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工人发明家史幼迪的故事

  “工作学习化使人活出生命的意义,学习工作化使人不断创新发展。”这富有哲理的语言不是出自伟大的思想家,而是源自于新黄浦集团的一位工人发明家———上海十大工人发明家、刚刚被评为第四届上海十佳“三学状元”的史幼迪。

  “发明家”原本是木匠

工人发明家史幼迪的故事

  今年44岁的小史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想当一名发明家,孩提时就喜欢自己制作土玩具。他那时候的最大理想是要发明一种自动机器,按钮一揿,机器就会自己转动工作,人们再不用像父辈那样用手工操作。然而,事与愿违,初中毕业后,他被分到房管所当一个小木匠,整天和凿子刨子打交道。

  理想不能实现,心中的信念却没有破灭。他把工作当作学习机会,把每个新的任务看作趣味盎然的创作源泉。跟着师傅一板一眼踏实地学,创造性地改变传统木匠活的操作技能,为居民修理门窗,省时省料质量又好。3年学徒期满,小史提前晋级,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好手艺木匠。

  木匠活干得得心应手,小史脑海里却一天也没放弃当发明家的念头。做完木工活,别人聊天打牌,他却钻进角落里看机械书,看得如痴如醉,他相信终有一天自己的愿望能实现。1982年,他考入市房地局中专机械班学习,1983年又考入同济大学函授学院工业自动化系本科班。系统学习不仅使小史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升华了,更重要的是他对“为什么学习”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毕业时他在留念册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学习让人更聪明地工作。要把学习到的知识用到工作发明创造上,学习才有生命意义。”

  学习让小史爱上了书本,但此时此刻,他离“发明家”的梦想还存在着距离。毕业后,他被市房地局技术学校留任,专教电梯修理课程。按常规,教书只要遵循书本原理讲就可以了,而小史却不是,常常跟着电梯修理工一起操作,在操作中寻找规律,探索改进修理技术,然后将革新的原理写进教案传授给学生,同学们都说史老师讲的课在实践中特别管用。

  从电梯到智能化小区

  初战告捷,小史没有陶醉。在改造旧式电梯过程中,他发现为老式电梯换了电脑控制柜,就像为人换了个心脏,而电梯的四肢老化程度严重,如果不进行革新创造,一两年后,这些电梯发生故障,如果到时候再要改造怎么办?

  他想路是人走出来的,唯有创造,才能利用知识开发出新的技术,于是又一头扎进了对电梯“四肢”的改造和开发中。为了不影响电梯运行,小史常把研制放在深夜,没有人乘电梯时开始搞试验,无数个不眠之夜伴随着小史度过枯燥的失败再失败,反复再反复的循环。

  终于,成功了!第一台“交流调压调速电脑电梯控制装置”踩着失败向他走来,接着他先后开发了六个品种全系列电梯控制装置,解决了不同层次各种交流电梯改造问题,并因此获得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他本人也被誉为“改造电梯的外科医生”。如今这些产品已在全国各地应用。这项发明为每个老式电梯改造节约了大量资金。

  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小史的创造力,他的发明潜能得到充分释放,并不断结合工作实际学习新知识,发明创造新技术。1996年,在居民小区管理过程中,他发现居民区的水电、安保管理落后,便大胆自我挑战,向新黄浦集团提出了住宅小区开发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小区网络布线、水电安保一体化实时控制,他的想法得到集团领导支持,拨款200万元经费在平江小区进行实验开发。这是一项与世界接轨的开发项目,很多专家在论证时都提出疑义。可小史不气馁、不泄气,孜孜不倦地翻阅了大量国外资料,写下的试验数据足有5尺厚,他以国外成功的经验补国内开发中的短项,历时8个月突破禁区,成功地开发了先进、高效、实用、经济的住宅小区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为居民提供了“设备有故障,20分钟到岗修理”的服务承诺。创造发明使居民受益,使企业发展上了新台阶,也使小史实现了儿时的理想,他所创造发明的这个小区智能化监控系统通过国家建设部科技成果鉴定被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全国大城市先后采用这个系统。1999年9月,小史获得了第三届“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的荣誉称号。

  发明从旧电梯改造起步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头脑。1994年,市政府提出对老大楼的电梯实施设备改造的实事工程,楼宇设备公司急需一名指导改造电梯的技术人员,得知小史对电梯有研究,决定请他来,然而小史是技校教学骨干,学校舍不得放,楼宇设备公司党支部书记老汪8次登门求贤,终于将小史请进楼宇设备公司,专门负责旧电梯改造任务。

  他来到楼宇设备公司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改造上海30年代最老式机械控制电梯,将其改造为电脑操作,时间是一个月。这是探索性的工程,也是为全市旧式电梯改造做示范模式。虽然小史原来也摆弄过电梯,但毕竟是教学为主,如何让旧电梯“鸟枪换炮”,几乎没有先例可循,尤其是计算机应用进入中国没多久,应用领域不广泛,全得靠自己摸索着干。

  当时,小史充满自信地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改造电梯工程给了我学习新知识的机会,这里学习是工作,充满挑战性,虽然有困难,但却让我有机会边干边学,把问题转化为推动力,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那段日子里,他白天在现场搞设计、调设备,晚上家中就是试验室,整夜地坐在电脑前编制控制程序。他不是简单地把市场购来外国控制设备装上去,嫌这样做改造成本太高,而是把应用系统做了革新改造。为了这个革新,他在家中装上摸拟电梯控制器,每天试验到深更半夜,控制器嚣叫声常把睡梦中的妻子女儿吵醒,她们心疼地说,“都快天亮了,你怎么还在闹腾?”的确,这项小小的革新,小史进行了上千次试验,付出了极大的心血,然而也就是这上千次的试验,为改造每台老式电梯节约成本8000元,小史先后改造了700台老式电梯,节约成本35万元。

  尾声

  从一名普通的木匠到工人发明家,史幼迪走过了一条学习与创造之路,他是成功的,但成功的背后是什么?“是学习,学习转化为创造力,创造力又促进了学习”,小史说,他的许多发明和创新是在解决问题的驱动下实现的。在住宅小区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为了解决小区内设备超长控制线等问题,他向供货商索取产品资料来学习,对一些英文产品介绍则是一边翻字典一边啃下来的;他直接到生产企业去学习,观察产品的运行情况,分析产品技术和功能,把十多种国外产品的长处融合起来,探索二次应用开发道路;他还到各种专业产品的展览会上去学习,找同行交流,他感到在这个世界里,无处不是老师,无处不充满创造的机会。只要你肯学,新的发明创造一定属于你。小史常对人说,“21世纪企业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扩展和激发创造未来能量”。

#p#分页标题#e#

  刚刚跨入21世纪,新黄浦集团又调他到集团总部任总工程师。展望新的世纪,这位工人发明家充满信心地说:“企业圆了我儿时的梦,我有了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我的工作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创造新的需求。为了明天,我要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本报特约通讯员 纪振英)

德迅网 » 工人发明家史幼迪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