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天刚蒙蒙亮,在通江县周子坪村,张育贤便会领着他的“青峪猪”绕着他的生态放牧场“跑步”,俨然,青峪猪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为了儿时记忆
回乡保护濒危猪种
张育贤是土生土长的通江人,在他儿时的记忆里,每到杀年猪喝庖汤、吃年夜饭的时节,通江县各个村子里便弥漫着土猪肉香。
这肉香不但成了他儿时最温馨的记忆,还“勾”来了原省畜科所研究员段成忠、龙天厚等专家。经段成忠等专家考察鉴定,通江土猪“肥而不腻、细嫩爽口、肉味香浓、营养丰富、抗病性好、有机绿色”,遂于1978年命名为四川省名优猪种——青峪猪。
因品种改良、经济效益低等因素,曾经家家户户养殖的青峪猪,到2005年底时青峪猪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到2008年青峪猪在通江基本绝迹了。
也正是这一年的春节,张育贤在朋友家吃到了一盘口感特别好的腊肉,这让他又想起了青峪猪。“青峪猪的肉质不比这个差,为什么就没人养呢?”
2009年初,他不顾家人和合伙人的反对,辞去了广东省天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只身一人回到家乡,致力于青峪猪保种选育和高端猪肉养殖产业化发展。
问及他作为北京大学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返乡当猪倌的原因,他笑称,这是一次冲动而又有意义的跨界。
跋山涉水
寻找纯种青峪猪
“我的人生有两次很绝望的时候,一次是我父母去世的时候,另一次是寻找纯种青峪猪的时候。”张育贤说。
因近30年的猪种改良,曾经在农村广泛养殖的地方土猪已经难以寻到踪迹。面对这道坎,畜牧专家们纷纷劝说他就此放弃,但是性格倔强的他反而坚定了最初的信念,再苦再难也不能放弃。
2009年、2010年,整整两年的时间,张育贤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牧科学院及省、市、县畜牧局专家,先后深入我市通江、南江、平昌及陕西省南郑县等地,跋山涉水寻找青峪种猪,最终如愿。
“2010年春节前夕,我们徒步5个多小时进入原砥坝乡海拔1300多米的深山寻找青峪猪,为了赶路,我差点摔死。”回忆起当初的经历,张育贤至今记忆犹新。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育贤最终甄选出一批优良的纯种青峪猪,共计筛选出8个血缘36头公猪和416头母猪,此举得到了四川省畜牧局的高度重视,专门派出专家前来技术支援,并对巴山生态牧业有限公司建立的原种青峪猪场进行了实地验收,颁发了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这是我市养猪历史上首次取得省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
绿色猪肉
卖进人民大会堂
从一开始,张育贤的市场定位就瞄准高端消费者。为了达到原生态饲养的标准,他不惜成本建立了有机生态放牧场。张育贤常常对朋友笑称,因为他养的猪过着听音乐、吃百草、舔硒土、饮矿泉、吸氧吧、青山绿水便是家的快乐生活。他开发APP和产品全链追溯系统(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实现线上认养+线下体验,对每一头猪的谱系、体重、防疫、饲料、放牧情况实行全天候全时段跟踪记录。
“‘巴山土猪’的屠宰、刨毛、包装、贮藏等技术都是国际认可的,我们送出去的猪肉都是经过0-4摄氏度,72小时排酸处理的。”张育贤很自豪。
张育贤的低碳发展思路获得肯定。2016年6月10日,巴山牧业荣获“转型中国·低碳先锋企业”,张育贤本人荣获“转型中国·低碳杰出贡献人物”。同时,巴山牧业接到人民大会堂的订单,青峪猪卖进了人民大会堂。
同年7月,英国恒磁工业有限公司同巴山牧业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协议,协议投资金额高达1.3亿元人民币,主要进行青峪产业链全面开发,成为我市首家中外合资企业。
延伸产业
带动乡亲致富
“个人致富是小事,家乡人民致富才是大事。”这是张育贤回乡创业的初衷,也是他从事青峪猪产业化发展的指南。
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张育贤建立起了通江县巴蜀土猪养猪专业合作社,由公司统一供猪苗、统一精饲料、统一养猪方式、统一回收出栏猪。公司按高于市场同期20%的价格回收社员养猪的土猪,同时每头猪奖励社会现金500元。通过该模式,带动了乡亲致富。
同时,张育贤聘请多名高科技人才,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全力打造从饲料种植——原种保护——仔猪扩繁——有机放牧——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的闭合式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