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平亚丽(国家残疾人运动队队员)

人物故事

零的突破

天性白内障,视力不及0.1。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许海峰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拿回第一块奥运金牌的一个月前,平亚丽在纽约残奥会B2组跳远比赛上奋力一跃,为中国捧得了第一块残奥会金牌。

1961年,平亚丽出生在北京,不久后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平亚丽8岁的时候,母亲患癌症去世。

平亚丽在美国比赛成为这样的第一,的确有点巧合,毕竟,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上,残奥会一般都是在当届夏季奥运会之后举行。但同样获得冠军的平亚丽,知名度显然要比许海峰小得多。许海峰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先后担任国家射击队和现代五项队的总教练。而平亚丽当初凭着一股劲要拿金牌的动力,却只是因为拿了金牌,回国就可以继续在国家队训练,能够有一点儿工资。

“那天是6月24日,盲人跳远B2级的比赛在11点多进行,我的成绩是4米28。当时跳完之后,身旁有人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我只听懂了平亚丽和CHINA,还是教练告诉我夺得冠军的。”平亚丽直言,当时并不知道这块金牌的价值所在,之所以拼尽全力,是想让大家知道,残疾人也不差,同样能从事体育运动。这也是她当初练起跳远的目的。

原来,自12岁进入盲校,平亚丽的运动天赋得以展现并被加以培养,但是碰到的最大困难并非训练上的艰苦,而是缺少残疾人的专门场地。“我们希望像健全人那样,但是担心同场训练会影响到他们,我和队友只能趁着他们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插空训练。”

那个时候,获得冠军可以继续留在队里,这意味着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也是促使她全身心投入的动力。“母亲在我八岁那年患病离去,去世时她的眼睛没有闭上,我知道她放心不下我,这个孩子又没眼睛又没妈,怎么活?父亲也常说,只要他还活着,就有我一口饭吃,但我不能让他养活一辈子,我得自食其力。”

1988年,平亚丽为了照顾年幼的儿子,结束了自己九年的运动生涯。这期间,她先后参加过残奥会、两届全国残运会、两届远南运动会,获得了十多枚奖牌。

艰难创业

退役之后,平亚丽进入福利企业,虽然工资不高,但她过得很知足。然而,没过几年,体制改革加之工厂效益不好,平亚丽只能在家待业,每月285元的工资让她的生活变得异常窘迫。

“既残疾又下岗,还要和盲儿子相依为命,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下个月的生活费够不够,我不知道能给儿子一个怎样的将来。”面对一团糟的生活,平亚丽痛不欲生,她甚至想过变卖那块让她不再平凡的金牌。

这时,偶然结识的医学教授王金旗给了她莫大鼓励,他开导平亚丽,每天都这么悲痛根本无法解决下岗待业和儿子眼疾的问题,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终究还是可以去争取,我还年轻,不甘心靠政府的救济生活,我想过和健全人一样的生活,”平亚丽回忆说。“他这么一劝,我也逐渐想明白了,人生需要认真思考、合理经营,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奥运会,步步争先才能笑到最后。”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平亚丽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1999年6月,靠着亲朋好友的东拼西凑,利用自己在盲校里学过的中医推拿技能,平亚丽在家里办起了盲人按摩所。居委会干部做起了义务宣传员,社区居民纷纷前来捧场,平亚丽也尽心尽力地为大家服务,“没想到当月就赚了2000块”。

创业的过程有甜也有苦。平亚丽说,旧版的百元和十元相像,她曾把100元当作10元找给顾客;有时候还会收到假币,不但白干,还倒找给人家很多钱;由于自己不懂市场调研、经营管理,开办第二家店面时遭遇了失败。

2002年,所有的债务全部还清,2008年,连锁按摩店开到了三家,平亚丽的生活蒸蒸日上,每个认识她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她的自信和乐观。

母子深情

支持平亚丽这么多年自强不息的动力,一是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创业信念,二是作为母亲的责任。由于遗传,她的儿子视觉也有障碍,平亚丽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把儿子培养成为一个自立自强、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人。

她这个作母亲的要作儿子的榜样。作为母亲,她深深体会到父母是多么希望孩子能够自立自强,在人生的前方找到那个目标,在这个社会上有一席立足之地啊。她还记得在她失意的那些年代,每当她带着孩子回到父亲家时,父亲总是很烦,但不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接待他们娘俩。现在她知道,父亲当时看不清自己女儿的人生前途,父亲的失望和痛苦就像双刃剑,不但刺痛着他的女儿,也刺痛了自己。

她理解了父亲,这种理解使她也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整个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她也是个受教育者,是个学习者,也是个不断进取的完善者。

儿子爱听歌,创业成功的平亚丽还给他买了一套音响,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虽然有残疾,但没有过残疾的生活,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思想和心灵是健康的,和儿子的生活是快乐的。”

传递火炬

2008年9月6日晚上,北京2008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平亚丽在导盲犬Lucky引导下,接过另一位残奥会冠军孙长平手中的火炬。就在此刻,她得到了全国人的欢呼,中国人重新记住了平亚丽们——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起步阶段为了祖国荣誉献出无悔青春的一代残疾人运动员。平亚丽最后将火炬交接给主火炬手侯斌,她和她的导盲犬成功完成了火炬传递任务。

而早在8月6日,平亚丽担任了北京站火炬传递的第三十棒火炬,传递了奥运会火炬。

外界评价

退役不可怕,可怕的是退缩。平亚丽顶着重重压力,靠着信念的支持,开始学习按摩、推拿,并在家开起了按摩室,成为高级按摩师。平亚丽用真实的境遇还原了一个退役运动员的奋斗史:只要端正心态,勤勉好学,靠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养活自己。

个人荣誉

2011年7月13日,由北京市体育总会、北京市体育记者协会联合举办的北京体育“世纪十佳”评选揭晓颁奖典礼,当选“世纪十佳”女运动员。

姐的欢喜 » 平亚丽(国家残疾人运动队队员)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