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业路,从大学启航
“我是谁?我到底为什么创业……”2012年,80后梁晓芹站在公司解散后空荡荡的办公室里,不断问自己这几个“哲学问题”。
3年后,来自福建的大三学生舒惠芬喝着咖啡面对融资诱惑时,也以这个问题拷问了自己的定力。如今她刚毕业1年。
同样的问题,黑龙江大庆女孩张立媛在合伙人解散、30多万元债务是走法律清算程序还是背债还清时,扪心自问过;被父亲断言“不是做生意的料”的80后男生应博,饿着肚子蹲守在客户公司等收账时,也纠结过……
他们都曾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学生。作为大学生创业者,他们的创业之路从学校启航。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今年7月公布的数字是,2016年全国登记的大学生创业人数达到61.5万人;2016上海居民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上海每8位青年人中,就有1位在创业。不过也有投资者直言不讳,大学生创业依然“水平初级”“跟风严重”“成功率低”。
而据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09年至今的不完全统计,从该校走出的学生创办的企业已超过300家,其中不少都是经营超过3年相对稳定的企业。今年毕业的学生中又有13组以创业形式就业。
缘何如此?校友们的理解是,学校并非要培养学生成为“马云”,而是在较早期就让学生学会看清自己,培养一种敢想、敢做且踏实的创新创业精神。
“试错”
2年前那场资本热潮,令舒惠芬看清了膨胀的后果。
90后舒惠芬,2015年创业起步“懵懵懂懂”,只因喜欢画画,而“刚好那段时间流行‘创业’这个词”。
流行到什么程度?“随便一个咖啡店喝咖啡,都能听见旁边有人说,手里有个什么项目,明天要去拿多少钱。”
舒惠芬记得,2015年那个暑假,大大小小创业活动四面开花,活动上不断有90后面孔上台讲述创业故事; 媒体不时爆出哪位90后大学生甚至高中生获得融资,估值上亿元;热火朝天的氛围,催促大伙三五成群,立即开启创业模式。
舒惠芬说,有人明明只拿了一两百万元融资,却号称“千万”,投资人竟然也默许,因为这有助于下一轮融资;有人宣称“一年要拿1个亿给员工发工资”,也不过是空头支票;还有人不过是拿了些创业贷款,却起步先花30万元装修办公室,并洋洋得意“没关系,钱还很多”……
她对这种膨胀极为不适,“好像在比谁更会说谎,说着说着自己也就相信了”。
当年校外常聚的十几位小伙伴,创业方向都已换了几轮,却见舒惠芬的方向一直未变,甚感不解:“你还没有做烦吗?”
舒惠芬不是没遭遇过诱惑,只是她拒绝了。“我是在2015年6月左右看到那些膨胀的故事,而10月才有人来找我谈投资,所以我很清醒;但如果时间反过来,或许我就心动了。”
麦克思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2017年6月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应届大学生创业率2011届为1.6%,之后迅速上升,近3年稳定在3%左右,接近翻了一番。但实际自主创业率和创业成功率依然不高。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3年后有超过半数的人退出创业大军。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
为什么大学生创业容易失败?梁晓芹认为,内因和外因皆有。一方面大学生确实单纯。她自己被骗过几回,也一度盲目,什么工作都做,还卖过废品。
应博的第一笔宝石投资10万元,买进后才发现自己的买进价其实是一些卖家的卖出价。10万元里有7万元是向父亲借的,后来他才发现父亲在划出这笔账时就已标记为“个人亏损”——父亲早就预感到了他的失败。
张立媛说,自己的丝巾企业刚起步时,也曾信心满满规划5年要做到全国2亿元市场,而最后,“几年也不过是走了个来回,学了些道理”。
因此,当时从事该校就业创业工作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友会秘书长钟晓玲,其实通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阻拦”。
“追问几个问题,就能帮他们把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筛除。”她举例,比如,有学生曾想办旧书仓库,倡导循环利用旧书,却没意识到旧书的清洁问题以及雨季图书受潮等维护的问题,钟晓玲就建议他,能不能办个“云仓库”;还有的学生创业题目一听就很大,她说“咱别想着一口吃一个胖子,能否从小切口做起”。
也有学生不撞南墙心不死,失落回头再寻学校老师。老师只说,“怕什么?创业本身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
初心
“学校并非要去培养‘马云’,而是培养一种创新创业精神,敢想、敢做、踏实……这些并非是走创业路才有用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就业办的教师杨晓起说。
大学生“双创”难度大,许多综合院校来向视觉艺术学院讨经验。
杨晓起解释,一方面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作为艺术类高校确实有优势,因为专业设置往往更贴合市场实际需求,学生创业兴趣浓厚。比如,包装设计专业的3届毕业设计展,超4成展品会被企业买断。
另一方面,学校对“双创”配套也足。学校有“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200万元;每年都有创业大赛,今年的参与队伍淘汰3轮之后还有20组; 选修课中还有创新创业课程包,8门课程,16个学分,每次上线都是一抢而空。
这一点,一位创业成功的校友深有感触——“在校的勤工俭学算不算创业?我认为,算。创业不该是心血来潮,创业也没有任何捷径,而是要在一次又一次摸爬滚打中看清创业的初心。”
比如,梁晓芹创业的初衷,曾经简单至极,只为家庭谋生。
1987年出生的梁晓芹,经历恐怕比不少人一辈子还要波折。父亲有腿部残疾;母亲患脑部神经性疾病,弟弟妹妹也有遗传。她大学第一学期学费全靠好心人的助学款。每天中午一下课,她也和同学们一起奔食堂,却不是吃饭,而是穿上围裙、戴上手套擦餐桌,一小时8元。大二时,学校老师推荐她去帮松江区消防支队策划警营汇演活动,她才发现,利用专业知识可以更快挣更多钱。
那时有领导问她:“未来想做什么?”她说脑子里下意识就蹦出两个字:“创业”。但创业到底是什么,其实根本不懂。对方告诉她,“(松江)大学城文汇路向西到底,有个创业园,可以去问一下。”就这样,2008年梁晓芹成立了上海尚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但那只是换一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接活、干活,只为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