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见证》第78期:蝙蝠侠无名之父诞辰百年

http://game.163.com/special/news/jianzheng_list.html

引言:蝙蝠侠站在一座荒凉的墓碑前,黯然垂首。碑文记录了埋葬于此的这位逝者的生平,标题为“悼念比尔·芬格(1914-1974)”。这一幕出现在漫画中,现实中的比尔·芬格没有墓碑,他虽为“蝙蝠侠”的重要创造者,却在贫困与无名中离世,至今默默无闻。

蝙蝠侠诞生

1914年2月8日,比尔·芬格(Bill Finger)出生于美国丹佛市的一个犹太家庭。父亲路易斯·芬格是奥地利人,1907年移民美国,母亲苔茜是纽约人。

芬格小时候,全家搬迁至纽约布朗克斯区,父亲在那里经营一家裁缝店。1933年,芬格从德威特·克林顿中学毕业时,这家小小的裁缝店已在席卷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中倒闭,十九岁的芬格被迫另寻出路。

芬格希望成为一名作家,但稿费不足以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在鞋店做起了推销员,靠这份兼职勉强生活。

德威特·克林顿中学在美国漫画史上拥有特殊地位,它的很多毕业生后来成为漫画行业的知名人物,例如前漫威董事长斯坦·李、著名漫画家威尔·埃斯纳,以及“蝙蝠侠”的另一位作者鲍勃·凯恩(Bob Kane)。

凯恩与芬格同年毕业,两人在学校并不相识。1938年的一次校友会上,凯恩遇见了芬格。当时的凯恩初入漫画界,只是一位无名画手,写故事非其所长。于是,他邀请芬格充当自己的幕后编剧,为漫画创作剧本,作为补偿,他把部分稿费分给芬格。

为了养家糊口,芬格接受了凯恩的提议。1938年,两人共同创作了《拉斯蒂和他的小伙伴们》、《赏金猎人卡尔森》两部连载漫画。

也正是在这一年,杰瑞·西格尔与乔·舒斯特在《动作漫画》创刊号上首次发表“超人”漫画,揭开了美国超级英雄的时代大幕。

“超人”令国家联合出版公司(DC漫画的前身)赚得盆满钵盈。1938年年底,编辑部决定为旗下另一本刊物《侦探漫画》引入一名足以匹敌“超人”的新角色。鲍勃·凯恩接下了这一任务。

比尔·芬格留存于世的照片极少。《DC漫画七十五年》收录了一张合影,左下系领结者为年轻时的芬格。


比尔·芬格留存于世的照片极少。《DC漫画七十五年》收录了一张合影,左下系领结者为年轻时的芬格。

凯恩构思了一个新的超级英雄:一头金发,戴着佐罗式的小型眼罩,穿一身红色紧身衣,背后伸出两个巨大的硬质翅膀,如同蝙蝠的翅膀。凯恩将这个角色取名为“蝙蝠侠”。

凯恩把这张草图交给芬格,请他帮忙出谋划策。芬格的第一感觉是:太像“超人”。

芬格对这个“长着翅膀的超人”做了大幅修改:将小型眼罩改为更具神秘感的头罩,并加上一对尖尖的耳朵;以黑色披风取代僵硬突兀的翅膀,将披风边缘做成扇贝形,奔跑时展开如蝙蝠翅膀;增加了手套,以避免在行动中留下指纹;更重要的是,将紧身衣的颜色由夸张的鲜红色改为低调的灰黑色。

设定性格时,芬格参考了“野蛮博士”、“魅影奇侠”和“福尔摩斯”等角色,将其塑造为侦探、科学家与超级英雄的合体,并将剧情路线定为“打击犯罪的硬汉小说风格”。“蝙蝠侠”冷酷黑暗、对付罪犯毫不留情的形象,自此确立。

芬格还为“蝙蝠侠”创造了现实中的身份:一个家境富裕的花花公子。取名时,芬格希望添加一些殖民时代的特征,在尝试“亚当”、“汉考克”等人名后,他想到了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名将安东尼·韦恩,将其与苏格兰国王及民族英雄罗伯特·布鲁斯结合在一起,便诞生了“布鲁斯·韦恩”这个名字。

1939年5月,比尔·芬格编剧、鲍勃·凯恩绘画的“蝙蝠侠”,在第27期《侦探漫画》上登场亮相,迅速成为这本杂志的招牌人物,与“超人”并驾齐驱。

凯恩构思的“蝙蝠侠”初稿,一头金发,戴着小型眼罩,穿一身红色紧身衣,背后伸出两个巨大的翅膀。


凯恩构思的“蝙蝠侠”初稿,一头金发,戴着小型眼罩,穿一身红色紧身衣,背后伸出两个巨大的翅膀。

蝙蝠侠与罗宾

“蝙蝠侠这个角色的塑造,比尔所作的贡献远大于鲍勃。比尔从一开始就做了大量工作,几乎缔造了蝙蝠侠的所有其他角色,他的整个人格,他的全部性格。”“蝙蝠侠”早期的另一位画家、“小丑”的创造者之一杰瑞·罗宾逊说。

芬格对待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给所有与他合作过的漫画家留下深刻印象。“蝙蝠侠”的背景及填字画家乔治·洛索斯回忆说:“比尔的优点在于,他每写一个故事,都会事先做大量调查。无论背景是一个火车站,还是一家工厂,他都会从《国家地理》等杂志中查阅大量图片资料,交给鲍勃作为参考。他总是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唯一的问题是,他难以稳定地产出足够多的内容。”

由于芬格的创作速度较慢,编辑部一度建议凯恩以其他编剧替代芬格。加德纳·福克斯曾短暂接手,为“蝙蝠侠”创作了万能腰带、回旋镖等装备。

不过很快,芬格重新回归,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完善“蝙蝠侠”的世界。他创造了著名的蝙蝠战车、蝙蝠洞穴,将“蝙蝠侠”所在的城市命名为“哥谭市”——取自十九世纪纽约的绰号,意为“愚人城”。

1939年11月第33期《侦探漫画》,芬格创作了一段影响深远的剧情,向读者揭示了“蝙蝠侠”的身世:布鲁斯·韦恩的父母死于劫匪枪下,正是因为无法忘记这场噩梦,他开始钻研犯罪学,进行格斗、刑侦等训练,为一个人的战争做准备。这段起源剧情,后来成为支撑“蝙蝠侠”世界观的基石。

1939年5月,芬格编剧、凯恩绘画的“蝙蝠侠”,在第27期《侦探漫画》的封面上登场亮相,迅速风靡。


1939年5月,芬格编剧、凯恩绘画的“蝙蝠侠”,在第27期《侦探漫画》的封面上登场亮相,迅速风靡。

1940年第38期《侦探漫画》,芬格为“蝙蝠侠”塑造了一位助手——罗宾。罗宾的出场,令原本冰冷似铁的“蝙蝠侠”多了长辈慈爱的一面,也使得漫画的销量成倍增长。

芬格后来回忆:“蝙蝠侠是范朋克与福尔摩斯的合体。福尔摩斯的身边有华生,当时困扰我的是,蝙蝠侠没有任何可以倾吐的对象,他总是一个人独自思考,难免有些枯燥。……这就是罗宾出现的原因。”

“蝙蝠侠”系列中,小丑、戈登局长、猫女、双面人、企鹅、谜语人、日历人、稻草人等一票经典角色的诞生,芬格同样厥功至伟。

“小丑”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围绕这个问题,鲍勃·凯恩与杰瑞·罗宾逊之间爆发过一场激烈的争执。

#p#分页标题#e#

按照凯恩的说法:“比尔有一本书,上面有一张康拉德·维德(《笑面人》主演)的照片。他把照片拿给我看,说:‘这就是小丑。’罗宾逊没有参与小丑的创造,他只是拿着一张小丑的扑克牌走进了房间。有几期漫画,我们把这张扑克牌作为了小丑的道具,仅此而已。”

按照罗宾逊的说法:“第一次碰面时,我给他们看了我画的小丑草稿。比尔说,这让他想起了康拉德·维德。……小丑的概念是我创造的,比尔按照我勾勒的性格,完成了小丑初次登场时的第一个故事。比尔写了剧本,他是共同创造者。鲍勃和我完成了绘画,也是共同创造者。”

无论真相如何,“小丑”这个角色的早期剧本由比尔·芬格创作,这一点毋庸置疑。

杰瑞·罗宾逊公布的“小丑”草图。尽管“小丑”的诞生过程引发争议,但其早期剧本由芬格创作毋庸置疑。


杰瑞·罗宾逊公布的“小丑”草图。尽管“小丑”的诞生过程引发争议,但其早期剧本由芬格创作毋庸置疑。

侠影之谜

杰瑞·西格尔和乔·舒斯特拿着“超人”漫画向《动作漫画》投稿时,编辑部要求以130美元的价格买断“超人”的一切权利。由于之前屡屡碰壁,为了让“超人”尽快面世,两人被迫将版权拱手让出。

鲍勃·凯恩的商业头脑远比二人精明,擅长谈判的他在低价转让“蝙蝠侠”版权的同时,要求编辑部给予自己补偿金及署名权,这意味着,未来“蝙蝠侠”的所有漫画及改编作品,均须署上“由鲍勃·凯恩创造”这行字。

协议签订时,比尔·芬格的名字,未被提及。

这一切或许情有可原,那个年代的美国漫画业并不尊重作者的署名权,编剧更是鲜有署名者。但凯恩却将这份协议作为独揽功劳的工具,之后数十年,他矢口否认芬格曾经参与“蝙蝠侠”的创造:“如果比尔·芬格创造了‘蝙蝠侠’,那为什么他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我的漫画书上?”

芬格为凯恩工作了两年,1940年,他离开凯恩,成为DC漫画的正式员工,也因此有了与其他漫画家合作的机会。他为“超人”写过剧本,创造了《超人前传》的女主角拉娜·蓝。之后,他又与马丁·诺德尔共同创造了初代“绿灯侠”亚伦·史考特,两人合作长达七年之久。

与此同时,芬格仍在为“蝙蝠侠”创作剧本。但他的名字始终未出现在任何正式场合,即便“蝙蝠侠”的忠实粉丝,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幕后英雄的存在。直至1960年代,芬格的名字才被零星提及——1965年2月《蝙蝠侠》第169期的“读者来函”中,编辑茱莉亚·舒瓦茨介绍芬格为“谜语人”的创造者。

凯恩的自传《蝙蝠侠与我》被研究者认为伪造了一页初稿,目的在于将“蝙蝠侠”的诞生归功于凯恩。


凯恩的自传《蝙蝠侠与我》被研究者认为伪造了一页初稿,目的在于将“蝙蝠侠”的诞生归功于凯恩。

第一位将比尔·芬格的故事公之于众的,是一位名叫杰瑞·巴尔斯的漫画研究者。1965年年底,他在一本同人杂志上发表题为《如果真相大白,或许,每个蝙蝠侠故事的背后都有芬格的影子》的文章,记述了芬格为“蝙蝠侠”所作的贡献。

同年,在出席纽约的一场漫画展时,芬格首次向外界披露了自己创作“蝙蝠侠”的过程。芬格的发言并无恶意,也没有攻击鲍勃·凯恩的意思,只是为了求得公平,让世人知晓自己的存在,借此改善窘迫的经济状况。没想到,凯恩却在另一本同人杂志上发文驳斥芬格,辱骂芬格是骗子,宣称“我,鲍勃·凯恩,才是‘蝙蝠侠’的唯一创造者”。

1966年,“蝙蝠侠”电视连续剧开播,为凯恩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与名气。而芬格不仅没有任何版权收益,未获任何官方认可,并且在凯恩的“蝙蝠侠之父”的光环下,被不断地边缘化。

之后,芬格的经济状况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968年,他与DC漫画的其他作者一起向公司申请医疗保险,因此被公司解雇。五十四岁的芬格自此失业,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余生。

“他去世前一年,我遇到了这位比尔·芬格先生。那是在1970年代中期。芬格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人,但命运多舛,当时的他只能为DC漫画写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故事,比如《神秘屋》和《战争怪谈》等,藉此勉强维生。”漫画家史蒂夫·史基特斯回忆道。

1974年1月18日,比尔·芬格在贫困与无名中悄然离世,年仅59岁。

他的葬礼颇为简陋,甚至没有一篇像样的讣告。遗体火化后,儿子弗莱德将他的骨灰洒在沙滩上,围成蝙蝠的形状。

芬格去世的消息当时几乎无人知晓,只有一本名为《DC漫画之惊奇世界》的同人杂志刊登了一页关于他的介绍。二十四年后,鲍勃·凯恩去世时,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则纷纷以“蝙蝠侠之父辞世”为题作了报道。

1966年开播的“蝙蝠侠”电视剧为凯恩带来巨大收益,而芬格却被不断边缘化,于贫病交加中悄然离世。


1966年开播的“蝙蝠侠”电视剧为凯恩带来巨大收益,而芬格却被不断边缘化,于贫病交加中悄然离世。

黑暗骑士

比尔·芬格去世十五年后,1989年,蒂姆·伯顿执导的《蝙蝠侠》电影上映。七十四岁的鲍勃·凯恩再次出现在聚光灯下,出版了自传《蝙蝠侠与我》。此时的凯恩已经实现他的梦想,成为布鲁斯·韦恩般的富豪,过着“蝙蝠侠”带给他的安逸生活。

这本自传中的一页“蝙蝠侠”初稿,被漫画研究者认为系伪造,目的在于将“蝙蝠侠”的诞生归功于凯恩身上。不过这次,凯恩终于承认,比尔·芬格参与了“蝙蝠侠”的创造。

“既然我长期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已经去世,我必须承认,比尔从未获得他应有的荣誉和认可。他是一位无名英雄。……我从没想过要给他署名,因为他从未要求过。我常常跟我的妻子说,如果我可以回到十五年前,他去世之前,我会说:‘现在,我将把你的名字放上去,这是你应得的。’”凯恩写道。

然而,这段忏悔式的自白并未带来任何改变。时至今日,无论电影、电视、漫画,还是游戏,“由鲍勃·凯恩创造”这行字仍然标注在“蝙蝠侠”的每一部作品上,包括2012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比尔·芬格的名字,仍然无迹可寻。

#p#分页标题#e#

但世人并没有遗忘他。2005年,杰瑞·罗宾逊设立“比尔·芬格奖”,以表彰在漫画编剧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每年的圣地亚哥国际动漫展上,“比尔·芬格奖”举行评选,两个名额,分别授予一位在世者和一位去世者。

“比尔·芬格奖”设立当年,罗宾逊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凯恩奴役芬格创作蝙蝠侠,却故意排挤他的功劳,没有与他分享荣誉和财富,让他在默默无闻中死去。在这件事上,我永远都不会原谅凯恩。”

2012年7月,比尔·芬格的第一部传记《才子比尔:蝙蝠侠的无名之父》出版,作者马克·泰勒·诺贝尔曼。


2012年7月,比尔·芬格的第一部传记《才子比尔:蝙蝠侠的无名之父》出版,作者马克·泰勒·诺贝尔曼。

结束语:2012年7月,比尔·芬格的第一部传记《才子比尔:蝙蝠侠的无名之父》出版,作者马克·泰勒·诺贝尔曼花了五年时间进行调查,记录下芬格的人生轨迹。

接受媒体采访时,诺贝尔曼指责鲍勃·凯恩是一个“又骗又偷”、“极不道德”的人,尽管“是他把蝙蝠侠带进了观众的视野,但他窃取别人的创意,将功劳占为己有。……芬格的名字理应出现在创造者名单上,并且必须排在第一位,凯恩只能以小字排在他后面”。

诺贝尔曼希望在纽约的爱伦·坡公园为比尔·芬格建造一座纪念碑,那里距离芬格早年的住所不远,也是芬格和凯恩讨论“蝙蝠侠”时常去的地方。爱伦·坡为推理小说作出过杰出贡献,于此处为“黑暗骑士”的无名之父建造纪念碑,再合适不过。

《见证》第78期:蝙蝠侠无名之父诞辰百年


韩栋

德迅网 » 《见证》第78期:蝙蝠侠无名之父诞辰百年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