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网络时代的美好大学时光
亲爱的2018级新生同学们、老师们、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2575名本科生、4134名硕士研究生加入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大家庭。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并借此机会,感谢辛勤培养你们的老师们和家长亲友们!
北师大是一座底蕴深厚的百年名校、育人兴邦的神圣殿堂。她的前身是1902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116年来,一代代北师大人,秉承教育兴邦的历史使命,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涌现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等一大批名师先贤,培养了大批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铸就了“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锻造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创新做出了北师大人独特的重要贡献。
北师大还是一所正在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1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今天的北师大,迎来了创新发展的最佳历史机遇期,正在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同学们走进北师大,即将见证并参与学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望你们在未来时间里,立足学校,胸怀祖国,刻苦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成为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时代好青年。
同学们,你们是幸福、幸运的一代,你们出生、成长在信息互联互通的网络时代。在你们的身上,有着深刻的互联网印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今天,你们来到北师大,即将开启新的学习生涯,互联网也将更加深刻地融入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学长与校长,我想与你们谈谈如何迎接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机遇,更加健康、更加有效地使用互联网,创造网络时代你们美好的大学时光。
第一,以扎实的学风引领网络时代的学习创新。
当前,互联网深刻地改变着知识的获取方式和传播方式。“互联网+”的学习环境使我们接触的信息内容更加海量,运用网络工具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更为强大。希望你们把握互联网时代的学习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红利”,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模式,学会建立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共同体。同时,我也要提醒你们,学习的本质就是记忆和理解知识、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过程,因此,无论时代怎样变,扎实的学风不能变,科学的态度不能变,严谨的思维不能变。希望你们发扬北师大人勤勉踏实的学风,用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安心读书、潜心研究,引领网络时代的学习创新。
第二,以变革的精神推动网络时代的教学实践。
互联网不仅在改变人类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它还在悄然地在改变人类教学的方式。以前,学生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获取知识,现在,教师和教材早已不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紧俏渠道,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正在从传统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成长的指导者、学习的伙伴转变。希望同学们能够深刻领会互联网条件下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富有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为自己的成长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实现教学相长,与教师一起推动教学的变革。
第三,以健康的思想引导网络时代的行为方式。
人们常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带给了我们便利、高效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在思维方法、价值观念等方面带给了我们一些负面的影响和冲击。国内外许多调查表明,有的大学生严重沉迷网络和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有的甚至还因此不能顺利完成学业。
同学们,你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希望你们在提升自己信息素养、高效使用互联网的同时,能尽快形成健康的网络使用行为,具有更强的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能在海量、庞杂的网络信息中真正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别真善美,增强法制意识和网络道德素养,积极传播正能量。
同学们,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希望你们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网络时代创造美好的大学时光,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最后,祝大家学习顺利,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原标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2018年开学典礼演讲