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标语口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影响面很广,但最大的影响力还是在政治领域。
作为名副其实的标语大国,各种标语口号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但将标语口号作为研究对象并著书立说的人却不多见。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韩承鹏所著《标语口号文化透视》一书,突破了国内多数关于标语口号的著作通识性介绍为主的局限,透过纷繁复杂的标语口号现象,用政治学的眼光分析其内在特征,把握其生成规律,对标语口号进行了学理性解释。
一个国家,其标语口号的演变和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时代意义?标语口号对群体的影响力是如何实现的?近日,本社记者对韩承鹏进行了专访。
一个时代的印记
记者:何时对中国的标语口号产生了研究兴趣?是怎样的动力,让你研究标语文化?
韩承鹏:对标语口号的兴趣最早应该始于中学阶段。
那时,“文革”虽然刚结束,但其留下的痕迹依然很深,城乡各地到处都是标语。我老家乡村的山坡上就曾出现用石块垒起来的数公里长的“农业学大寨”这样的标语,当时只是觉得很好奇,没有现在这样的理性思考。
真正从理性思考的角度来研究标语口号,是我在复旦大学写博士论文期间。
因为导师桑玉成是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政治学者,我的博士论文选题自然也是想写与中国政治生活有密切相关的话题。
标语口号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符号,当时国内真正从学术上研究标语口号的成果比较少,因此,我就想对我们熟悉但又有些陌生的政治符号—标语口号来开展学理性探究。这就是研究的初衷。
记者:在国内和国外,对标语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一个国家标语的演变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韩承鹏:标语口号其实国内外都有。在国外,游行示威时,游行人群会手举标语牌,振臂高呼口号来表达观点。但国外对标语口号开展学术研究的成果鲜见。
国内学者对标语口号的关注一般始于改革开放以后,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标语口号资料收集整理这个层面,出版了一些类似于标语口号大全之类的书籍。
标语口号是一个国家时代的印记,也是其表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国家时代发展的语言化石。每个时代的领导者从政风格不一样,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同,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每个时代的标语口号无论是内容、语言风格、传播交流方式都有很大差异性。
因此,研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标语口号有助于传承历史、资政育人,提高标语口号的传播成效。
我主要是从标语口号的政治动员功能角度来进行研究。
方块字的历史贡献
记者:为什么说中国是标语大国?
韩承鹏:中国之所以称为标语大国,其原因在于:
第一,汉字很易于成为标语。汉字呈方块,像集装箱一样容易“打包”,竖写横写都很方便辨认。汉字还具有象形文字独有的视觉冲击力。所以,汉字是制作标语的最佳材料。
第二,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汉语中的标语一般是由简短有力的字句组成,讲究工整对仗、声律押韵、平仄协调。标语口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特征,与传统中的中国人所受的文化熏陶不无关系。封建时代最光宗耀祖的事就是科举,它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吟诗作赋的能力。很多诗赋成为广为流传的标语口号。
第三,标语口号对于中国革命来说,也有其历史贡献。在早期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难以占据有利宣传工具,例如电台、剧院等。而报纸、传单成本又较高,难以长久支持。而且共产党的民众基础是中下贫农,其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因此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标语最适合当时的共产党用来动员亿万穷苦农民投身革命。
从上述简略考察,可以得知标语口号之所以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市场,是因为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在历史进程中曾是一面面指引人们奋勇前进的旗帜。由于历史惯性的作用,标语口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就不足为怪了。
“精神变力量”的载体
记者:标语口号对群体的影响力是通过怎样的步骤来实现的?好的标语口号具备怎样的特点?
韩承鹏:标语口号是其发布者(主体)意图对标语口号的接受群体(客体)从心理上施加影响,并试图引导客体接受主体发布的内容并实施主体所期待的行为。
标语口号发生作用的机理主要诉诸人的情感,激起人的激情,其效果的实现必须通过“精神变力量”的转换。
好的标语口号应该具有如下特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打动人心,使用简洁明了的字句等。
记者:在中国,标语口号的未来是怎样的?
韩承鹏:在中国,标语口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影响面很广,但最大的影响力还是在政治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民众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我认为未来的标语在中国的影响力不会削减,但其表现形式会有所变化。比如说和一些新媒体结合来推陈出新,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