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战柱所引领的金谷轩绞胎瓷艺术有限公司已形成集设计、研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在他带领下,焦作当地从事绞胎瓷生产的企业和作坊已达到50多家。“力争在五到十年内让绞胎瓷作坊达到300家,打造一个年产值可达3个亿的特色小镇,再造昔日瓷都辉煌。”柴战柱说。
省劳模、南乐县张果屯镇烟之东村党支部书记赵战秒
助力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
“诚诚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是赵战秒的人生格言。在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中,他把责任扛上肩,带领贫困群众在致富路上阔步前行。
2010年赵战秒联合村里种植大户,成立了联富果蔬现代农业园区、联富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全村群众走上致富路,按照“园区(基地)+合作社+劳模+贫困户”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模式,以“党建+劳模+贫困户”为抓手,赵战秒不断探索劳模助力脱贫攻坚行动高效模式,制定具体帮扶措施。
依托合作社建立“劳模助力脱贫攻坚基地”,他设立贫困户就业岗位,优先安排贫困户人员就近务工;在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支持周边有条件的群众创办蔬菜种植项目;号召党员对贫困户“一对一”帮扶……
在赵战秒的努力下,有58户贫困户进入助力脱贫攻坚基地工作,实现务工与照顾家庭两不误。合作社累计传授蔬菜种植技术等1700余人次,接纳贫困人员务工1600余人次,带动全村贫困户26户105人走上共同致富路。
河南省先进工作者、三门峡社会失业保险中心主任燕索超
倾心为民办实事的“领头雁”
一个人能坚守扶贫一线多少年?15年!燕索超用真心、真情、真帮、真扶,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大家都称他为“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今年57岁的燕索超,是三门峡市驻村时间最长的扶贫干部,先后帮扶过4个贫困村和4个精神文明帮扶村,累计为扶贫村引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每到一个村,他都倾心为民办实事,改善村里的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发展项目促进村民增收,每件事都办到群众心坎上。
2016年,燕索超到陕州区西李村乡岩里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改变村里缺水的状况,他决定修建拦河坝水利工程项目。一天上午,他和驻村队员一起邀请工程师实地勘测,在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三人全部受伤,他的两根肋骨骨折,膝关节膑骨严重损伤,最后被鉴定为十级伤残。
残疾的身体没有阻挡他脱贫攻坚的责任和梦想。燕索超说,自己甘愿做脱贫攻坚道路上的一头“孺子牛”,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帮助更多贫困农民奔向小康。
河南省先进工作者、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吕立哲
让茶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信阳茶产业界,吕立哲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吕立哲几乎把所有时间全都用在茶叶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上。
担任国家星火计划重大项目“信阳茶叶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首席专家,在浉河区建成1万亩核心茶叶示范基地;主持建设我省唯一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构建了茶树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30多年来,他主持和参与了国家和省市科技项目2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持起草省级地方标准5部,为信阳乃至我省茶产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为给茶叶企业和茶农提供更多技术支撑,他常年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茶叶主产区之间。每年有近一半时间是在基层一线。我省40多家茶叶企业、50多个乡镇的茶园、茶叶加工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为发展壮大茶产业,吕立哲和团队还开展了“信阳红茶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品质标准创建”等课题研究,不少课题取得了重要进展。
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环境监察总队主任科员赵辉
守护蓝天白云的“环保卫士”
2016年7月,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赵辉就全身心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中。
他利用节假日深入60多个市县暗访调研,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办法。他主持起草的各类会议材料、报告等200余份达数百万字。
面对突发环境事件,善应对能取胜。赵辉参与了近年来我省所有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应对工作,每一起事件均得到及时妥善处置。他还深入乡村、企业一线调研,科学制定全省燃煤散烧治理实施方案,推进全省燃煤散烧治理,保障了群众清洁取暖。
连续三年,赵辉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方便面、常用药是他案前的标配,办公室沙发是他的行军床,夜以继日是他的工作常态。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赵辉经受住了来自心理和生理、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的考验,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省劳模、滑县上官镇郭固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善良
立志建设新农村
200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王善良领导全村加快发展,使过去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穷村,发展成为闻名全县的小康村。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王善良认为:“斩穷根,兴办教育是根本。”他牵头成立了郭固营村促进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大年初一上午,都隆重举行全村优秀学生表彰大会,对当年获奖的小学、初中、高中和升入大学的优秀学生发放奖金、奖品。10多年来,全村的入学率都保持在100%,全村升入大学的学生累计达到76人,研究生达到12人。
要脱贫致富,发展产业是关键。2014年以来,王善良积极配合镇政府在村里建设工业园区,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熬了多少夜,查都查不清楚。王善良的执着和付出,深深感动了入驻企业客商,获得了“工业园区王保姆”的雅号。如今,工业园区已基本成型,入驻企业让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每年村民收入增加1000多万元。
省劳模、襄城县洪元实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王代涛
情系故土富乡亲
谈到获得省劳模的感受,王代涛坦言:“这是一份新的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1990年,19岁的王代涛来到深圳,进入一家鞋厂工作。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车间主任,王代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价值。经过多年积累,2008年10月,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天晓鞋厂,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功成不忘家乡。每年回乡,王代涛都会利用自己的人脉,带一些商业成功人士到家乡去走一走、看一看,希望他们能够到襄城投资兴业。2011年,他终于引进了一家大型台资企业——宏福集团。时年3月份,该集团在襄城投资兴建了精美鞋业有限公司,解决了当地4500人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