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张清杰

张清杰(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0 0

张清杰(1958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西峡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清杰在新一代复合材料的非线性性能和材料设计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提出了新一代复合材料二类重要非线性性质的预测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先后负责和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10余项,在新一代复合材料(包括梯度复合材料、纳米复合材料、高性能复相陶瓷材料)的非线性性能和材料设计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提出了新一代复合材料二类重要非线性性质的预测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对这些关键新材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任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中文名:张清杰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汉族 籍贯: 毕业院校:洛阳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 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出生地: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职务: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个人简介

张清杰,男,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常委。兼任武汉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

人物履历

1978.02-1982.01,洛阳工学院拖拉机设计与制造专业

1982.02-1984.06,华中理工大学船舶结构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4.07-1987.01,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0一研究所工作

1987.02-1990.10,华中理工大学船舶结构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0.10-1992.10,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1992.10-1994.11,武汉工业大学副教授、结构工程与力学系副主任

1994.08-1995.08,武汉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1995.09-1997.10,武汉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处处长

1997.11-2000.05,武汉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00.05-2010.06,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04.03-至今,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0.06-至今,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研究方向

材料合成与加工新技术的建模与计算机仿真、材料微观的力学与设计。

学术兼职

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技部“十一五”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总体专家组成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科“十一五”发展战略咨询专家组成员

研究领域

1、新能源材料(高效热电材料)及其发电系统

2、先进复合材料技术及应用

3、先进功能材料微观力学与性能的理论预测

研究成果

张清杰教授同日本科学家新野正之合作,提出了将基于高效热电材料的太阳能热电转换技术与基于光伏电池材料的太阳能光电转换技术进行集成复合的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技术的新的科学构想,得到我国NSFC和日本JST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支持,研制出了具有中日双方各50%知识产权的国际上第一台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的实验系统并试验成功,开辟了太阳能全光谱(200~3000nm)直接高效发电技术的新途径。

在此基础上,根据太阳能高效热电—光电复合发电技术、工业余热高效发电技术和微小温差发电技术的发展对高效热电材料提出的重大需求,同团队成员合作,提出了通过研究在不同尺度下(原子—分子、纳米—介观和亚微观尺度)热电材料的电热协同输运规律,特别是低维结构和复合结构中的新的物理效应对电热输运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热电材料微结构的形成规律与控制原理及热电材料的集成制备新技术,大幅度提高热电材料性能和发展新的热电材料体系的科学思想,这一科学思想得到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支持。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高效热电转换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研究”2006年获得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支持。

在高性能热电材料的制备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体系的研究方面,同团队成员合作,提出并建立了非平衡状态下纳米晶热电材料制备新方法、应力诱导低维结构热电材料制备新方法、交叉共沉淀结合放电等离子体快速致密化制备纳米晶热电材料的新方法以及它们的集成制备技术;利用新的制备方法和技术,研制的P型和n型填充式CoSb3热电材料的最大性能优值ZT分别达到1.2(800K)和1.25(850K),P型Bi2Te3系热电材料的最大性能优值ZT达到1.35(300K),是目前国际上报道的这些体系的最好数据。相关研究在APL、JAP等重要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如APL90,2007;APL89,2006;APL87,2005;JAP100,2006;JAP97,2005等)。

张清杰教授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和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在AppliedPhysicsLetters(APL)、JournalofAppliedPhysics(JAP)、ChineseScienceBulletion、ActaPhysicaSinica等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64篇,被SCI和EI等著名检索工具收录和引用20余篇次,编着并出版学术着作1部。

学术成就

长期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先进复合材料与结构、材料微纳计算与新材料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研究工作,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在《Nature》《NatureNanotechnology》《NatureCommunication》《PhysRevLett》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60余篇。先后担任国家973计划项目《高效热电材料与器件》首席科学家(2007~2017);科技部第一届国家基础研究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2020~);科技部《面向203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战略规划研究》材料领域专家组组长;科技部《面向2035年交叉前沿与颠覆性创新战略规划研究》材料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指南编制专家组成员(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功能基元序构的高性能材料》专家组组长(2019~)。

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专家,高度重视大学的战略管理研究,十分注重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引领大学的发展,十分重视大学现代治理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武汉理工大学的办学思想体系、发展战略和实施途径,主持制定了《武汉理工大学章程》《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武汉理工大学“十三五”发展规划》,推动发展战略与规划的有效实施,引领武汉理工大学快速和高质量发展。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出版和发表了系列高等教育管理的论著,包括《智慧光耀下的大学之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等。

相关信息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主旋律,其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人的幸福、尊严和美好人生成为社会的心声。我们的教育正是遵循着这个根本原则,为每一个学生创造美好人生,为每一个学生家庭创造幸福,为我们的社会创造和谐。武汉理工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建设“让人民满意、让世人仰慕的优秀大学”作为学校的崇高的大学理想和核心价值追求,以激励一代又一代武汉理工大人为之不懈的奋斗,而培养卓越人才,让我们的学生享受美好的人生是这一核心价值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学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

学校担负着为我国建材行业、交通行业、汽车行业和区域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和提供高科技成果与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承载着5万多名学生和5万多个家庭的殷切期望,面对这份沉重的责任,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构筑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如何有效地实施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依赖于对卓越人才和卓越教育的认识。只有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够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导和推动学校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

一、树立卓越人才观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对胡锦涛总书记论断的体会尤为深刻。当每个学生满怀着对美好明天的向往,跨入学校大门、走进课堂、面对我们的那一刻,卓越人生就已经成为他们终身不懈的追求并赋予了学校沉重的责任。为了勇担这份沉重的责任,首先必须形成学校的卓越人才观。

学校的卓越人才观基于对卓越内涵的深刻认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每个人都会被崇高的目标所引领,不断追求卓越。美国的著名成功学大师博恩·崔西对卓越有一个经典的定义:“不断地为自己确定越来越高的目标,然后尽一切可能达到这些目标,你就会成为一个卓越的人”。美国NBA著名教练帕特·莱利也有一句关于卓越很著名的话:“不断力求做得最好,就能逐渐达到卓越。”可见,所谓卓越就是对一个个更高目标的追求,就是不断地自我超越。人类追求卓越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有史以来,卓越不但引领着自然的进化,而且也引领着人的成长和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者发展”形象而又深刻地说明了优秀和卓越对自然演化的根本作用,优秀的物种会通过自然选择发展壮大,争优或者说追求卓越引领着物种的进化、自然的进化。

人的成长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人的生理成长、能力成长、精神成长无时无刻不需要全新或卓越目标的引领才能达到和完成,从而实现人的发展,只有人的发展才会有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够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理想社会。所以,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实现个人超越,才能够不断成长,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从而成就卓越人生,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这是成长的逻辑,发展的逻辑,人生的逻辑,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和源泉。

学校的卓越人才观具有自己的深刻内涵。人的内在精神和外在事业使卓越人才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卓越追求,二是卓越能力。所谓卓越追求,是指人的道德、价值和内心世界的取向和标准,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荣誉感,第二个层次是人生境界。荣誉感是个人道德体系的基础、价值追求的引领、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前提,只有在强烈荣誉感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事业荣誉感、民族荣誉感、国家荣誉感,从而形成个人完整的道德价值体系。荣誉感之所以构成个人内心世界的一个支撑,在于荣誉感是建立在个人尊严的基础之上。

人是否拥有尊严是人的内心世界一条十分鲜明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人的内心价值追求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境遇:一边是拥有尊严,因而是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个人的追求对社会具有正面和积极意义;另一边是失去尊严,因而是消极的,失望的,充满否定和怀疑的,个人的追求对社会具有负面和消极意义。我们的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个人的尊严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就是让生命拥有尊严。温家宝总理还把能否“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上升为国家民生目标。可见,由尊严到荣誉感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只有在尊严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崇高的荣誉感,在崇高的荣誉感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心所至,无所不至”的至高人生境界。至高的人生境界为追求卓越开辟了强大而又宽广的内心世界,促使人宽容、向上、奋斗不止,从而成就卓越人生。

所谓卓越能力,是指人的知识、才华和成就事业的能力和基础,也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适应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创新能力。适应能力是人生最基本的能力,是追求个人事业的基础。适应能力之所以构成卓越能力的基础,是因为能否适应环境是适应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个人追求事业的一条十分鲜明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人的能力实现和事业追求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境遇:一边是能快速适应环境,因而很快发挥所长,创造伟大的事业;一边是不能适应环境,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总是处在事业的边缘,甚至被环境所淘汰。

因此,无论个人有多大的能耐和抱负,能否适应环境是一个基础和起点。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就曾经指出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可见,由适应到创新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只有在适应能力基础上的创新能力才是真实的和现实的能力。因此,只有在适应的基础上创新、创业、创造,才能成为卓越人才,成就卓越人生。

“这就是你们梦想的大学,大学就是你们寻求人生价值、寻找自身使命的地方”。16日,武汉理工大学举行2010级新生开学典礼,近万名新生身着整齐的军训服装会聚博学广场,校长张清杰鼓励新生经常仰望“大学的天空”,“大学的天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会照亮你们人生的道路,让你们找到人生的目标”。

●帮学生了解大学精神

张清杰说,选择将大学第一堂课放在开学典礼,并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与精神,“是我作为校长对同学们的重要责任”。他引用美国《时代周刊》编着的《人类1000年》一书中开篇语:“今天,在世界各地,大学已经成为每一代人发现自我、寻找自身使命的圣地。”他说:“大学的天空布满大师的身影,会引领你们的人生追求;大学的天空充盈着独特的大学文化和精神,会锤炼你们的品格,磨炼你们的心性。”他向学生们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和“厚德博学、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寄语他们做一个有着崇高的荣誉、卓越的能力和至诚的爱心的“理工大人”。

●送报赠言近万名学子

张清杰介绍,学校专门在校报上开设“迎新专栏”,9月8日刊登他和校党委书记刘伟的3篇文章,并将报纸送到每名新生手中。他在文章中提及,希望新生“有崇尚真理的价值追求,有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有报效国家的社会责任,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昨日,张清杰将流传于美国哈佛大学校园中的一句箴言赠与在场近万名新生:“投资未来的人,是忠于现实的人。”他鼓励新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迅速摆脱中学期间被动学习的习惯,进入主动学习和自由思考的阶段;把适应能力作为自己一项最基本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

  • 上一篇百科:芈月
  • 下一篇百科:黄建国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张清杰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