,半小时内做出样品。用此技术纺出500支纱后,全厂振奋。随后3天,又加班加点试生产,从纺纱直至生产出成衣。

  如意集团股价大幅飙升

  徐卫林介绍,邱亚夫17岁进如意集团,从基层做起,精通纺织的各个生产和技术环节。他大胆开发运用新技术,已让如意集团在精纺面料上可与国际企业抗衡。

  两天前,记者电话连线如意集团相关负责人。他介绍,如意集团的高端毛纺产品,被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众多高档名牌服装大量采用,出口产品单价最高已达32美元/米,而国内同行业平均低于10美元/米。

  在股市上,如意公司的股价也因“如意纺”大幅攀升。去年2月19日开始,山东如意(股票代码002193)在大盘暴跌的背景下,不到一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正是投资者看好“如意纺”带来的高盈利前景。有证券媒体以《借力“如意纺”山东如意股价飞涨》为题报道此事。

  昨日,省委书记罗清泉向徐卫林颁发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奖金100万元。

  这位武汉科技学院的副院长,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让羊绒面料摸起来像丝绸般柔滑。一家企业以此创造了6.6亿元利税。不过,这样一大笔财富并不属于湖北,而是山东。

  在1月的武汉市“两会”上,市长阮成发曾就徐卫林的故事发出感叹。

  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

  1969年出生,湖北黄冈人。1997年毕业于中国纺织大学,博士,曾先后到香港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拥有5项美国发明专利和11项中国发明专利。

  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度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09年获美国纤维学会“杰出成就奖”,该奖项面向全球纺织科学界,每年仅一人获奖。

  徐卫林的发明,现在已被纺织界被称为“如意纺”,

  记者高宝燕摄

  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

  一个新的技术发明,要从理论设计变成产品,并且被市场所接受产生效益,必须有三个“家”的共同合作。

  一是科学家。新的概念、新的技术,需要科学家的不懈创新。

  二是资本家。有了新的技术,要有敢于冒险投资的资本家提供资金支持,使新技术变成实际的产品。

  三是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从产品到商品,需要靠企业家组合各种生产要素,最终使科学家的发明走上市场,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徐卫林承担了科学家的职责,发明了一项有价值的技术;邱亚夫将资本家和企业家的角色合二为一,让“如意纺”技术变成了被市场接受的商品。他们二人角色的合理搭配,成就了他们各自的事业。

  徐卫林的发明开花结果,是高新技术带动了全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是武汉专家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同时也有深刻反思,发端武汉的技术创新,却在外地结果,这就是我们的差距所在。

  在沿海开放城市,一大批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前瞻意识,对新技术敢于大胆投入,为高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深厚土壤,而相当多的武汉本地企业还做不到。

  企业家对技术应用的内在冲动很重要,要不满足企业低水平的扩张。在这方面,武汉需要进一步创造政策、法律、舆论氛围,为技术成果和企业家提供各种支持。

  武汉还有很多类似的技术成果,都需要得到企业家的支持。

  (整理记者郑欣荣万建辉)

  山东如意集团董事长、总裁。

  大刀阔斧地推进国企改革,并成功实现国企改制,完成如意集团的民营化改造。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把高新技术很好地融入传统产业,使我国毛纺产业有了质的飞跃。

  自主创新,是武汉承担的国家使命。徐卫林作为武汉科学家,完成了他的自主创新,然而推动和享受这一成果的,却是外地企业。

  这个故事表明,对武汉而言,自主创新还不单指实验室里取得的成功,让创新成果率先转化为企业行为,开拓出新的市场,以创新驱动发展,才算是自主创新的完成时。

  “如意纺”的成功,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相互成就的典型例子。企业家的发现意识和风险意识,科学家与企业之间的精诚合作,都需要我们思考、学习。还要看到,这种合作,已经不是单纯的成果交接和转让。企业家邱亚夫位列科学家之前,成为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证明新技术研发和运用的理想状态,不是企业坐等科研成果来敲门,而是企业从早期就深度介入,通过资金、生产实践等各方面的支持成为最大的推动者。

  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但不可否认,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一直是武汉的弱项。诞生于武汉的科研成果,在异地展现出巨大的市场能量,徐卫林的故事并非第一例。多年来,我们总在呼吁打通产学研,现实证明,并不如意,企业眼光不够独到长远、意识被动缓慢,是原因之一。


  新技术、新成果萌生于武汉,却要到外地去寻求合作,谋求转化,武汉为此付出,不仅是经济效益和利税的流失,更是整个自主创新大环境的损失。我们除了反思本土企业进行技术对接的眼光和能力,还要思考,有没有其他原因让优秀科技成果不能在武汉落地生根。

  武汉需要为国家自主创新提供示范,我们当从此例着眼,找准自主创新弱项的源头,突破行动中的瓶颈,提升主动发现和对接新发明、新技术的意识与能力,创造自主创新的整体环境和浓厚氛围。只有一个能让更多科研成果落地开花的地区和城市,才是新的创造所向往的城市,一个真正享受了自主创新“红利”的城市。

  现有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路83号金色华府11栋1单元1-2层门面(共305.2平米)出租。有意者请联系13971015901汪先生。

netease

德迅网 » 徐卫林故事引发市长感叹(组图)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