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恩施新闻网 恩施州综合门户网站

记者 童秀清 通讯员 张雪艳

“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鸭子塘村委会的院子里,村民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说出自己心里的“五佳”“五好”代表。

几个月间,恩施市大力开展“五佳”“五好”(最佳美丽乡村、最佳美丽社区、最佳脱贫标兵、最佳扶贫干部、最佳扶贫市场主体,好婆媳、好妯娌、好姑嫂、好邻里、好心人)评选活动,凡人善举凝聚成脱贫攻坚中强大的正能量。

“最佳”推动乡村振兴

金秋十月,走进恩施市三岔镇莲花池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民宿住宅,和煦的阳光,绿油油的茶园,火红的灯笼,悠闲的村民,好一幅怡然自得的乡村美景。

坚持城郊休闲旅游发展主题,依托茶叶、蔬菜产业支撑,大力发展城郊农家乐、民宿、湖边垂钓和农事体验等旅游休闲项目,莲花池村成为“全国文明村镇”。

“去年赚了7万多块,今年,游客更多,徒步的、避暑的、旅游的,最多的一个团有100多人……”龙凤镇青堡村村民刘坤正忙着洗菜,他的民宿这些天爆满。

走进恩施市龙凤镇青堡村,山清水秀、道路宽敞、村庄整洁、青瓦白墙是给人的直观印象,一块块青田,一条条大道,一栋栋民宿映入眼帘。

青山绿水、产业发展、干净整洁、乡风文明,青堡村成为远方客人的世外桃源,成为乡村振兴的试点版本。

“搬迁房好漂亮,大舞台建起来……”一段幽默诙谐的快板《魅力甘溪》以土话土语道出了恩施市芭蕉侗族乡甘溪村的蝶变。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当地干部与群众铆足了劲,让甘溪村“微整形”、“换新颜”,从过去的苦日子发展到现在新农村建设的幸福乡村,向“农民富、农业富、农村美”的美好目标大步迈进。

一个个“最佳美丽乡村”“最佳美丽社区”,如珍珠般洒落恩施大地,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五好”引领社会风尚

“好心人,我选曾庆德!”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乐于助人,对待邻里如同家人一般温暖的曾庆德,在“好心人”候选人名单上,票数最多。

自主创业茶厂,主动帮扶贫困户,解决他们收入来源问题,帮他们摘掉“穷帽”……从18岁入党至今,曾庆德时刻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以身作则带头做好事。

“只要谁家有什么要帮忙的,我们肯定会不遗余力。”曾庆德的善举也得到乡亲们的回应,村里的好心人越来越多,互相帮助的场景随处可见。

10月11日,鹤峰口村,87岁的郭伦芝拄着拐杖,在儿媳向美英的搀扶下走上领奖台,接受“好婆媳”表彰。

媳待婆如宾,婆待媳如女。婆婆郭伦芝说,自己腿脚不便,但只要能给媳妇帮上忙,她都会做。

“嫁过来26年了,从来没跟婆婆吵过架。”向美英说着,转过身帮婆婆把胸前的“好婆媳”绶带捋了捋。

当天,恩施市沙地乡对评选的“三优四美五好”先进代表100余人、市场主体5个进行表彰。

10月16日,恩施市太阳河乡对推选的50位“五美五好”先进个人、团体或企业进行表彰。同日,芭蕉侗族乡对评选的78位“五佳五好”代表颁发证书……

好婆媳、好妯娌、好姑嫂、好邻里、好心人,他们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做表率,让凡人善举的感动流淌在每个人心中。

榜样汇聚脱贫力量

“这头小猪仔有点厌食,要重点照料。”恩施市板桥镇大山顶村,谭遵权正在野猪养殖基地照料刚出生不久的小猪仔。

4年前,谭遵权因为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资金等原因精准识别纳入贫困系统。

4年后,谭遵权依托政策帮扶,凭借自身努力,从贫困户成功蜕变成致富带头人。

龙凤镇店子槽村覃仕学的成功脱贫,除了自身敢钻研、肯吃苦的劲儿外,也离不开扶贫干部官华的支持和鼓励。

“想把场子搞大点,可还差点钱。”今年初,发展养殖产业的覃仕学想扩大规模,官华多方协调,很快就为他贷来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

“精准扶贫就像是爬梯子,扶贫干部推一把,我们自己往上爬。”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覃仕学的养殖场里有了15头牛、26头猪,出栏后净收入超过8万元。

位于恩施市白杨坪镇鲁竹坝村白果园组的裕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林地近2000亩,并依山就势建葡萄园400多亩、花海1000余亩。

吸纳社员71户,带动40多户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这个“最佳扶贫市场主体”让昔日穷苦的白果园变了新模样。

扎根天生桥7年,发展500多亩葡萄和800多亩果园,以行动践行“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谭家国;关闭煤矿,投资一千三百多万建设老家,一心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黄大忠;毅然回乡,投资200多万成立花枝山生态茶叶加工公司和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让老百姓日日增收的刘小英……

一个个榜样汇聚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和贫困群众一起步履铿锵,砥砺奋进。

德迅网 » 恩施新闻网 恩施州综合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