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面女(有着文面习俗的独龙族妇女) 0 0
文面女,特指有着文面习俗的独龙族妇女,她们生活在云南省的独龙江两岸,由于文面的习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废除,到2012年,这一人群仅剩下38人,因此,文面女又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
中文名:文面女 外文名: 别名: 民族: 籍贯: 毕业院校: 职业: 主要成就: 地理区域:云南独龙江乡 文化起源:原始部落的成人礼 稀缺性:被族人称为“活化石”仅剩30个
简介
独龙族是一个云南特有的民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现仅有人口5500多人,多半在独龙江狭长封闭的峡谷里聚居。
按照旧时的习俗,独龙族少女长到十二三岁就要文面,而且在出嫁前必须文面,这些文面的独龙族女人习惯的被称为文面女。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更替,文面习俗逐渐消失,至2012年,独龙族仅有38名文面女在世,年纪最大的105岁,最小的60岁,平均年龄都已过了古稀之年。即便比较乐观的估计,也只要30年左右,这种近乎原始的文饰艺术就只能成为照片里的记忆,她们的影像和生活因此显得弥足珍贵,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
文面女是独龙族的一种象征,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一些民俗研究专家正在试图为保护这一古老文化进行探讨和努力。而国内的一些文身师,也试图亲临现场,对文面习俗进行抢救、发掘,以留下这段珍贵的历史。
形成
文面的原因
独龙族文面的缘由至今没有定论,比较可信的说法是:为了防止峡谷中其他逐渐强大起来的民族抢夺,人丁稀少的独龙族只得一次次往更偏僻的大山深处迁徙,独龙族的少女不得不在姣好的面容上刺上可怖的蓝黑花纹,以丑陋的面容来躲避劫掠之灾。
文面方法
文面时,文面师先用竹签蘸锅烟灰在脸上描好文型,然后沿纹路用小木棍敲击荆棘的硬刺或带针的木棍,依图案刺破皮肉,刺成一行行针眼,擦去渗出的血水,敷上用锅烟灰和植物拌成的黑汁。几天后,创口上的痂脱落,脸上便留下永久的花纹。这些花纹是一串串呈浅黑色的圆形、菱形、X形、心形的刺纹图形,交织于细细的皱纹中,给人沧桑的感觉。
给一个人文面大约要花整整一天时间,一般文面师多由长辈的女人充当。
生活
居住
文面女多居住在简陋的木屋中,这种木屋用原木和薄木板搭建。
饮食
文面女主要种植苞谷作为主食和酿酒,玉米渣可以用来喂猪,秆子是火塘里的好材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收入
文面女的家庭普遍年收入不到千元,编织独龙毯是文面女的传统手工艺,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这种毯子亦衣亦被,睡觉时可当铺盖,外出、劳动时又可当外衣,更可以拿到县城,去换回急需的盐巴、苞谷酒、塑料脸盆、饲料等生活用品。
婚姻
独龙女人是没有嫁不出去的,即使离过婚的女人也如此,而且找上门的更多的是从未结过婚的小伙子。独龙族社会对于寡妇并不歧视,她有改嫁的权利,但改嫁的对象必须是依转房制嫁给男方家族中同辈弟兄,只是在没有适当人选后,才可转嫁他族,此外还不得返回娘家。
另外一种“非等辈”婚,是不同辈分的男女之间的婚配形式。这种具有群婚制遗迹的对偶婚只是排除了亲生父母和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性关系,除此之外是不分辈分老少的。1949年以后,随着婚姻法的实施,独龙族社会的婚姻习俗已逐步步入外部社会轨道。但老文面女们的婚姻像人类历史上“婚姻史上的活化石”似的仍留存在封闭的独龙江峡谷。
禁忌
禁止捕杀彩蝶
独龙族认为,世间有生命无生命的东西都有灵魂,一个是生魂“卜拉”,一个是亡魂“阿细”。“阿细”是人和动物死后出现的第二个灵魂,他们认为漂亮的花蝴蝶就是妇女们的“阿细”变成的,红、蓝、白色的蝴蝶是男人们的“阿细”变的。蝴蝶死了,人的灵魂也就永远不存在了。所以,许多文面女脸上都是似蝶状的花纹。故独龙族曾禁止捕杀彩色的蝴蝶。
消失
1、独龙族的年轻一代不文面,其中一个客观因素是“掌握文面技术的人没有了”。
在20世纪六十年代前,族里有专门的文面师,随着文面的习俗消失,掌握文面技艺的文面师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这项技艺也就失传了。
2、外界的一些政治因素。
在民国时期,政府就明令禁止过女性文面。1967年,文面的习俗彻底被废除。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
声明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姐的欢喜网的价值判断。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