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的欢喜姐的欢喜姐的欢喜

正能量容不得“掺杂使假”

  近日,有几段“女孩考上清华后感恩父母”的视频火了。可是有网友发现,几段视频中考上清华的是同一个小姑娘,可她的爸爸一会儿是“工地上的工人”,一会儿是“植物人”……面对质疑,拍摄者分辩说:“我这个本来就是一个正能量的段子,是想让小孩子知道父母不容易,然后他们去学感恩父母,就这么一个段子,我有错吗? ”拍摄者之所以觉得“委屈”,是因为实在想不通:正能量的段子怎么会有错?

  只要是正能量,就不会有错,这观点颇能迷惑一些人。果真如此吗?未必。正如有人反问:摆拍出来的正能量还是正能量吗?@江苏网警的回应一针见血:“希望大家传播真正的正能量,而不是靠编造吸引毒流量”。我们再看这几个视频,蹭高考的热点,借名校的名头,戳亲情的泪点,赚有毒的流量。

  当下,自媒体流行,从各视频平台到微信朋友圈,各种资讯鱼龙混杂。许多平台依法监管,屏蔽了不少假丑恶,逐渐让正能量成为主旋律。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少数创作者打着“正能量”的旗号,故意模糊真与假的界线,人为制造混淆视听的产品。比如去年流行的“男子拉起男童拯救两个家庭”的视频。这号“正能量”作品,没什么诚意可言,只有满满的套路,不辨真假时催人泪下,掀开老底后令人作呕。如此“正能量”只有坏影响。如今,不少人一看到正能量的东西,心中难免打一个问号:这是真的吗?这种将信将疑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不少正能量的影响力。更有甚者,有人还可能由此滋生抵触情绪,认为凡是正能量都不可信。正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不是正能量的错,而是掺假的恶果。

  正能量应该正本清源,必须回归这样一个常识:正能量是真能量,容不得“掺杂使假”。当然,自媒体平台可以搞艺术创作,可以运用虚构手法,创作一些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好作品。但前提是,必须划清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因为不同的作品要对不同的真实负责:文艺作品需要艺术真实,以新闻作品为代表的纪实作品则需要事实真实。这是复杂的理论问题,且不赘述。简单一点说,一个作品如果是导演出来的,就要老老实实标注“纯属虚构”,不能真真假假玩鬼把戏。否则就是故意欺骗,不论“骗赞骗互动”还是骗什么,都不可容忍。这是作品生产与传播的底线。一旦逾越这道底线,就没什么正能量。

  正能量之所以能够直抵人心,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真实。有权威媒体报道,今年高考,安徽盲人考生昂子喻取得了635分的成绩。他不屈不挠的奋斗故事,让很多网友感慨“太励志”。这样的新闻充满了正能量,比一切胡编乱造的离奇故事更能打动人。现实中从来不缺少正能量,只是缺少踏实的发现、诚实的挖掘、真实的呈现。真实的东西可能没有那么多巧合,可能没有那么抓人眼球。但是,真实本身就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只有真,才能抵达善,才能通向美。正能量转化为真善美,只此一途,别无他路。( 吴林红)

姐的欢喜 » 正能量容不得“掺杂使假”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经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