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迅网德迅网德迅网

神童不能复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访谈录

神童不能复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访谈录(图1)

最近,不少读者致电本报,反映各地的“教育商人”打着“神童教育”的旗号,鼓吹什么“0岁识字、3岁脱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天才、大师”,甚至吹嘘“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等等。面对这些广告,许多家长真假难辨,不知这些说法是否科学、合理。为了帮助家长朋友消除困惑、正视此类问题,我们特约请郑州教育电视台记者常艳春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家教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赵忠心,他说——神童不能复制

  “神童”没有“批发站”

  常艳春(以下简称常):近几年来,“神童教育”大行其道,在诱人的广告词的诱惑下,不少家长不惜重金,加入到“神童制造”的行列,对孩子进行超强度、“掠夺性”的所谓“早期智力开发”,把普通的孩子当成“神童”来强行开发。作为家庭教育专家,您如何看待“神童教育”这种现象?

  赵忠心(以下简称赵):近几年,不断有人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所谓“方案”、“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似乎那些人是制造“神童”的“魔术师”,他们所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制造“神童”,是神童的“批发站”!其实,这些说法完全是自吹自擂、欺骗家长,没有任何科学根据。不难看出,他们鼓吹“现代迷信”,编造“教育神话”,完全是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希望家长切莫上当。

  什么是“神童”

  常:既然说他们是欺骗家长,那么应该如何理解“神童”这个概念呢?

  赵:所谓“神童”,在中国也叫“奇童”,国外则叫“天才儿童”,是指那些特别聪明的孩子。在儿童中确实有极少数就是不普通,是超常的——跟一般儿童相比,他是超常的,人们称之为“神童”或“奇童”,这是客观存在的。

  神童大约可分成两类,一类就是他整个的心理水平比较高,一类就是他某一方面有特长。比如,有的孩子记忆力很强,过目不忘;也有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文采飞扬,而且能创造出不朽的作品,如孩子经常背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就是唐朝的骆宾王7岁时写的,脍炙人口;还有的很有智谋,比方说曹冲称象、文彦博灌水取球、司马光砸缸等等。在我眼里,这些才叫真正的神童。

  今天的家长如果看一看这些神童的故事,就会发现今天被“炒作”的或被强制、掠夺智力开发的那些所谓“神童”,最多只能称为“某方面比较聪明的畸形儿”。其实,在今天的“神童”里,绝大多数最后是走这么一条路子:10岁神童、15岁才子、过了20岁就成了凡人。就像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

  另外,我认为,真正能称之为“神童”的孩子,除了“其智力发展水平大大超过同龄人,在某一方面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以及从小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些显著特征以外,似乎还有我们没有揭示出来的原因,比如大脑构造或机制上有没有区别于常人的特殊性等,给人以“神秘的感觉”。就是说,“神童”的这个“神”字,有双重含义:一是“神奇”,出奇的聪明;二是“神秘”,使人有点儿摸不透。同样,“奇童”的“奇”字也有双重含义:一是“稀奇”,即罕见的聪明;二是“奇怪”,不知道原因。

  “神童”无法复制

  常:眼下,社会上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因为人是环境(包括教育)的产物,所以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是环境和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那么,‘神童’之所以具有超人的智力水平,当然也是教育的结果。”您是如何看待这种说法的呢?

  赵:乍一听,这种说法似乎很科学、很有道理,让人觉得“无懈可击”。其实,这仅仅是一种“推理”,并没有什么充分的事实根据。如果这种推理成立的话,家长或教师只要能培养出一个“神童”来,那么他就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来。然而,事实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古今中外的“神童”,绝大多数都有兄弟姐妹,可成为“神童”的,往往是一个家庭里只有他(她)“那一个”,在同一个家庭里,并没有发现过有什么“神童家族”、“神童世家”之类的事实。

  这说明,“神童”的形成,有良好环境和教育方面的原因,但也有特殊的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的原因。而后者,甚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不久前,国外有报道说,科学家经过解剖发现,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结构就是与众不同。最近,我们中国医生对我国“国际象棋皇后”谢军的大脑进行检查时,也发现了同样的迹象。我们必须老老实实地承认和正视这一点。要不然,我们就无法解释“出生于并且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里、接受同样教育的亲兄弟姐妹,而智力发展水平差别很大甚至相差悬殊”这种非常普遍的事实。因此,我在这里大胆地提出一个论断:神童是不能复制的。

  家长要从实际出发

  常:既然神童是不能复制的,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在对子女的培养教育上,您认为应该怎样去做呢?

  赵:我希望所有做父母的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既要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要相信“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无限夸大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从而完全否定遗传素质的作用,对孩子进行“掠夺性”、“强制性”的所谓“智力开发”。特别希望那些在“神童教育论者”的鼓动下,还在盲目做着“神童梦”的痴心家长,要克服浮躁心理和不切实际的幻想,破除对“神童教育”的迷信,赶快从梦中醒来。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普通孩子,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教育、训练。不要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硬是“赶着鸭子上架”、揠苗助长。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基础上,让孩子掌握好各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练好基本功,尽量把基础“打宽”、“加厚”。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虽然不能被人们冠之以“神童”的美名,但会有更强的自我发展的“后劲”,将来成功和成才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神童”之谜还未揭开

  常:有人说,只要孩子从小教育得好,训练措施和要求得当,就可以培养出“神童”来;也有人说,“神童”都是天生的。对于这些说法应该怎样看?

  赵:迄今为止,从人们所掌握的情况看,并不能说“神童”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然而,这并不是说他们的“神奇”是“无缘无故”的,是天生的,而是“事出有因”。只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未能真正揭示出某些独特的原因来。没有揭示出来的原因,并不等于不存在。正如国外一些长期从事这类研究的科学家所说:“儿童的智力早熟,是一种真正的自然之谜。”这种说法,不能认为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恰恰相反,这正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是一种科学的严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我国有极个别人吹嘘说他已经“揭开了神童之谜”,那不是事实,是在欺骗舆论!

  “神童”的概念不能庸俗化

  常:能否把提前认识千儿八百个汉字或有点儿什么特长的孩子称之为“神童”?

#p#分页标题#e#

  赵:真正能称得上是“神童”的,只是极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我们不能把“神童”这个概念任意“泛化”,更不能“偷换概念”,把那些任意超越孩子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强制性”的所谓“智力开发”,经过单一的超强化训练的孩子,也都称之为“神童”。学龄前儿童认识千儿八百个汉字或有点儿什么特长,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经过一定的培养、训练,差不多所有没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都有可能做到。那些孩子只能称之为“比较聪明或很聪明的孩子”,不能称之为“神童”、“奇童”、“天才儿童”。如果把那些比一般孩子“稍微聪明一点”的孩子都称之为“神童”,那也就太庸俗化了,实际上也就无所谓什么“神童”了。

  有一颗平常心最重要

  常:有一位中学教师,她先生是一家大企业的白领,小宝宝还不到两岁。爸爸觉得儿子很聪明,于是,一直主张把他送到某幼儿园的“神童实验班”。妈妈不知该怎样为孩子选择一条切合实际的教育路线?

  赵:我觉得进这种班很容易让孩子从小背上一个“神童”的标签,长大后,如果发展不是特别理想的话,他思想上将会有包袱。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当年有一个很有名的神童,后来留校当老师,至今也没拿到硕士学位,原因是他不敢考试。别人在大学当老师,觉得没有读硕士、博士,评职称难,便积极考试,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明年考不上后年接着考。而这位当年的神童却不敢,因为他背着神童的这么一个包袱,怕考不上丢人。尽管很多人鼓励他,但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就不敢考,这就成了包袱。所以,我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颗平常心是最重要的。⑤5

德迅网 » 神童不能复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忠心访谈录
免责声明:本文由网友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