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叶高翔(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人物经历

1977年11月~1978年10月,工作于浙江长兴工农陶器厂。

1978年10月~1982年7月,就读于杭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2年8月~1995年1月,任教于在杭州大学物理系。

1985年8月~1986年7月,美国印地安那大学作访问学者。

1985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杭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9年10月~1989年12月,在意大利国际物理中心学术交流。

1992年2月~1994年11月,就读于浙江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5年1月~1996年11月,担任杭州大学物理系副主任。

1995年12月,晋升教授。

1996年11~1998年9月,担任任杭州大学物理系主任。

1997年1月~1998年9月,兼任杭州大学校长助理。

1999年7月,担任浙江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3年4月,担任浙江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

2005年2月~2008年12月,担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8年12月,担任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正校级)。

2009年10月10日,担任杭州师范大学校长。

2012年4月11日,兼任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委员会副主任。

2012年11月14日,提名为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校友分会副理事长侯选人。

2013年6月26日,担任浙江科技学院党委委员、副书记,浙江科技学院院长,引起调任风波。

2013年6月28日,当选为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并主持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大会正式会议。

主要成就

教学培育

担任“近代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薄膜物理学”、“群论”、“固体理论”、“高等统计物理学”以及“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主讲工作,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

率先开展了以液相材料为基底的薄膜物理研究工作,并在液面成膜机理、非平整表面效应、薄膜内应力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果,改变了“固体薄膜基底”的传统观念,扩展了薄膜物理的研究领域。

论文著作

先后在《PhysicalReviewLetters》,《PhysicalReviewB》,《SurfaceScience》等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SCI论文约40篇,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影响。

参与项目

(1)“以流体为基底的薄膜物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10174063】;总经费20.0万元;2002年至2004年

(2)“液体基底上金属薄膜的生长机制和物理特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19874016】;总经费23.5万元;1999年至2001年

(3)“薄膜的非平整表面效应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编号:19504003】;总经费7.0万元;1996年至1998年

(4)“非平整表面效应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

【编号:(1997)RC9603】;总经费20万元;1997年至2000年

(5)“非平整表面效应研究(续)”,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资金

【编号:(1997)RC9603】;总经费15万元,研究起讫时间:2001年至2003年

荣誉表彰

1993、1995、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2000年浙江大学校级先进工作者、“我最喜爱的浙江大学老师”之一;

2001年我最喜爱的浙江大学老师”之一,浙江大学学生会;

2002年浙江大学教书育人标兵,浙江大学;

2003年浙江大学教书育人标兵、浙江省教育系统“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个人;

2003年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浙江省教委;

2003年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

2004年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浙江省教学名师;

2008年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

荣获“新浪教育盛典:2011年度微博风尚高校领军人物”。

浙江省高校青年学术骨干

社会任职

现任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姐的欢喜 » 叶高翔(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