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投资了一家茶饮料品牌,创始团队曾经在北京经营过9家连锁面包店,单店月总收入约200多万元。创始人整合线上与线下的能力很强。”蒋亚萌说。可是具体到这次的参赛团队,蒋亚萌觉得他们还欠缺消费品的行业经验,商业模式需要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
“如果只是想把中国茶销往海外市场,那我建议她们不如去拿海外的风投,更有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他说。
也有评委认为,虽然这些传统领域的创业项目有种种缺陷,但改造的空间很大。比如茶,或许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桥梁。而文化能做什么,有无限的遐想空间。
六禾创投创始人王烨当天没有去比赛现场,但是进行了书面打分。他说自己评分时主要看两点:创业针对的是不是市场的痛点问题?是否提出很独特的解决方案?
饶是如此,有时候也会陷入“思维迷宫”。如今,许多创业项目都是创新型的,可谓前无古人,即便传统行业的创业,想法也天马行空,商业逻辑难以预估。而投资人毕竟不是什么都懂的全才,彼此之间擅长的领域不同,看法有分歧,亦属于常态。毕竟,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时代。
信号四
从开荒阶段到进入平台期
必须探索市场真实需求
2015年风投的疯狂,让人们记忆犹新。那时候,中国市场的风投几乎都在争着“撒钱”。北京中关村的咖啡馆由此被人津津乐道。尤其是互联网+项目,只要创业者有好点的故事、新颖的概念、包装的噱头,基本都会得到一些机会。
然而2016年,随着A股下跌,风投们谨慎了不少。加上此前投资的创业项目,很多仍处于亏本状态,市场开始逐渐冷静了。
2014年哈佛全球创业大赛亚太区的冠军徐嘉子,对市场的冷热有鲜明感受。她的项目“青苹果健康”刚刚夺冠时,融资市场还很火,她一个月之内能拿到3本投资意向书。2016年后,项目到了B轮阶段,她感到市场明显冷了下来。在她看来,经济发展总有周期,不可能一直很火热。
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说,大批创业项目还是会偏互联网化,毕竟这一轮的创业热潮,就是通过科技提高行业效率,创新生产方式。但到了2017年,顾旻曼总结“与其说是互联网+,不如说是+互联网”。许多创业项目本质还是传统行业,只不过普遍利用了互联网工具。
比如有人做的是海鲜市场,创业者想打造一个新的系统,对接上下游,而对接的方式就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这已经不是传统的海鲜贸易。
“中国市场的风投兴起正是依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高毅说,“但到了今年,产业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期。”
风投总是在不断追逐创新的机遇,当年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也经历了一个平台期,当下一步方向尚未明朗时,资金、人才、协同资源等许多要素还被锁定在上一级产业中。
比如,曾经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迁移时,手机性能是一个核心要素,决定了行业迁移的投放速度。对风投行业来说,高潮和低谷都是正常的循环。
王烨有一个比喻。他说,互联网创业项目刚刚兴起时,犹如一片荒蛮之地,开荒阶段,怎么做都可以,然而到了2017年,这片土地上的好位置基本已经被别人卡到了,眼前不再是一马平川。于是接下来,必须更加看中项目的壁垒、门槛、条件,开始探索市场上更真实的需求。
王烨近年来看的比较多的是大数据项目,专业性强,讲究行业经验。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正在减少,“但这不是坏事,说明现在还打算出来创业的人,肯定是认真想过了。创业回到了更良性、更健康的状态。”
信号五
新事物诞生时
先要经历一场“百团大战”
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中国市场的风投总是过于“盲目跟风”。
比如共享单车火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已有的共享单车几乎多到摆放不下,成为社会管理的难题,此时竟然还有风投大量涌入,打算推出第7个、第8个共享单车品牌……消费者单从直觉就会产生疑问,这样会不会太跟风了?
那么,风投究竟是怎么想的,或者说,这种盲目跟投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几位投资人有一些相似的解释:如今的创业项目,往往具有高速扩张的属性。早期一旦投对了一个优秀的团队,让项目快速走上正确轨道,团队很容易杀出一片天地。谁也不知道自己投的团队是否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每位风投都希望自己能成为那个投对的人。
当年,淘宝不是第一家做网购的,谷歌不是第一家做搜索引擎的,脸书也不是第一家做社交网站的,但现在站住脚跟的却是它们。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当一件大家都看好的新事物诞生时,往往先要经历一场“百团大战”。不像过去的高端制造业,行业壁垒高、周期长,后来者望而却步。
具体到共享单车,北上广如果市场饱和了,有的投资人觉得那还可以做二三线城市。中国市场那么大,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为什么不去试一试?上策是打败对手,站稳脚跟;中策,至少还可以等下家把我收购。
“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从众,跟风,贪婪。”王烨说,比如近期最火的类型是人工智能,有些投资人觉得,一定要投一个人工智能项目,不然自己就没有站在风口上。
此外,作为基金经理人、机构投资者,他们也有自己的行为逻辑。
募集的资金已全部到位,经理人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把钱投出去,不然就说明你不够努力。可实在找不到理想的投资项目怎么办?不如就投一个最火的亮点。这是一个“不会错太多”的选择,跟风会有安全感,甚至假设“我投了摩拜单车”,说出去听起来就很牛,证明自己很有眼光。短期内是否挣钱,对他们而言,反倒不太重要了。
当然,如果长期依然不赚钱,还是会面临压力。但至少在分析责任时,可以推脱,当初市场上的大佬们都投了这个热点,是市场太难以预料,而不是自己的错。因此,有些基金经理人在投资时,喜欢看左右,而不是看项目本身。
信号六
科技型投资还是“香饽饽”
好的创业团队才能拿到钱
创新,不一定非得是互联网模式。
高毅说,如果把眼光再放大一点,放在国家产业的全局去看,风投市场未必趋冷。高毅的风投项目就集中在医疗领域,“我已经投了好几个医疗类项目,这一块目前仍然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