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美丽河北]透过经典故事看河北历史上的“最美工匠”

  导语:河北省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丰富、独特的文化,很多的神话、典故、名人都出自这里。河北是能工巧匠辈出之地,“木牛流马”是谁发明的?“张果老倒骑驴”的神话传说从何而来?天安门外金水桥的设计者究竟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个历史上河北的能工巧匠。

  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

[美丽河北]透过经典故事看河北历史上的“最美工匠”

祖冲之,图片来源于网络

  祖冲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南北朝时期人,汉族人,字文远。生于宋文帝元嘉六年,卒于齐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为避战乱,祖冲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迁至江南。祖昌曾任刘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冲之的父亲也在朝中做官。祖冲之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一生先后任过南徐州(今镇江市)从事史、公府参军、娄县(今昆山市东北)令、谒者仆射、长水校尉等官职。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祖冲之能在科学上取得巨大的成就,这和他执着、勤奋的研究态度有着莫大的关系。他搜集了大量的资料,上至远古,下至他生活的年代,他全部都进行考察,而且他绝不会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古人的认识中。这也是他能在科学上走得比别人更远的原因之一。
  祖冲之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对于机械原理也很有研究。他曾设计制造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和“木牛流马”等水陆运输工具。还设计制造过漏壶(古代计时器)和巧妙的欹器,并精通音律。为了纪念和表彰祖冲之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人们建议把密率355/113称为“祖率”,紫金山天文台已把该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祖冲之”,在月球背面也已有了以祖冲之名字命名的环形山。祖冲之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而且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祖冲之创造“密率”,是世界闻名的。我们应该纪念像祖冲之这样的科学家,珍视他们的宝贵遗产。

  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美丽河北]透过经典故事看河北历史上的“最美工匠”

李春铜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蛟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历史悠久、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轶事典故:张果老倒骑驴

[美丽河北]透过经典故事看河北历史上的“最美工匠”

赵州桥,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州桥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赵州桥是鲁班所造,这座大桥建成后,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闹。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鲁班心想:这座桥,骡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竟被压得摇晃起来。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劲撑住大桥东侧。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上时打出的圆坑。当然这只是人们编造的一个神话故事,以纪念古代的能工巧匠。

  天安门外金水桥的设计者——杨琼

[美丽河北]透过经典故事看河北历史上的“最美工匠”

杨琼和金水桥

  杨琼(约公元1213-1278年)元代曲阳西羊平村人。自幼“雕刻超群,人莫能及”。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弘农君伯侯”。担任元大都皇家宫殿浩大工程总设计师,北京天安门前的金水桥,也出自杨琼之手。他敬业精神极强,最终累死在工地上,这种为国为民的高尚品德为后世学习的楷模。
  曲阳是汉白玉大理石雕刻的故乡,其雕刻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在曲阳雕刻两千年的历史中,从汉代孜孜以求的无名匠人,到雕造天安门外金水桥的一代宗师元人杨琼;从以“仙鸽”“干枝梅”巴拿马国际艺术博览会获奖扬名的清末艺匠,到解放后新中国第一代雕刻名家刘东魁、刘东元,乃至当代的卢进桥、甄彦苍、安荣杰等,无一不得益于曲阳这方独具传统的乡土滋润,续写了一代又一代因佳石育巧匠,缘艺土出名师的传奇。

  历史故事

  相传,当年修建大都宫城时,忽必烈在各地广招能工巧匠。其中招纳石匠的皇榜贴到了有“雕刻之乡”美誉之称的曲阳。可皇榜贴出了半个多月没人敢揭,谁都知道,这给皇家当差可不是闹着玩的。眼看快一个月了仍是无人揭榜,可急坏了曲阳县令。就在这时,有个叫杨琼的石匠揭了皇榜,不久他带着师兄弟十几个人去了大都。短短几年的光景,杨琼设计建造的十余座建筑石作,其中宫城崇天门前的周桥设计建造独具匠心,尽显天子风范。但见这石桥之上“皆琢龙凤祥云,明莹如玉。桥下有四百石龙,擎载水中,甚壮。”忽必烈上桥巡视后龙颜大悦,随即任命杨琼为石局总管。只可惜元代宫城于明初被毁,周桥也未能幸免,但周桥的建筑图样(设计图纸)得以幸存。明代皇城的建造者在修建金水桥时,把元代周桥的样式“移植”而来,用以营造承天门(清顺治八年,即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前的金水桥,并排七座,每桥三孔。“七”与“三”均是奇数,这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中最高等级标志。杨琼一生不仅作了无数精妙绝伦的石雕艺术品,受到历代的称赞,并且做人也很朴实、谦逊,虽为长官,却总是身先士卒,大凡工匠们遇到什么难处找他,他总是手把手地教他们,以致与工匠们的关系非常融洽。他们不把他当长官,总以同行相看,甚至他手下的工匠都不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官儿,都管他叫“杨佛子”。

德迅网 » [美丽河北]透过经典故事看河北历史上的“最美工匠”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