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麦家

麦家(中国浙江男作家) 0 0

麦家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被誉为“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1964年出生于浙江富阳大源蒋家村,1981年从军,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现任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是首位被“企鹅经典文库”收录作品的中国当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风语》《刀尖》,电视剧《暗算》《风语》《刀尖上行走》(编剧),电影《风声》《听风者》等。小说《解密》被收进“企鹅经典”文库,是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作品后,唯一入选“企鹅经典”的中国当代小说,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风声》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电视剧《暗算》和根据他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风声》是掀起中国大陆当代谍战影视狂潮的开山之作,影响巨大。
    中文名:麦家 外文名: 别名:蒋本浒 民族:汉族 出生地: 毕业院校: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 职业:编剧,作家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解密》《暗算》《风声》,小说集《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让蒙面人说话》《充满爱情和凄楚的故事》等 主要成就: 籍贯:浙江富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4年

简介

麦家,男,作家,编剧。1964年生于浙江富阳,现居成都。曾从军17年,辗转六个省市,历任军校学员、技术侦察员、宣传干事、处长等职;后从事写作,以《解密》、《暗算》等作品迅速崛起于文坛,因其作品风格简洁却深不可测,创作手法独特诡秘而又幽邃神奇,到处玄机暗伏,极为挑战人的智力,被认为是当今文坛最具实力的“黑马”,被誉为“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其作品也被称为“新智力小说”。

主要经历

童年经历

1964年,麦家出生于浙江省富阳市大源镇蒋家门村,他的父母都普通的农民。麦家儿时家庭政治地位比较低下,爷爷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亲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家里的几顶黑帽子使麦家从小就被别人歧视,没人愿意跟他交朋友,甚至连为人师表的老师也污辱他。在无有效交流又备受欺辱的童年中,麦家将内心的恐惧都写成了日记。 

部队生涯

1981年,麦家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并因数学成绩是100分、物理98分、化学97分,且体检合格,被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破格录取。

1983年,毕业于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无线电系,辗转六个省市,历任军校学员、技术侦察员、宣传干事、处长等职。

1986年,开始创作尝试写小说。

1988年,麦家将多年记日记中积累的小说素材写成了他的第一部作品《私人笔记本》,投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双月刊《昆仑》。杂志社的编辑部主任海波从众多来稿中发现了这篇风格独特的作品,并将其改名为《变调》,稍作编辑就发表在《昆仑》上。当时《昆仑》发行量高达80多万份,小说《变调》发表之后,在军队内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南京军区的一位领导因此发现了他,有意识地培养和使用他,立即下了一纸调令。

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创作系。

写作经历

1986年,开始创作尝试写小说。

1997年,转业,定居成都,供职于成都电视台电视剧部,任编剧。

2002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并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写了10年,他面临着双重考验,既要去打动那些文学编辑,又要经得起保密审查。从1991年开始写,短篇,写成中篇,后来又写成长篇。1992年投给了某杂志,10月的时候,看到退稿信,他背了个包就出门了,公共汽车开到哪里都不知道,就这么走了一个礼拜,用他的话说是“完全奔溃了,简直太荒唐了,写得这么好的小说还不行。”2002年,《解密》长篇终于出版了,出版社接到保密委员会的电话:不能再版,不能宣传,现有的书要下架。这三个要求。10年心血付之一电话。麦家不甘心,启动组织评审。

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暗算》。这部作品是麦家反特悬疑小说的代表作,故事横跨30-60年代,将间谍战、密码战、无线电侦听熔于一炉,详细叙述了革命志士的奉献精神。

麦家荣获茅盾文学奖

麦家荣获茅盾文学奖

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风声》。

2008年,小说《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调任杭州市文联专业作家。

2010年,出版长篇小说《风语》。

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风语2》、《刀尖》。

2013年,当选为新一届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  

2014年1月7日,聘任为浙江省网络作家协会荣誉主席。 

2014年3月18日,其长篇小说《解密》在英国、美国同步上市,在美国亚马逊网站销售,仅仅几天就突破了中国小说作品网络销售的最好成绩,一度排名亚马逊世界文学第17名,并几乎同时获得《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卫报》《经济学人》《华尔街日报》《独立报》《新共和》等超过35家世界主流媒体的长篇大幅报道和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好评。

2014年6月,麦家西语版《解密》获得了3万册的首印数和12.5%的版税率,这个首印数在中国作家中很罕见,而版税率也达到了欧美畅销书作家的规格。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街头的公交上印有麦家《解密》海报,海报上写着:“谁是麦家?你不可不读的世界上最成功的作家。”

2014年7月,麦家西语版《解密》受到了阿根廷读者和作家的欢迎,在综合图书总销售榜单上攀升到第二位,在阿根廷共销售3000多册。

编剧经历

2005年,小说《暗算》改编成同名电视剧上映,作为谍战剧的开山之作,开播后,斩获当年各大主流媒体“最佳电视剧”、“最佳编剧”奖项,收视率也蝉联各地排行榜榜首,奠定了谍战影视经典,引发了谍战文化时代。

2009年,小说《风声》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由冯小刚监制,陈国富、高群书导演,李冰冰、周迅、张涵予、苏有朋、黄晓明等大批明星出演,成为新世纪十年十佳电影、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累计票房达2.5亿,成为中国内地商业电影里程碑。

2011年,被称为电视剧的“麦家年”。由麦家亲自担纲编剧的《风语》上映,央视以85万一集的高价夺得先机,创下了央视收购的年代剧单价新高。《刀尖上行走》在五大卫视黄金档播出,获同档电视剧收视率第一。小说《风声》也被改编成电视剧《风声传奇》上映。

2012年,小说《暗算》改编成电影《听风者》上映,由麦兆辉、庄文强及麦家联合改编,梁朝伟、周迅、王学兵等出演,收获了2.5亿票房。麦家原著成为影视票房的吸金器。

社会活动

2008年6月,与阿来、杨红樱共同发起为四川地震募捐行动。

2012年,启动“麦家理想谷”年轻写作者扶持计划

主要作品

类型

长篇小说

《暗算

改编成电视剧《暗算》

第一章改编成电影,命名为《听风者》

《风声》

电影《风声》

电视剧,命名为《风声传奇》

话剧《风声》

《风语》两卷

改编成电视剧《风语》

《刀尖》两卷

改编成电视剧,命名为《刀尖上行走》

中短篇小说集

1994年

《地下的天空》

改编成电视剧《地下的天空》

《让蒙面人说话》

-

《充满爱情和凄楚的故事》

-

《军事》

-

《麦家作品集》四卷

-

《麦家文集》五卷

-

《天外之音》

-

《黑记》

-

《陈华南笔记本》

-

随笔集

2008年

《人生中途》

-

《八大时间》

-

《非虚构的我》

-

另发表《两位富阳姑娘》、《胡琴哭似的唱》等中短篇小说30余部

海外销售

2014年3月18日,麦家的经典密码小说《解密》的英译开始在美、英等35个英语国家上市。

上市当天,《解密》上市24小时即创造中国文学作品排名最好成绩:英国亚马逊书综合排名385位;美国亚马逊综合排名473位,列世界文学图书榜22位。此前中文作品在亚马逊综合排名极少进入前一万名,大部分中国作家排名都在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名之外。

继英国企鹅出版公司和美国FSG出版社签约出版《解密》英文版后,《解密》《暗算》等作品相继与美国、英国、西班牙、法国、俄罗斯、德国、以色列、土耳其、波兰、匈牙利、瑞典、捷克等国家的21家出版社签约,还包括加泰隆尼亚语和希伯莱语。

荣誉奖项

文学作品

获奖年份

所获奖项

《陈华南笔记本》

新加坡“华语文学奖”

2001年

第五届成都市金芙蓉政府奖

2003年

第三届四川省文学奖

《解密》

2003年

中国小说协会2002年中国长篇小说排行榜第一

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2005年

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两位富阳姑娘》

2004年

中国小说学会2004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第一名

《暗算》

2007年

第八届巴金文学奖诺迪杯文学奖

第七届成都市人民政府金芙蓉奖

2008年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风声》

2008年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

《人民文学》2007年度最佳长篇小说奖

第十二届巴金文学奖

《风语》

2011年

荣获2010年度中国书业年度图书奖

荣获2010年度中国图书榜文学奖·十大好书

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刀尖》

2012年

2011年度中国图书榜文学类·十大好书

获奖年份

所获奖项

2002年

电视剧《地下的天空》(编剧)获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将电视剧奖

2003年

年度中华文学人物·进步最大的作家

2006年

四川省十佳电视工作者

2007年

第三届风尚中国榜·年度风尚作家

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

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编剧

第三届电视剧风云盛典最佳编剧

2008年

四川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2009年

全国优秀电视剧编剧

荣登2009第四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2010年

中国反盗版形象大使

荣登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2011年

第六届华人精英会·十大华人精英

2012年

杭州市杰出人才奖

2013年

杭州市第三届杰出人才奖

人物语录

要以怀疑的眼光看世界!

文学艺术的意义,就是能让人类的精神记忆变成一条联通过去、今天、未来的河流。

某种意义上,缓慢是成功的捷径。

对现在的作家。我就一个字,“守”。无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守得住名利的诱惑。

人物评价

社会评价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称赞麦家是”谍战剧第一人”。

麦家是一个炫技的写作者,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小说格局看,麦家是少有的能够将上世纪80年代先锋传统转移和安放在当下,并在当下激发出新的活力的作家。除了码洋和版税,贴在麦家身上的显赫标签还有“茅盾文学奖”、“中国谍战之父”等等。麦家的写作带动了一批拥趸者和跟风者。读麦家的小说可以隐隐约约感到他在向卡夫卡式体制对人压抑的现代命题靠近。麦家持续有效的写作实践极大地提升了推理悬疑这一小说类型在汉语小说中的地位,重建汉语类型文学的尊严。麦家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意义应该是对一个湮没的传统的打捞和再造,他修复了文学和大众之间的通道,使得文学的广泛和有效阅读重新成为可能。

茅盾文学奖授奖辞:麦家的写作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无疑具有独特性。《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麦家的小说有着奇异的想象力,构思独特精巧,诡异多变。他的文字有力而简洁,仿若一种被痛楚浸满的文字,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引向无限宽广的世界。他的书写,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二○○七年度小说家授奖辞:麦家的小说是叙事的迷宫,也是人类意志的悲歌;他的写作既是在求证一种人性的可能性,也是在重温一种英雄哲学。他凭借丰盛的想像、坚固的逻辑,以及人物性格演进的严密线索,塑造、表彰了一个人如何在信念的重压下,在内心的旷野里,为自己的命运和职责有所行动、承担甚至牺牲。他出版于二○○七年度的长篇小说《风声》,以从容的写作耐心,强大的叙事说服力,为这个强悍有力、同时具有理想光芒的人格加冕,以书写雄浑的人生对抗精神的溃败,以关注他人的痛苦扩展经验的边界,以确信反对虚无,以智慧校正人心,并以提问和怀疑的方式,为小说繁复的谜底获得最终解答布下了绵密的注脚。麦家独树一帜的写作,为恢复小说的写作难度和专业精神、理解灵魂不可思议的力量敞开了广阔的空间。

他人评价

莫言说:如果一个作家能够创造一种类型的文学,这个作家就是了不起的,那么麦家应该是一个拓荒者,开启了大家不熟悉的写作领域,然后遵循着文学作品塑造人物的最经典的方法来完成了它,所以他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并获得批评家的承认和好评。

王安忆说:“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将条件尽可能简化,压缩成抽象的逻辑,但并不因此而损失事物的生动性,因此逻辑自有其形象感,就看你如何认识和呈现。麦家正向着目标一步一步走近——这是一条狭路,也是被他自己限制的,但正因为狭,于是直向纵深处,就像刀锋。”

李敬泽说:麦家有力地拓展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他把一切世界性的主题带进了中国文学。麦家的作品既是日用品也是奢侈品,没有参照物,具有独特性。麦家是90年代出道新生代作家的一个杰出代表,从麦家开始,文学创作力量将会有越来越多新的血液加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过去小说的审美品质都集中于现实主义或者写实主义,而麦家的小说则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学风貌。这也会促进未来文坛的创作面貌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 

张颐武则看重麦家小说侦探、惊险外壳下更深的内容:“人际关系的问题,还有人性的深度,都是这部类型小说之中能让人回味很久的东西。”不过,也有评论认为麦家的小说其实“很市场”。

雷达表示:“人们喜欢把麦家这几部小说称为智力小说、密室小说、特情小说、谍战小说、解密小说,名目不一而足。我看叫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麦家所显示的才能的性质和特征。麦家的成功,首先有赖于他超强的叙事能力和推理能力,经营致密结构的能力,他可以在一个极狭窄空间,展现无尽的可能,翻出无尽的波澜,制造无尽的悬念,拽着你一口气跑到头,必须看个究竟。”

评论家罗岗坦言:“畅销不一定就是好的。”而对于眼下文学界“纯文学”和“青春文学”渐渐加深的裂痕,评论认为,茅盾文学奖对此影响不大。“文学创作的格局很稳定。作家的写作都保持自己的状态。评奖是文学繁荣一部分,应看作是对作家的一种鼓励。” 

杨扬称麦家的小说体现了南方写作特有的风格。“他的写作有韧劲,虽然《暗算》、《听风》一度在市场不被看好,但在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上,麦家的作品好几次名列前茅。生活经历,给了他创作的质感,虽然故事的背景和题材是虚构的,但是不得不说他虚构得比真实还真实。”

外媒评价麦家

1、《纽约时报》2013年2月20日

麦家在作品中所描述的秘密世界,是大多数中国人并不所知的,外国人更是一无所知”,并援引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王德威的评论:麦家的小说艺术风格“混合了革命历史传奇和间谍小说,又有西方间谍小说和心理惊悚文学的影响”。

2、《华尔街日报》分别于2013年2月14日、4月4日和4月25日用大篇幅刊登书评、麦家专访及出版报道。

《解密》一书可读性和文学色彩兼容包并,从一种类似寓言的虚构故事延伸到对谍报和真实的猜测中,暗含诸如切斯特顿、博尔赫斯、意象派诗人、希伯来和基督教经文、纳博科夫和尼采的回声之感。

结局是全文最梦幻并令人称奇的一部分,这本书存在一种特有的微妙的奇异气质,并不断设置悬念,从故事的开始一直延伸到故事的结束,让读者不得不参与到密码的破译中去。

中国小说家麦家誉满世界,打破海外出版“因果难定”的窘境,引领全球阅读狂潮。

3、《经济学人》周刊2014年3月24日

封面直接标点《解密》是“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全文以“每个人都该读的中文小说”为标题,盛赞《解密》“是35年以来,最伟大的中文小说”。文章第一句话就说:“终于,出现了一部伟大的中文小说。”

4、英国BBC电台2014年3月15日

在《星期六》书评栏目评价《解密》是部伟大的小说,并称赞麦家是你尚未知道的全世界最成功的作家。

5、美国《纽约客》

麦家将自己无人能及的写作天赋与博尔赫斯的气质巧妙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段复杂而又好看的中国历史以及独特的政治魅力。

6、《泰晤士报》2014年3月15日

麦家的天才智慧并不只是他在叙述故事的技法上,而更是将一个迷宫般的传奇、人物不幸的境遇、和最终非常规的陨灭写的那么动人。麦家打破了中国作者在国内畅销而在国际无声的窘境,成为了当下全球炙手可热的作家。

7、《每日电讯报》2014年3月5日

《解密》很好的将一九四九年前后的中国,及中国在世界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以令我们熟知的角度重新梳理了那段历史。

8、《卫报》和《观察家报》分别刊登书评及深入报道。

麦家有一种独特的叙述语言,包括一些冗长并且有时候很明显与主题并不相关的第三人以日记、访谈的第一人称叙述,读起来会很繁复费事,尽管如此,故事却仍然如此抓人眼球,他描述了一个从没有怜悯心的主人公为了一个尚未解密的目标挣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正是他和他的战友们在中国的战后时期留下的剪影。不出意外,当你看完《解密》,一定会让你想阅读更多的麦家的作品。

《解密》是一部耐人寻味而又异乎寻常的小说。它用独特的方式,采用多视角以及需要读者破译的复杂方法,但又让读者能完全陷入作者编织的密码寓言当中。作者本人用自己擅长的密码学打开了一个神奇的数学密码世界。

9、英国《金融时报》2014年3月28日

麦家的写作结合了博尔赫斯和纳博科夫的特点,而且令人惊喜的是,《解密》是一部完全独创的文学类型——将谍战小说、历史元素和数学逻辑学术融合成了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整体。

10、美国《新共和》杂志 2014年3月28日

正如麦家对爱国主义解码所暗示的那样,容金珍可以被奉为中国式英雄。

11、英国《泰晤士文学增刊》2014年1月25日和27日

小说《解密》于微妙与复杂中破解秘密、探索政治、梦想及其意义……从奇特而迷信的开始到二十世纪社会进步中容氏家族的逐步衰落,全书引人入胜……然而,释卷之后,揭示人性的复杂才是本书永恒的旨趣之所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坛出现了莫言、苏童、余华、王安忆等一批优秀作家,但从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崛起的只有一个作家就是麦家。

12、英国《独立报》2013年1月14日 作者:爱得伍德 威尔森

《解密》是一部让人沉迷并爱不释手的非同寻常的小说,主人公金珍这样的人物其实有着更宽泛的写意,人物本身其实就是一部复杂而神秘的密码,然后这部密码也永远不能被人完全解密。

13、《星期日独立报》2014年1月26日

《解密》的超现实主义,偶尔梦呓般的语气使读者忘记或者暂时忘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并绘制了一幅地下情报的有趣画面。《解密》是一部引人入胜和非同寻常的作品,也许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像容金珍一样未曾被发现了解的英雄人物。

14、《出版人周刊》(国际图书新闻杂志,出版界权威期刊)2014年2月16日

麦家在《解密》这部小说中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灵感的叙述,与复杂的数学理论巧妙交织,为读者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经济学人》评价麦家《解密》

终于,出现了一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在过去的三十五年里,大量的中国小说涌向海外,但只有很有限的一部分才被海外读者熟知。这些备受关注,并且饱受好评的文学作品,大多数都表现出了对中国这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国家敏锐的洞察力。毋庸置疑,那些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有的语言犀利,有的骇人听闻,有的甚至笔锋直指敏感的政治话题。这些作者中还诞生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但是,在这成千上万的译作中,几乎没有一本书,可以让那些对中国这个国家缺乏了解和兴趣的人,依旧能读得津津有味的。

麦家先生的处女作《DECODED》,一举打破了现有的局面。这部以一名前情报局化名特工的口吻完成的作品,以《解密》的书名于2002年在中国出版,如今被奥利威亚·米欧敏翻译成一部故事磅礴宏大、情节跌宕起伏的英文作品。全书完美的节奏掌控,让它在众多的中国小说中脱颖而出,生动离奇的情节和新颖奇诡的讲述方式,让你从第一页开始就欲罢不能,爱不释手。

故事主要围绕一个名叫容金珍的孤儿展开,他有着极高的数学天赋,在经历了两次收养之后,被强行招入中国破译密码的情报机构“701”基地。孩童时期的他经常吃着梨花数蚂蚁,以此来计算自己跟养父共同生活的日子。成年之后依旧自闭脆弱的他,每天面对着墙上五颜六色的图表和数字涂涂抹抹,寻寻觅觅。在破解那部所有人都无计可施的密码(紫密)之前,他在同仁的眼中不过是一个懒散的闲人。

孤独,揭示密码破译者的孤独,是这部小说的主题。尽管内容抓人眼球,但《解密》并不是一部惊悚悬疑类的小说。书中有一个匿名的旁述者,最后向读者揭开了容金珍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如何陨落的真相:一个简单的错误造成了一个天才的夭折(小偷在火车上偷走了容金珍的皮包,里面有他工作用的绝密笔记本,导致他伤心病狂,发病致疯,成为废人),曾经的民族英雄最后只好在前任特工同仁的照顾下,在疗养院中度过痴呆的余生。

如果你试图以此书来了解中国情报组织的机密,或许会失望,因为麦家先生没有利用密码破译的过程向我们揭露这个职业的秘密故事,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位天才试图努力破解另一位天才竭力构造的谜宫——结果却造成史上最令人心碎的”悲剧故事。本书将沉重的历史以轻缓的方式讲述给读者,生动好看。比如里面有一段写到容金珍因为用“封建迷信”的传统帮同事们解梦而被罚,写检讨书。又比如,容金珍的生命一旦受到威胁,那么作为保护他生命安全的保镖的任务就是要先把他杀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身上的机密不致于泄露。等等。

这样一个怪异、扭曲、非常的故事,却被作者用优美生动的散文化的语言书写了出来。破译密码的过程,就好像伸出手试图去抓飞在空中的小鸟一般神奇。书中的每个角色,甚至是那些非科学工作人员都鲜活如真:好像容金珍试图去破解的那些无实用的密码一般“奇异,古怪,心怀不轨”。书中零散地充斥着各类情感,但表达却是浑然一体,毫不做作。因为脆弱,容金珍无法忍受“其他人身上那些数不清的个性和毛病”,所以他爱上了一个“来无声去无息”的女人,后来她做了他妻子。

麦家被誉为“中国的丹·布朗”,但除了他们的书同样高达百万的销量以外,两位作者似乎没有其它相似之处。我们从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也能读到像彼得·凯里的小说那样被完全带入一个全新世界的神秘主义。书中这位如此不平凡的主人公,这个冷漠与温柔可以如此和谐并存的神秘人物,让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汤姆·麦卡锡的经典作品《C》。不仅如此,麦家的写作方式具有独树一帜的特色,他喜欢与读者们玩文字游戏:他的传述经常这样,前面说,“事情无疑就是这样可信的。”但紧接着,在下一段落里,他会立刻为了那个被修饰过的真相而道歉,乞求读者的原谅。总之,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次诱人而神秘的中国之旅,这绝对是一次淋漓畅快的阅读体验,请尽情享受吧。

  • 上一篇百科:欧阳山
  • 下一篇百科:当年明月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麦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