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鲜活闪亮、执着专注的反思者
主持人: 秦 朔
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CEO
访谈对象: 张朝阳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访谈时间: 2016.09.12
访谈地点: 北京 搜狐媒体大厦
秦 朔
今天早上9点钟在过来的路上,我看到你在千帆APP上做直播。我蛮吃惊的。你为什么做这样的事,很享受吗?
张朝阳
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我想把自己的英语再提高一个水平,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当一个老师。这样的话,我每天早上可以花一段时间来了解天下,看一些当天的重要新闻,因为我要把它讲出来,所以就会特别地用心关注,而且在讲的过程中我还需要不断重复,这样我的英语就会提高得挺快。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第二,我确实想把原汁原味的国际新闻分享给大家,特别是当下每天发生的事。我描述的这个事,实际覆盖的话题非常广泛,这样大家学得也非常有效,学到的都是非常实用的英语,也是兴奋点、关注点,同时,还能带来原汁原味的国际新闻。
第三,从千帆直播来讲,我觉得直播也面临一个转型。刚开始是秀场模式,现在当人人都可以发起直播的时候,有点像微博似的,大V会产生一些内容,这些内容不是靠美女的颜值经济,而是说能带来一些价值。以前靠大V写点东西,现在直接通过Live视频的方式。这也是从秀场模式向全民直播转型带来价值,是直播的一个转变,所以我身体力行做这个事,体会一下,或者说引领一下。
秦 朔
我们的摄制组在路上还让我点评了一段,当时我说了一句话跟你刚才的表达有相似之处,我说看起来张朝阳是用一种目前最先进的、最流行的方式跟大家互动,但是我看到了你还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我今天早上也跟你学了几句。事实上,你在这里面想传达的一些是知识或者人文,包括你今天点评的两条新闻。我们认识这么长时间,我一直觉得你可能是所有的“互联网英雄”里面把技术、商业和人文或者说社会责任、价值观这样一些调调搭得最特别状态的一位。如果现在我们回到20年前,那时候你刚刚回来,创办的公司还不叫搜狐,叫爱特信,两年以后才有了搜狐。你从美国回来就已经确定在互联网上开始接下来的整个创业吗?
张朝阳
在1993年读研究生以及1994年读博士后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同时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影响,包括前美国副总统戈尔的信息高速公路之说,所以说我是想做互联网的。我是陕西人,对赚钱这件事始终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对做成一件事感兴趣。互联网创业这个事情对我来说当时不是把它作为一个赚钱或者赚很多钱的手段,而是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有趣,我认为它可能是人类未来的一个方向。
秦 朔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于搜狐这个LOGO、这个品牌是怎么来的已经不清楚了,能不能也讲一讲?
张朝阳
当时我在麻省理工学院看到互联网的趋势,就想创业,想做互联网。我在哈佛结识了一个美国朋友,他一年以后融资办了公司,我在美国没有那些资源,就在学校继续做一些工作。因为工作跟中国有关,经常回国,就想回国做。一开始是给美国朋友的公司当中国代表,考察了一年后我说要自己创立公司,就创办了ITC,意思是Internet technologies China。后来,我融到了一些风险投资。
当时国内有很多叫网络的公司,最著名的是张树新的瀛海威,但瀛海威的做法其实是弄一些服务器拨号上去。而我理解的互联网是开放平台,人们在上面建东西。我当时先建网站,然后第一个到北京电信托管了一个服务器,自己先往里面发送内容,吸引网民来访问,比如《小说月报》《精品购物指南》。网民给我发送电子邮件,我再放上去,特别累。后来我把国内出现的有限的SP的链接放到网上,发现流量都去那儿了,因为那些是动态的,别人的ISP经常更新,而我的《小说月报》《精品购物指南》还得输入,过程比较复杂。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想法,互联网是一个超链接的概念,帮别人找东西,导航更重要。后来我在美国看了一本书《互联网的第一个1000天》,里面讲了互联网1000天以来的很多模式,其中有雅虎模式,就是把链接进行导航,很火。我说我就要做这个事情,做导航搜索,引导别人找东西,比我往上面发送内容事半功倍,更省劲。
这就是搜狐的前身,最早这个项目叫“赛博空间”,后来又叫“指南针”。1997年9月我去了一趟美国,跟杨致远见了一面。雅虎给我的印象很深,所以1997年年底确定了搜狐的名字,1998年2月正式推出。
秦 朔
这段历史对我们的读者来说很新鲜,我觉得这是你对自己的总结,你把自己在搜狐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几个阶段,一开始是什么,中间调整、沉寂、重新出发。我看到很多对你的评价,说你是早期最重要的“互联网英雄”的代表。我认识一些做公司治理的人,他们都认为张朝阳那一代代表了新的公司构成方式,因为人力资本跟风险资本可以结合,可以办公司,但以前没有这样的模式。在早期刚刚开始创业的第一个阶段,今天回想起来,你觉得那时候已经开始有一些管理一个公司的意识了吗?或者那时候你是怎么去把搜狐给管起来的,或者那时候的搜狐在互联网整个产业发展当中的地位究竟是什么样的?
张朝阳
那个时期分两个阶段,从1996年注册公司到1997年,我花了一年时间研究模式,到1998年年初推出搜狐。一方面是对模式的研究以及做什么业务;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大量时间都花在融资上面。第一轮在1996年年底融到了第一笔22万美元左右资金,到了1998年3月那轮英特尔两百多万美元资金到位,建立了正式的董事会。到1999年年底奋斗了一年多的时间上市,上市前一轮3000万美金,整个时期都在融资。1996年我碰到的第一个律师,也是现在我们公司的律师。一开始,搜狐就是按照一个美国公司的一切规矩建立起来的,从资本引进到董事会建立到聘请律师等构架,那时候跟国内公司比起来完全是两种概念。从资本层面来说,后来包括上市以及一直到2003年,尤其是英特尔资金进来之后投资人非常复杂。早期的投资人对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和我们这些出来创业的学生不信任,所以导致了在董事会上有很多的斗争和争论。创始人很危险,随时可能被换掉,当时有这个流行趋势,创始人在公司上市之后应该被赶走,包括王志东,其实丁磊当时走了一段时间,周鸿祎当时也招来外面的空降兵做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