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污染,农场里杜绝使用一切清洁剂,而是采用电功能水的强酸和强碱系统,来进行物理消毒。通过电功能水发生器,把水电解成强酸和强碱两种水质,杀死栽培空间、器具和苗体上的病原菌,确保不会有任何污染和残留。
有了这些技术支持,让研究了20年有机种植方式的林成树和林亚礼更加如鱼得水。他们一边沿用着自己的有机土配方,一边结合新技术,并开始种植本地市场还没出现的活体芥末苗、香椿苗、芝麻苗等等,乐此不疲。
“田建杰和邬瑛在心态上接近本地人,他们是有理想有原则的人,我们很多理念相同,一起合作来建造模范农场,可以很放心。”林成树这样评价他的新移民合作伙伴。
在马国中央山脉 找到无污染木材木屑
负责蘑菇种植的黄星迪没有这么顺利,他利用本地木屑制成的蘑菇培育原料由于酸性过高,种出的蘑菇带有一种涩味和辣味,让他被迫放弃原有种植方案。后来他深入到马来西亚中央山脉去寻找真正无污染的木材和木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为了保证原料合乎标准,黄星迪干脆把原料生产和养菌环节设在马来西亚,养熟后再运回新加坡来培育。现在,他的蘑菇种植非常成功,每有客人到访,黄星迪和田建杰都会兴致勃勃地当场做上一道素炒蘑菇,请大家品尝。
希望农产品走入百姓生活
如今,绿然生态科技农场已经初具规模,部分产品逐步投入到本地有机商店出售。田建杰和邬瑛聘请了本土的营销人员专职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他们坚持农场运营的任何环节,都应该由最专业、最适合的人去做。
位于亮阁的日本超市MEIDI-YA最近就摆放了他们出产的葵苗菜、蘑菇等多种蔬菜,很受顾客欢迎。双方在2010年12月29日还签订了销售协议,让绿然农场的新鲜农产品能够直接在这家高档的超市中摆卖。
目前,公司也着手与其他超市洽谈,希望早日打开大众市场,让这些新鲜的绿色蔬菜尽早走入百姓生活,端上普通人的餐桌。
无论是两个事业转型的新移民,还是执著于农业20多年的新加坡人,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农民理想。田建杰说:“在新加坡搞农业不是没有出路,但也没有捷径,就是要脚踏实地去做,不能急于求成。”
执著:
正在为到访者榨小麦草汁的林成树说:“在新加坡,农业是寂寞的行业,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农场里与几个工人常年呆在一起。但如果你的兴趣在此,就会很享受,会因自己的一小步突破,欣喜若狂好几天,也会为有人分享和肯定你的种植成果,而感到满足。”
中年开拓:
无论是新移民田建杰、邬瑛,还是新加坡人黄星迪,或是研究20年小麦草种植的林成树和林亚礼,都是中年时从其他行业转向农业。40多岁的中年人重新转行,很多人持谨慎态度,毕竟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层,生活压力较大,输不起。
但邬瑛觉得,中年人有一定的阅历优势,一旦选定方向就会勇于尝试;再好的想法如果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也只是空想,实战才是最好的检验场。
勤于更新:
在农场筹备阶段,田建杰曾两次赴中国农科院实地学习,农场目前引用的多项技术也是他在与农科院博士就新加坡的实际情况深入讨论后,才决定引进的。
田建杰和邬瑛感受到了不断学习的乐趣,也品尝到了高科技的甜头。他们已决定农场运营平稳之后,要到农业发达的台湾和日本深入学习,把更多更好的技术和理念带回来。(徐鑫 李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