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智能导航头盔已经历了7年的实验,第三代产品Eye See加载了当前最时髦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帮助视障人士获得人物样貌特点;另外加载的其他现代信息技术,还能够帮助视障人士避开障碍物、阅读报纸和书籍。据了解,该团队已开始寻找合作商注册生产企业,对Eye see进行批量生产。
王岚艺目前是昆明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的一名大四学生,他主要负责Eye see的技术开发。“现在头盔在障碍识别方面只能做到地面以上,例如地上有坑、台阶还无法识别。我们正在研究加入双目摄像头,可以实现3D扫描,就能解决识别地面障碍的问题。”王岚艺说。
两年前,上大学二年级的王岚艺没有参加社团,而是加入了创新实验室,不需要启动资金,不需要找地方、找小伙伴,带着他的知识就走上了创业路。
团队更资深一点的成员王婉岑介绍,2010年,依托学校实验教学平台,同学们提出了制作高科技眼镜、手表、头盔等帮助视障人士的想法,和实验室老师讨论后,学校认同了他们的方案,决定研发视障人智能导航头盔,并在场地、资金、技术方面给予了支持。由学校提供专门的实验室,并配备相关专业老师作为团队技术指导。除此之外,从方案实施开始,每一笔研发资金都由学校资助。作为创业团队,团队成员要做的仅是设计、策划、开发等与产品研发相关的工作。“最早一批创建团队的学生已经毕业,但每年实验室都会有新的成员加入,项目研发‘代代相传’。”王婉岑说。
王馥瑛也是团队的一员,今年上大二,学的是营销专业,主要负责方案撰写和策划工作。“研发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如人脸识别速度低、雷达监测灵敏度小,每一次遇到困难,团队的研发工作就会受到影响。”王馥瑛回忆,虽然困难经常会有,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每次困难都能让他们学到知识。更让王馥瑛觉得幸运的是,同为大学生创业团队,他们比其他团队有更坚实的支持。
据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昆明理工大学制定了《昆明理工大学科研支持本科教学若干规定》等办法,吸纳在校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建立了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教育实践等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已经建立了多个类似的实验室,学生的创业想法和学校讨论后如果得到认同,学校便会组织多方力量进行支持,作为学校创业创新工作的一个部分。不仅如此,大四学生如果因为创业而无法修完实习学分的,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将创业创新纳入实习范围,支持学生大胆创业。如今,除了视障人智能导航头盔,学校还有智能电子药箱等其他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