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窦树军

窦树军(空一师三团修理厂探伤技师) 0 0

窦树军,1972年3月出生,男,汉族,空一师三团修理厂探伤技师,空军五级士官。
    中文名:窦树军 外文名: 别名: 民族:汉族 籍贯: 毕业院校: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空一师三团修理厂探伤技师

人物荣誉

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一等奖、空军首届青年学习成才奖、空军机务保障金质荣誉奖;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2009年被列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提名奖名单。

人物故事

2008年10月1日清晨。夏威夷国际机场。

美国太平洋基地总军士长罗伊隆热情地伸出手来,迎接远方的客人。这些客人并非达官显贵、星级上将,而是一群来自中国的普通士官。一位面色紫红、皮肤黝黑的青年人,尤其引人注意:双手皲裂,“搓”得人皮肤生疼;胸前8枚闪闪发光的军功章,见证其不平凡的功勋。

“中国士兵,真棒!”罗伊隆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叫窦树军的青年人腼腆地笑了。作为中国空军唯一的士官代表出国考察,他既自豪又羞涩:给我这么大荣誉?我做的事情,都很平凡。

但战机记得一切:16年,窦树军先后为7500余架飞机作过“体检”,及时发现12起重大故障隐患,为国家避免经济损失3亿多元。生于“草根”,经他手的战机却高飞于云端,傲视茫茫天地。

战友们把一个当之无愧的称号送给他——“战机神医”!

“职务上我是个‘兵’,

技能上我要超过‘官’”

“神医”也曾神伤过。甚至偷偷问自己:你是不是干飞机探伤这块料?

那是19年前,窦树军刚刚告别黑土地,走进誉满全军的空军航空兵第一师,走路都像踩在云朵上,美极了:虽然咱不能像飞行员那样神气地翱翔,但给战鹰做保健医生,也不错啊!

但很快,看似普通的验伤工作把这小伙“折磨”得睡不着觉了。

探伤组有9名同志,一到现场实践,别人持仪器都能在发动机残片上发现“裂纹”,就他,要在师傅提示下才能找到。战友们的眼神、师傅的催促,都叫他抬不起头来:“窦树军,你行吗?”

想撤,一次观摩叫他欲走不能。

师机关组织了一次“空一师光荣历史回顾”。听着听着,小窦的眼睛越睁越大,自己跻身的是一支多牛的队伍啊!1950年12月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支入朝作战的航空兵部队,出击美军。人均飞行时间只有几十小时的空一师飞行员,勇敢地击落击伤敌机88架,美军当时最新型战斗机F-86和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纷纷落马……放眼世界航空史,这都是奇迹啊!

“那些战斗英雄,有的家境比我还差,放牛娃出身,条件那么艰苦,都干出轰轰烈烈的业绩,我们今天的环境优越多了,难道还出不了成绩?”窦树军琢磨。他把一句话端端正正抄在笔记本上,也隆重地刻在心里,“宁肯自己辛苦千万遍,也不让飞行员担半点风险”。

凤凰涅槃,窦树军向“死”而生。

三条“窦氏军规”,他给自己定下了:少睡、少玩、少看电视,腾出时间学习。军校老师发现,这个小伙课上最认真,课下最啰嗦——提问多嘛!因为勤奋,窦树军还闹出过笑话:由于教员讲得太快,他没听懂“楞次定律”,禁不住午饭时还与同学们比划这个问题。结果,被值班干部认为在划行酒令,好一顿训话!

“优秀学兵”、“最认真、最刻苦的学员”,窦树军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书面答卷!与此同时,他清晰地意识到,“保健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最终得看临床。伴随装备更新步伐的加快和高科技探伤设备的开发和运用,经验及书本知识当家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实践中,“窦大夫”靠一股钻劲儿闯通关。

2002年初,他所在的团改装国产某型新机,由于探伤设备落后,影响了探伤质量和效率。窦树军急得团团转,得知兄弟团配发了当时国内最新的探伤仪后,软磨硬泡把仪器借回来。

一瞅控制面板,他愣了:一个个陌生的英文单词,简直天书。窦树军的字典里,没有“服输”这个词。他买来《英汉双解词典》,一边捏着各种叶片裂纹样本,观察记录波形,一边中英对照,念念有词。短短一个月,用秃了19根铅笔,摞起了一尺多高的草稿纸。当新式探伤仪完璧归赵,窦树军的工作间里,一面写有心得的展板却挂了起来,主题为《综合运用4种探伤方法对新战机19个重要部位进行探伤的方法步骤及要领》……

作为一名士官,窦树军在探伤领域逐步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但飞机修理厂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军官众多、高手云集,不时有一盆冷水兜头泼下:“再扑腾又能翻出多大浪花,小心别被水呛着!”

“职务上我是个‘兵’,技能上我要超过‘官’。”窦树军想。

“不能让一条细小的裂纹,害了一个国家!”

美玉,莹然有光,然世人不觉其光耀,因美玉藏技于真。与权威专家的交锋,让人们看到了普通士官如何大绽光华。那是2005年8月,窦树军用超声波探伤仪对7号战机的发动机进行“B超”检查。

他负责的领域,是给飞机的发动机探伤,发动机对飞机的意义,正如心脏之于人,重要性不言自明。这个看似坚强的家伙有脆弱的一面,受飞行时间、材料、结构、不明物打伤等影响,其叶片上很容易产生肉眼看不见的细小裂纹。高速飞行时,叶片可能折断,打伤液压系统、操作系统,甚至击穿油箱,叫战鹰和飞行员命悬一线。要想防患于未然,全凭探伤师望闻问切。

检查中,窦树军发现,该发动机一级压缩器一块叶片榫头部位的波形有微小差异。经过反复分析比对,他得出判断:榫头内部可能有隐形裂纹。事关重大!窦树军立刻报请上级批准该架飞机停飞检查。

闻讯赶来的专家却否定了窦树军的结论:“回波差异是探头与榫头接触距离没有掌握好,产生‘提离效应’引起的。飞机可以正常飞行。”

闻言,官兵们松了一口气。倔强的窦树军却拒绝在放飞单上签字。

专家追问:“可能有裂纹就代表一定有裂纹吗?”

是啊,一旦飞机停飞、脱发、送厂检测后没有裂纹,后果谁来承担?依了专家不就没责任了……但这念头,只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不,绝不能那么卑琐。窦树军痛苦地合上双眼,几年前一起机毁人亡的惨烈事故,涌上心头。朝夕相处的战友在刹那间撒手人寰,国家上亿元巨额财产化为乌有,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永难复原。那是他一辈子的伤心事,虽然事故与他无关。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一个古老的英国民谣,被中国的探伤师重新演绎,凝结着他们的良知与职业操守:“绝不能让一条细小的裂纹,害了一个国家!”“至于我个人,虽粉身何憾。”

由于窦树军的坚持,发动机最后被送到北京某研究所“会诊”去了。得出的结论让专家们吸了一口冷气:榫头因疲劳使用、工艺等原因产生了细小裂纹,在工作状态时随时都有可能断裂,如不及时停飞,后果不堪设想。

如山的责任,有时不是由位高权重的将军背起;疆场上的胜利,要感谢那些默默无闻、慨然赴命的士卒。

“他把我们娘俩也奉献了!”

月光如水照楼台。也照在王卫莲面前的信纸上。作为探伤师的妻子,她已心乱如麻。

之前,她与婆家人约定:“信的内容如果是报平安、有喜事的信,那就寄给树军。有困难、有变故的,寄给我,他工作责任大,不能分心。”这不,信来了,问她,婆婆病情又加重了,能否回去看看。

应该回去,一个声音说,婆婆患过乳腺癌,又做过三次子宫肌瘤的手术,身为长子的窦树军,怎能不在病榻前尽孝。可眼下他去南方驻训了,刚刚出征两天。

嫁给他的时候,图的就是他对工作的认真:“跟这样的人过日子,踏实。”没多久她就意识到,太爱岗敬业了,未必是全然的好事,至少对家属而言。一次来队探亲,她临时住在附近的一农户家,丈夫脱不开身照看她,结果,不会烧火炕的她差点煤气中毒身亡……

她怨过,怪过,说他一根筋,可这样的日子啊,过着过着就习惯了,因习惯而理解,因理解而分担:“得了,我替他回趟家,看看婆婆吧。”第二天,王卫莲把儿子托付给邻居,带上家里仅有的2000元,踏上北上的路。

此刻,千里之外的南方,窦树军正在炎炎酷暑下,忘我地投入一场实兵对抗演练中。机场像个密不透风的大蒸笼,闷热难耐,而他还得提着探伤仪,在发动机狭窄的尾喷管里钻进钻出,不时与50℃左右的内壁亲密接触,体内的水分拼命地往外涌,背上划破的伤口火辣辣地痛……

问他:“觉得苦吗?”

窦树军轻描淡写地答:“这算啥!恐怖的还在后头!冬天才可怕!”东北的冬天,气温往往只有二三十摄氏度,零下的。狭窄的飞机进气道容不下肥大的冬皮服,窦树军和同事们只好脱下外衣,穿着轻薄的工作服爬入“冰窟”。极度深寒,往往在10分钟内就冻得他们浑身哆嗦,牙齿“咯咯”地打着冷战,皮肤疼得钻心。长年如此劳作,长期保持一个姿势探伤,叫37岁的窦树军病痛缠身,患上严重的颈椎病、风湿病和腰肌劳损。

“你这么干图个啥啊?”老乡、战友看着心酸。

从军19年,他还是个士官,尽管荣誉节节提升:从师优秀士官、空军优秀士官到全军优秀士官。他是士官中的明星,被军委首长亲切接见过,照片与“空中勇士”张积慧、“孤胆英雄”华龙毅和“机械师尖兵”夏北浩并排悬挂在空一师荣誉馆。

除此之外呢?

1999年底,荣立过两次三等功的小窦得到一个消息,他有机会提干了!全师士官提干的名单,有他!正欢欣鼓舞,又一个消息传来,修理厂面临撤编,提干名额要被截留,树军啊,你悬!

有人“提醒”他,多走动走动吧!找找关系。一根筋的窦树军却坚信,过硬的素质才是提干的先决条件,其他方式换来的荣誉,俺不要!

难得的提干机会与他擦肩而过。2003年、2005年,军区空军、空军从保留特殊人才角度出发,又先后两次把他作为提干的头号人选向上级推荐,都因年龄的硬指标,被“卡”住了。“老窦,你别失望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领导、战友怕他想不开。“没事。既然不能成为干部,那就要当最好的士官。”老窦的心里,敞亮着呢!

可士官,能让咱当一辈子吗?

这个梦,好像也要碎了。2002年6月,部队到某海域执行重大任务,窦树军头一个请战。领导告诉他:“今年可能没有选取四级士官的名额。方便时回家联系工作吧!”

窦树军顿时百感交集:呵,要复员了啊,我的“战友”们怎么办?

那天晚上,机场格外空旷安静,窦树军绕着机库走了一圈又一圈,一遍又一遍抚摸着机头。天空中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无人看见这汉子是否泪光盈盈。但他每一个举动都在表达一个意思:打心眼里舍不得离开。

老窦心里其实有太多的舍不得。

对妻子、孩子,他何尝舍得?结婚以来,妻子就带着孩子候鸟似的跟着他,别的女人都有的安定日子,他没给过她。

对战友,他何尝舍得?出名后,一些地方的航空公司开始出高薪来挖他,许诺:“只要你能来,不用培训,直接上岗,家属工作孩子上学一并解决。”窦树军不肯走。用他的话来讲:“人不能翅膀没硬时奔向部队,翅膀硬了飞离部队。人要讲良心!”

为了良心,窦树军背起了太多的承担:

2007年9月,他所在的团赴某地执行对抗演练任务。“开战”不久,窦树军就遭遇了难题。“敌军”数架飞机有被不明物体打伤的迹象,而他们携带的仪器又不能对飞机发动机叶片进行全面检查,兄弟部队得知窦树军在就向他请求技术支援。

“敌”“我”交战,帮还是不帮?不帮,自己就多一份胜算;帮,对方将会成为更强劲的对手。思量再三,他向领导请求支援对方。战友怪他长他人威风。窦树军正色道,只有“蓝军”强,“红军”才能更强;今日互为对手练攻防,他朝联手克敌,胜算就更大,中国军队才能扬威于天下。

“窦师傅”(这是官兵对窦树军的爱称)想的,不是一人一部之得失,是一个国家整个军队的成败。不知道老窦是否常读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纵使不读,胸中的气象已自成锦绣文章。

小士官有大眼光、大胸怀。

如今,只有他一个了

凭着过硬素质和突出贡献,窦树军终于实现了留队愿望,荣立了一等功,被树为全师先进典型。

多年来,只要兄弟单位求助,他就毫不吝惜地把“绝活”相授,先后为7家兄弟单位提供了40多次技术服务,亲手带教出26名探伤骨干,其中有人成为空军级技术骨干,有些骨干已成为他的上级。

当年,与他一起在机务训练团学习探伤的新兵有21人,军校士官班学习探伤的学员有17人,如今,只有他一个仍坚持在“探伤”岗位上。16年来,已累计在飞机进气道内工作达5000多小时、爬行60多公里,并出色完成了国庆50周年首都阅兵、入闽轮战、鼎新战术对抗、实弹打靶等11次重大军事任务。

他探索总结出“先涡流、后渗透、再超声”三步定位等四种新型探伤方法,使飞机探伤精准率达到了100%。

他改装的探伤员防噪系统,既能防止探伤员因长期强噪音引起疾病,又破解了事故信号听不准的难题……

正如采访中空一师政治部主任韩宪锋所言,只要努力,无论是多小的一粒“微芒”,都有机会成为一块了不起的“马掌钉”,一旦找到与时代对应的节点,人生的“战机”会一飞冲天。

  • 上一篇百科:河村隆之
  • 下一篇百科:最美女教官
  •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

    姐的欢喜 » 窦树军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